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4.3 海洋与人类
课程标准解读 1.利用图文资料,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综合思维) 2.利用海洋资源分布图,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3.收集相关资料,针对某海域的海洋资源开发或海洋地理环境问题,撰写一篇相关的小论文。(地理实践力) 4.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关注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观)
新课导入: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 7 000 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1.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提示: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制盐、潮汐发电、填海造陆、海洋航行等。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近年来,沿海地区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我国经济形态呈现出鲜明的“依海”特征,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作为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始终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
偿罐幢艳量僚廉逞日傍那圣拙捻浸顿峻眉搅些型惫儡瘤奇燎丸歼砍赎剩忌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5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共35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5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共35张PPT)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大陆架海域、温带海域、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大陆架海域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由于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在垂直方向发生交换,上泛的底部海水中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繁盛,促使渔场的形成;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①位于浅海大陆架;②地处台湾暖流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③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⑤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小科普: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问题:①过度捕捞②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填海造陆③海洋污染对策: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
(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滨海砂矿——滨海地区 ——大陆架地区多金属结核——大洋洋盆
开发利用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答案:海底不同种类的海底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深度不同,再加上海水常处于不稳定的运动中,因此开发利用具有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与陆地资源开发相比,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有哪些特点?
海洋石油资源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小拓展:可燃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可燃冰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中。
锰结核多分布在海深 4 000 米以下,全球海洋以 1 000 万吨 / 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堆积。
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想一想:海岸带中的滨海带被称为“海洋第一经济带”,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淡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渔业资源退化等。
(三)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思考:为什么人类要开发海洋空间?
开发的意义: 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 开发海洋资源, 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空间广阔,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迁人口,隐蔽性好,等。
环境复杂,气象多变,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等。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等。
围海造陆、填海造陆,人工岛、海上人工码头、工厂和作业平台等。
废弃物处理场,海底仓库等。
变化:湿地、海滩、海湾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等。负面影响及对策:湿地消失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陆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山林被破,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四)海洋能源 1、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据石油专家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800亿吨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还有约1370亿吨。按照现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 此外,根据1992年世界能源会议的报告,按照目前世界能源消耗速度,煤炭可供人类使用200~220年;天然气可供人类使用50~60年。未来人类不可避免将会面临“能源荒”的困境。
矿物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越用数量越少,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加大,陆地能源日趋紧张,开发海洋能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海洋能的类型和特点
3、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开发利用现状: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海流能、盐差能和温差能的发电技术还不成熟,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1)潮汐能的开发状况
(2)波浪能的开发状况
探究活动:理论上来讲,南北纬40°~60°是波浪能开发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为什么?
相对于的“赤道无风带”而言,南北纬40°~60°被称为“咆哮西风带”,海面风力大,风向稳定,波浪能丰富;相对于高纬度海区海面结冰期长而言,40°~60°海区常年不封冻,波浪能全年皆可利用;此外,南半球40°~60°海区陆地、岛屿稀少,风阻小,风浪蕴藏的能量十分巨大。
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1、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2、石油污染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O2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资源逐步衰退。3、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4、影响旅游业5、危害人类健康
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1.物理处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围油栏、吸油材料及磁性分离等;2.化学处理法:燃烧、使用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沉降剂)等;3.生物处理法: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这些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知识总结:海洋与人类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经济动物,大陆架,深海沉积物,海岸带,工农业,海洋环境,环境保护,名师助学,海洋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作业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浮游生物,天然气和煤等,锰结核,地震波,海上钻井平台,海洋空间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