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语、诗词话科学——对下列所描述现象的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成语或诗词
用化学知识解释
A
“风吹柳花满店香”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B
“烈火见真金”
金的性质稳定,在烈火中也不会发生反应
C
“粉身碎骨浑不怕”
它指石灰石碾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D
成语“百炼成钢”
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 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才能在远处闻到香味,故出现风吹柳花满店香的现象,A正确;
B. 金的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也不会和它接触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才出现烈火见真金的现象,B正确;
C. 石灰石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过程,C不正确;
D. 在锻炼过程中,高温下碳转变成碳的氧化物而除去,故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D正确;
答案选C。
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属于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C.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答案】B
【详解】A.胶体区别与其他分散系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度,胶体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是否有化合价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纯净物与混合物本质区别是否只含一种物质,只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与臭氧,故C错误;
D.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定义可以看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并不是看物质本身是否导电,而是看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A.纯碱——治疗胃酸过多 B.次氯酸钠——消毒剂
C.过氧化钠——供氧剂 D.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
【答案】A
【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碳酸钠对人有强烈的刺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应该使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A与题意相符;
B.次氯酸钠中的Cl原子为+1价,易得电子生成-1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可作消毒剂,B与题意不符;
C.过氧化钠能够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因此可作供氧剂,C与题意不符;
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A。
4.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铁与硫酸铜发生的是四种基本反应中的置换反应,A错误;
B.硝酸银与氯化钠生成氯化银沉淀的复分解反应,B错误;
C.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碳与铜元素有电子的得失,表现为化合价前后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错误。
故选C。
5.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纯净物分类法
B.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C
【详解】A.交叉分类法含义:根据物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式;树状分类法含义:对同一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从图形看乙应属于交叉分类法,故A错误;
B.从图形看甲应属于树状分类法,故B错误;
C.从乙图可以看出,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C正确;
D.从乙图可以看出,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还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
B.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所以氯化氢是非电解质
D.AgCl在水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AgCl是电解质
【答案】D
【分析】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也一定是纯净物,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A. 电解质只有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电解质,如单质Fe,故A错误;
B. 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生成的硫酸是强电解质,不是SO3自身电离,SO3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电离,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故C错误;
D. AgCl溶解度很小,在水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AgCl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7.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B.氯化钠的电离过程需要通电才能完成
C.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为:
D.氯化钠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答案】B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
C.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C正确;
D.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根据图示,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和水作用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故D正确;
选B。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片插入稀硫酸中
B.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D
【详解】A.铁片插入稀硫酸中只能生成亚铁离子,A错误;
B.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拆出氢氧根,B错误;
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硝酸银可拆,C错误;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D正确;
答案选D。
9.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①足量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题给物质均能一步实现,故正确;
②铜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一定条件下题给物质均能一步实现,故正确;
③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一定条件下题给物质均能一步实现,故正确;
④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一定条件下题给物质均能一步实现,故正确;
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10.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①中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I2,氧化性Fe3+>I2;
②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3+,氧化性Cl2>Fe3+;
③中氧化剂是MnO,氧化产物是Cl2,氧化性MnO>Cl2。
故氧化性:MnO>Cl2>Fe3+>I2,A项正确。答案选A。
11.将1.92g铜粉投入足量稀硝酸中,发生反应:(稀),反应结束后加水将溶液稀释至2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为0.03
B.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为0.02
C.反应生成448气体
D.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约为0.03
【答案】B
【详解】A.Cu(NO3)2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NO3)2是氧化产物,A项错误;
B.1.92g铜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08mol,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为0.02mol,B项正确;
C.未说明气体状态,无法计算NO的体积,C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0.03molCu,转移0.06mol电子,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约为0.06,D项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关于Na2CO3、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②分别向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CO3溶液
③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④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NaHCO3溶液
⑤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
A.②⑥ B.①③ C.④⑤ D.⑥
【答案】A
【详解】①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固体不能发生分解,①错误;
②Na2CO3溶液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CO3溶液,②正确;
③若将固体加热至恒重,则NaHCO3固体分解为Na2CO3,③错误;
④澄清石灰水均能和Na2CO3、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④错误;
⑤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NaHCO3,⑤错误;
⑥物质的量相同时, Na2CO3消耗的盐酸的量为NaHCO3消耗盐酸的量的2倍,⑥正确;
正确的是②⑥;
故选A。
1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的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答案】D
【分析】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顺序及操作步骤。
【详解】Cl-用含有AgNO3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CO用Ba(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OH-用Mg(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Mg(OH)2;Cl-、CO、OH-都和AgNO3反应,CO、OH-都和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CO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了防止干扰,应该先检验CO、再检验OH-;即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②③;
故选D。
14.取1000.3和3000.2的硫酸注入500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 B.0.36 C.0.56 D.0.18
【答案】B
【详解】100mL 0.3mol/硫酸溶液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3mol/L×0.1L=0.03mol,300mL 0.2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硫酸子物质的量为0.2mol/L×0.3L=0.06mol,配制的500mL溶液中含有硫酸总物质的量为0.03mol+0.06mol=0.09mol,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9mol×2=0.18mol,混合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0.36mol/L,故选B。
15.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的生成可能存在三个阶段的转化,其主要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为97
B.第I阶段的反应中NO2被氧化
C.HNO2、NO2、H2O均为电解质
D.第II、III阶段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NO2=HNO2+
【答案】D
【详解】A.HSO4- 的摩尔质量为97g/mol,A错误;
B.第I阶段的反应中,NO2经过反应变成NO2-,得到电子,被还原,B错误;
C.NO2为非电解质,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第II阶段中,SO3-、NO2在水的条件下生成NO2-、SO3 ,第III阶段中,SO3结合OH-变为HSO4-,NO2-变成HNO2,故方程式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 +H2O+NO2=HNO2+HSO4-,D正确;
故选D。
16.“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如图所示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的,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A.、、、 B.、、、
C.、、、 D.、、、
【答案】D
【分析】该路线完全行不通,说明所有物质能与硫酸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A. 只有CO2、Cu、NaCl常温下不能与硫酸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只有CO2、Cu、HCl常温下不能与硫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只有KNO3不能与硫酸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Na2CO3、Fe(OH)3、Zn、Fe2O3都能与硫酸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SO、Cl-
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NO
【答案】A
【详解】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Na+、K+、SO、CO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铜离子在溶液中为蓝色,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铜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
B.1溶液中含有1
C.常温常压下,32g和32g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
D.标准状况下,36g中原子的数目为4
【答案】C
【详解】A.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mol,故A错误;
B.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
C.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32gO2、32gO3所含氧原子的质量都是32g,则n(O)==2mol,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故C正确;
D.36gH2O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个水分子含有3个原子,故原子数目为6NA,故D错误;
答案选C。
19.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某钠盐溶于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
该钠盐一定是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煤气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
C
验证碱溶液中是否含有,先加稀盐酸除去,再加,有白色沉淀出现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某溶液中滴加了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碳酸氢盐、碳酸盐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现象可知该钠盐可能是NaHCO3,故A错误;
B.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因此可能有钾元素,故B正确;
C.先加稀盐酸除去OH-,引入了氯离子,因此再加AgNO3,有白色沉淀出现,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C错误;
D.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也可能是亚硫酸钡或氯化银等,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故D错误;
故选B。
20.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若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C.Ⅲ图:产生了棕黄色的烟
D.Ⅳ图:验证Cl2无漂白性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应,即使二氧化锰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消耗完,A错误;
B.图Ⅱ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不仅能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还可以证明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B正确;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C正确;
D.氯气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图Ⅳ中氯气遇到湿润有色布条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D正确;
答案选A。
二、填空题
21.I、现有下列物质:①铜 ②硫酸溶液 ③ ④固体 ⑤固体 ⑥熔化的 ⑦晶体 ⑧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⑨氨水 ⑩稀硝酸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编号,有错不给分)。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制取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将④的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___________
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 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II、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未配平):
(5)将下面方程式配平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
【答案】(1)④⑤⑥⑦
(2)
(3) (胶体)
(4)B
(5)
【解析】(1)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④⑤⑥⑦;
(2)
离子反应:,代表的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直至出现红褐色立马停止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胶体);酸式盐碳酸氢钠滴到氢氧化钠中去发生反应:。
(4)
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CuSO4+Ba(OH)2=BaSO4+Cu(OH)2,溶液中的导电离子变成沉淀,直至硫酸铜反应完,再加入的可溶性强碱氢氧化钡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可以导电,表现出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现象,答案选B。
(5)
铁元素由+3价升高为+6价,次氯酸根中的氯元素由+1降低为-1价,即铁元素失去电子给了氯元素,利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即可。
22.“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规格1000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固体配制480含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购买的商品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42.8g
(3)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
A.溶液中的摩尔质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D.溶液的密度
(4)一瓶上述“威露士”牌“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气中_____L的(标准状况)而变质。(已知:)
(5)“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4的浓硫酸配制100物质的量浓度为0.8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答案】(1)4.0
(2)C
(3)C
(4)89.6
(5) 4.4 100容量瓶 胶头滴管 ac
【解析】(1)
根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公式得:c=,故此处填4.0;
(2)
A.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到仪器有:烧瓶①、分液漏斗②,还需要胶头滴管,A错误;
B.容量瓶水洗后直接使用,不需要烘干,B错误;
C.商品NaClO含杂质,所取固体中NaClO含量偏低,C正确;
D.注意体积用500mL计算而非480,m(NaClO)=4mol/L×500mL×10-3L/mL×74.5g/mol=149g,D错误;
故答案选C。
(3)
A.NaClO的摩尔质量为74.5g/mol,与溶液多少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溶液组成具有均一性,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的组成,故与溶液体积多少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由溶质NaClO的物质的量n=cV,知溶质NaClO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多少有关,C符合题意;
D.溶液组成具有均一性,溶液的密度表示溶液的组成,故与溶液体积多少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4)
由题意知,该瓶消毒液含有NaClO:n(NaClO)=cV=4.0mol/L×1L=4mol,根据反应比例NaClO~CO2,知4molNaClO可吸收4molCO2,其体积V=4mol×22.4L/mol=89.6L,故此处填89.6;
(5)
①c(浓H2SO4)=,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相当于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故c(浓H2SO4)·V(浓H2SO4)=c(稀H2SO4)·V(稀H2SO4),则V(浓H2SO4)=,故需用量筒量取4.4mL浓硫酸;
②配制该溶液还缺少100mL容量瓶和定容时所需的胶头滴管,故此处填: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a.定容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b.摇匀下液面下降是正常现象,补充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c.冷却至室温后,溶液体积缩小,浓度偏高;
d.容量瓶残留的水分对实验无影响;
e.溶质损失,浓度偏低;
f.溶质未完全移入容量瓶,浓度偏低;
故答案选ac。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已知:①某银白色固体单质A,放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白色固体B
②将A点燃,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C
③A、B、C三种物质都能跟无色液体D反应,生成碱性物质E,其中A跟D反应时还可生成可燃性气体F,C跟D反应时则生成另一种气体G
④F和G混合后遇火可剧烈反应而发生爆炸,并生成D。完成下列问题:
(1)C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C与D的反应中,C作为___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或者氧化剂和还原剂”)。
(4)用脱脂棉包住约0.2gC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加D(如图I),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C和D反应生成E的结论如下:a.有生成;b.反应放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II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填验证方法和步骤)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分液漏斗滴入水后,观察到__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答案】(1)过氧化钠
(2)
(3)氧化剂和还原剂
(4) 使水流入试管,再将带火星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分析】①某银白色固体A,放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白色固体B,说明可能是活泼金属钠;②将A点燃,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C,证明A是Na,燃烧生成的C为过氧化钠(Na2O2),则B为Na2O;③A、B、C都能跟无色液体D反应,生成碱性物质E,判断E为NaOH,D为H2O,其中A为Na,跟D反应时生成的可燃性气体F为氢气;C (Na2O2) 与D (H2O)反应生成的另一种气体G 为O2;④F(H2)和 G(O2) 混合后遇火可剧烈反应而发生爆炸,并生成 D(H2O);
(1)
淡黄色固体C是Na2O2,C的名称为过氧化钠;
(2)
A为Na,D为H2O,F为H2,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是Na2O2,E为NaOH,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是Na2O2,D为H2O,C与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氧化钠中O元素化合价为-1价,转化为NaOH中-2价和氧气中0价,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过氧化钠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4)
①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证结论a有生成,实验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流入试管,再将带火星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②用以验证结论b反应放热,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分液漏斗滴入水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四、实验题
24.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已知易升华,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当生成71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此反应中当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与足量反应,实际生成的体积小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装置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D、E之间使用短粗导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F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___。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2或 盐酸浓度降低到一定值后反应即停止
(3)
(4)防止生成的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
(5)浓硫酸
【分析】A装置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故在反应前需除去,则B中为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C中浓硫酸除去水蒸气,D中干燥的氯气与铁粉反应,E中收集氯化铁,G用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因为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遇水水解,故F中为浓硫酸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以此来解析;
(1)
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则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A装置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中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故生成71g(即1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或;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到一定值后反应即停止,因此当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实际生成的Cl2体积小于理论值;
(3)
装置G中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
已知FeCl3易升华,遇冷也易凝固,用粗硬质玻璃管直接连接装置D和E,防止氯化铁凝结为固体后堵塞导气管;
(5)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中所装试剂为浓硫酸,目的是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导致FeCl3吸水潮解。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 Cu 64,反应应用于玻璃雕刻,碳量子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渡态理论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