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 纯净物 | 混合物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磷酸 | 冰水混合物 | 醋酸铅 | 干冰 |
B | 蒸馏水 | 蔗糖溶液 | 氧化铝 | 二氧化硫 |
C | 胆矾 | 氨水 | 盐酸 | 铜 |
D | 冰醋酸 | 食盐水 | 氯化汞 | 石墨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冰与水的分子式都是H2O,所以二者混在一起仍为纯净物,A错误;
B.蒸馏水为纯净物,蔗糖溶液为蔗糖和水的混合物,氧化铝为电解质,二氧化硫为非电解质,B正确;
C.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点睛】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虽然带有结晶水,但仍为纯净物;冰醋酸是指纯醋酸,并不一定是固态的醋酸,而是指纯醋酸。
2.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 )。
A.BaCl2=Ba2++Cl- B.Na2CO3=2Na++CO32-
C.MgCl2=Mg2++2Cl- D.Ba(OH)2=Ba2++2OH-
【答案】A
【详解】根据物质结构及电离产生的微粒关系可知选项A错误,BaCl2电离会产生1个Ba2+和2个Cl-,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应该为:BaCl2=Ba2++2Cl-,其余各种物质电离方程式符合物质微粒构成关系,故合理选项是A。
3.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能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在不停地运动
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D.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详解】月光穿过薄雾能形成种种美景,说明形成了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其本质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即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H2SO4溶液(足量)与K2CO3溶液;HNO3溶液(足量)与Na2CO3溶液
B.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盐酸与NaOH溶液
C.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D.H2SO4溶液与NaOH溶液;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
【答案】A
【详解】A.H2SO4溶液(足量)与K2CO3溶液、HNO3溶液(足量)与Na2CO3溶液,都可以用2H++CO=H2O+CO2↑表示,A正确;
B.由于醋酸是弱酸,需要写化学式,而氯化氢是强酸,拆成离子式,故两者离子方程式不相同,B错误;
C.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时除了有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反应,还有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不相同,C错误;
D.H2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沉淀生成,而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所以离子方程式不同,D错误;
故选A。
5.某混合物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几种组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小;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答案】B
【详解】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二者的混合气体;将放出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减小,说明气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过氧化钠,至少还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将原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故一定含有碳酸氢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2CO3、NaCl。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2CO3、NaCl。
结合上述分析,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B选项正确。
故选B。
6.将少量Zn片投入含、、、的溶液中,最先得到的金属是
A.Na B.Mg C.Ag D.Cu
【答案】C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其单质的还原性强,对应简单离子的氧化性弱;反之,位于后面的金属,其单质的还原性弱,对应简单离子的氧化性强。由此可知,四种离子中,的氧化性最强,Zn首先与发生反应,因此最先得到的金属是Ag。
答案选C。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
【答案】A
【详解】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A正确;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B错误;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会出现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C错误;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FeCl3溶液,不会有丁达尔现象,D错误;
答案选A。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中还原剂是亚硫酸,氧化剂是单质碘,还原产物是碘化氢,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
中还原剂是碘化氢,氧化剂是铁离子,还原产物是亚铁离子,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
中还原剂是亚铁离子,氧化剂是硝酸,还原产物是NO,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
故还原性。
答案选A。
9.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答案】B
【详解】A.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反应④说明Na2CO3的稳定性强于NaHCO3,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过氧化钠为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故C正确;
D.④是分解反应、①是化合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则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发生下列反应:2KClO3+I2=2KIO3+Cl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性:I2>KClO3
C.还原性:KClO3>I2
D.还原剂为KClO3,氧化剂为I2
【答案】A
【详解】A.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KClO3>KIO3,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还原剂的氧化性,则KClO3>I2,故B错误;
C.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则还原性为KClO3<I2,故C错误;
D.2KClO3+I2=2KIO3+Cl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还原剂为I2,氧化剂为KClO3,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Na2O和Na2O2投入到水中都能生成NaOH;
③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取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
⑥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⑦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②③④ B.②⑤⑦ C.①②⑦ D.③④⑥
【答案】C
【详解】①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先变为蓝色,又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所以又有蓝色然后变为无色,①正确;
②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因此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②正确;
③根据C元素守恒,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中含有的C元素质量不相等,所以二者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③错误;
④碱石灰既能吸收CO2,也能吸收水分,因此不能根据碱石灰增重质量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④错误;
⑤Ca(OH)2与NaHCO3与Na2CO3溶液都能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二者,⑤错误;
⑥Na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金属钠起火时产生的Na2O2与CO2及H2O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⑥错误;
⑦由于Na2CO3在溶液中会与CO2、H2O发生反应,产生NaHCO3,所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反应产生NaHCO3,然后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得到,⑦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正确说法是①②⑦,故合理选项是C。
12.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 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或Ag+ D.一定含有Ag+、SO
【答案】C
【详解】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后生成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二者均难溶于稀硝酸,还有可能是BaSO3,BaSO3能被稀硝酸氧化为BaSO4,故可能含有SO、SO或Ag+;
故选C。
13.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答案】B
【详解】A.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生成碳酸钠、碳酸铵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K+、Cu2+、Na+、SO
B.强碱性溶液中:K+、NH、Cl-、HCO
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CO、NO
D.含有Ba2+的酸性溶液中:Mg2+、Na+、SO、S2-
【答案】C
【详解】A.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铵根、碳酸氢根均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四种离子相互不反应,也不与氢氧根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硫酸根和钡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剂 B.
C.每转移3个电子,有1.5个被氧化 D.氧化产物只有
【答案】C
【详解】A.Fe、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是氧化剂,和是还原剂,A错误;
B.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B错误;
C.每消耗3个亚铁离子,由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为,但3个亚铁离子中只有2个被氧化,所以每转移3个电子,有1.5个被氧化,C正确;
D.Fe、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和是还原剂,所以、是氧化产物,D错误。
答案选C。
二、填空题
16.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用双线桥表示化合价的变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1)
H2S中S的化合价是-2,变成产物S的0价,每个S原子失去2e-,HNO3中N元素从+5价得到3e-化合价降低成NO中的+2价,得电子总数和失电子总数要相等,故H2S系数为3,HNO3系数为2,该氧化还原反应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转移电子总数=6mol,据此配平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为:;
(2)
浓盐酸中负一价的氯失去e-化合价升高成氯气中的0价,每生成1molCl2失去2mole-,氯化锰中氯的化合价不变。1mol二氧化锰得2mole-变成氯化锰。该氧化还原反应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转移电子总数=2mol,据此配平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为:;
(3)
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氧化成三价铁。1mol高锰酸钾得5mole-,2mol硫酸亚铁失2mole-生成1mol硫酸铁,该氧化还原反应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转移电子总数=10mol,据此配平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为:。
17.有下列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3)反应②中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答案】(1) KMnO4>Cl2>H2SO4 SO2>Cl->Mn2+
(2)98∶73
(3)AB
【分析】(1)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由反应①知氯气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故氧化性Cl2>H2SO4,还原性SO2>Cl-;由反应②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H2SO4,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Cl->Mn2+;
(2)
在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为H2SO4,还原产物为HCl,其质量之比为98∶73;
(3)
在反应②中HCl被氧化为Cl2,表现的是还原性,同时还生成了KCl和MnCl2,表现的是酸性,所以浓盐酸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故答案为:AB。
18.完成下列情况下的离子方程式。
(1)与醋酸反应:___________。
(2)向澄清的溶液中通入过量:___________。
(3)向CuO中加入盐酸:___________。
(4)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___________。
(5)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中性: 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解析】(1)
醋酸和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都需要保留化学式,与醋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
向澄清的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3)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4)
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与氨水的用量无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中性,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19.(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固体,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2CO3固体,除杂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固体中混有少量Na2CO3固体,除杂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加热 2NaHCO3Na2CO3+H2O+CO2↑ 配成溶液,通入CO2后常温风干 Na2CO3+CO2+H2O===2NaHCO3 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滤液 Ca2++===CaCO3↓
【详解】(1)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为Na2CO3、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固体加热分解,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
(2) 若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杂质Na2CO3,除去杂质的方法是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是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后将溶液常温风干;
(3) 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Ca2++ CO32-===CaCO3↓
【点睛】试剂提纯物质的原则:不增、不减、易操作、无污染。
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联合体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联合体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扫描版含解析,共6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县区普通高中联合体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县区普通高中联合体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