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四章 本章整合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四章 本章整合,共14页。
本章整合专题一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例1西安—成都之间的交通线途经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古称蜀道。2017年12月正式通车运营的西成高铁(见下图),放弃沿用古蜀道,桥隧比达92.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古蜀道的线路选择,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聚落分布C.水源 D.军事需求(2)西成高铁放弃沿用古蜀道线路的原因是( )A.桥梁隧道建设技术提升B.古蜀道沿线客源较少C.国防形势发生变化D.古蜀道线路过于曲折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古蜀道多沿山区中的山谷地带修建,地势较为平坦,故选A项。第(2)题,高铁多以直达为主,而古蜀道线路曲折,故选D项。答案:(1)A (2)D专题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贵广高铁设计时速达300千米,自贵阳北站起,经黔南、黔东南、广西柳州等站到达广州南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建设贵广高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地形平坦,要占用的耕地多B.山区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C.沿途人口众多,拆迁补偿费用高D.高铁速度太快,安全隐患较多(2)高铁有专用道路和站台,为保障安全,线路上非站台地区常常是封闭的。受高铁影响,未来的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发展成( )解析:第(1)题,贵广高铁经过的地形区为云贵高原,该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我国高铁建设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故选B项。第(2)题,高铁的发展,能够加强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打破原有单一中心发展模式,发展为多中心城市结构,故选A项。答案:(1)B (2)A交通运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3某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发现下图中甲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的分布密度远远小于乙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甲区域交通线、站分布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河流(2)乙区域交通线、站密度大,主要原因是( )A.平原广阔,方便建设B.资源丰富,工业发达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D.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区域地处山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交通建设,因而交通线、站分布密度小,故选A项。第(2)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因而交通线、站密度大,故选C项。答案:(1)A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