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湘西州中考)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 ( B )A.0 ℃ B.36.8 ℃ C.68 ℃ D.100 ℃2.(北京中考)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升华3.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 C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4.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原因是 ( B )A.水的温度较高 B.水的凝固C.冰的温度较高 D.冰的熔化5.当温度为20 ℃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 ( C )6.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B )A.吃冰棒解热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C )A.固、液、气 B.气、液、固C.气、固、液 D.液、固、气8.(连云港中考)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C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9.(山西中考)如图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而成的B.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图丙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D.图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10.(滨州中考)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甲 乙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 minC.图乙:水的沸点为98 ℃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0.1__℃,其示数为__39.1__℃。12.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__熔化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3.(无锡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为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__充分接触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4__℃。14.小明同学学了《温度与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_小__(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__蒸发__时要吸热造成的。15.如图所示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汽化__,此过程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由图像可知固体乙是__非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固体甲在第6分钟的状态是__固液共存态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17.PM2.5是飘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 2.5下落至地面,如图所示,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__汽化__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__凝固_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18.(江西中考)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液化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吸收__热量。19.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凝华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做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升华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20.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它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后,气温较高时,微胶囊物质会熔化__吸热__而使人体感到凉爽;气温较低时,微胶囊物质会凝固__放热__而使人体感到温暖。(均选填“吸热”或“放热”)三、作图与简答题(共12分)21.(4分)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海波的熔点为48 ℃)。 22.(4分)夏天,小珍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小珍发现硬梆梆的冰棒上粘着白色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她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中,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你能帮她解释这些现象吗?如果她马上拿抹布擦茶杯外壁,能不能擦干水珠?为什么?答:冰棒冒“烟”和茶杯上“出汗”均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白色的“粉”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如果马上去擦不能擦干水珠,因为茶杯温度低,水蒸气遇冷还会液化成小水滴。 23.(4分)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已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答:妈妈的想法更合理。只要能维持水沸腾,无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如果用大火,就浪费了能源。 四、实验探究题(共38分)24.(9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碎冰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使冰受热均匀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固液共存__状态,CD段的物质处于__液体__状态。(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低于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25.(5分)(临沂中考)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停表__。(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93__ ℃,这时小明观察到的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应如图__乙__所示。(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 ℃,这是因为__C__(选填序号)。A.实验操作错误B.实验误差C.当地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26.(12分)(昆明中考)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 ℃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油、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液体表面积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对其中一滴水吹风__,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错误__的,原因是__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__;(5)一滴油和一滴水滴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在烘干机风口下,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__。27.(12分)小明发现桂北地区严冬时路面会结冰,道路工人常通过在路面撒盐的方式来融冰,从而保障路面不打滑。小明猜想,这是因为水中加入盐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物态和记录盐水温度,并根据凝固过程中记录的温度数据,画出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1)在图甲中的第5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液__态;(2)凝固过程用了__10__min,凝固过程中的温度__不变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从图甲中可知此盐水凝固点为__-2__℃,由此证明了在雪上撒盐可以__降低__(选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点;(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变多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