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精品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八下写作《学写故事》第1课时pptx、八下写作《学写故事》教案第1课时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写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人物的特点。
2.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3.所叙故事要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运用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莫言
一个好作家可以不讲故事,但他必须会讲故事。 ——谢有顺
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想客串一把;其实,人人也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
生活即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创造者。 ——我说
二、故事常识
(一)什么是故事?
故事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文学故事是文学作品所讲述、构造的完整事件,既可以是发生过的故事,也可以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故事。
故事是由情节构成的,情节就是故事发展的具体过程,用来充分展现场景、人物活动等,使整个故事完整、生动。一般的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故事的类型。
1. 文学故事:儿童小说、童话故事、科幻故事
2. 文化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3. 生活故事:名人轶事、身边发生的小故事等
三、写作指导
(一)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暑假的一天上午,小明在家百无聊赖地看电视,这时门铃忽然响了。小明跑过去打开门,他一下子愣住了。”
你觉得这篇小故事有什么问题?
1.写故事,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开头部分要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清楚何时、何地、何人,将要去做何事;中间部分要详细具体地叙述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叙述中还要抓住主要的人和事;结尾部分要交代清楚故事的结局,或加上自己的感悟等。
●列提纲
开端:设置人物出场,环境描写。
发展:描述关键事件,打破平衡,发生矛盾。
高潮:矛盾冲突激化,表现冲突场景。
结尾:矛盾冲突得到解决,设计结尾。
2.情节的发展要有合理的顺序。
当故事沿着时间顺序向前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情节的前后关联,后边说的故事,要和前面讲过的事情有关系。故事的写作顺序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当然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有的时候还会有插叙,但要注意别把插叙成分写得太多而跑题。
- 故事情节要有悬念。
一个好的故事只有完整的情节还不够,情节发展过程中还要设置悬念、波折,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悬念,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产生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
①设置悬念: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②情节发展要一波三折:“我”盼望↘叫不到船↗船回来了↘外祖母担心↗写“包票”↓
示例:纪晓岚祝寿的故事
相传清朝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去给一个朝廷命官的母亲祝寿,别人都带去了很贵重的礼物,可纪晓岚两手空空并且去得很晚,他慢条斯理地当着文武百官吟起了他的祝寿诗。
诗的第一句是“这个婆娘不是人”。话音刚落,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气氛非常紧张,朝廷命官更是一脸的不高兴。就在这个时候,纪晓岚来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大家听后转怒为喜,博得了满堂的喝彩声,这哪里是在骂人,简直就是在捧人嘛。就在大家笑容都还没有消去的时候,纪晓岚又来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气氛再一次紧张了起来,眼看朝廷命官就要发作,纪岚吟出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庆寿辰”。众人听罢,纪晓岚再一次获得满堂的喝彩声!
4.设置悬念的方法。
(1)以人物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为悬念。
如白居易《卖炭翁》开篇写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曹雪芹《红楼梦》写凤姐: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2)以环境描写为悬念。
《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3)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
如海明威《老人与海》开篇记叙: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的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已经八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有逮住。有人说,老人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
(4)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人物、事物为悬念。
冯骥才《俗世奇人》之《黄金指》,开头写道:
“黄金指这人有能耐,可是小肚鸡肠,容不得别人更强。你要比他强,他就想着法儿治你,而且想尽法子把你弄败弄死。黄金指大名没人问,人家盯着的是他的手指头。因为他作画不用毛笔,用手指头。”
(二)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
示例:1.精彩片段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 —— 吴承恩 《西游记》
2.如何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昧。好作文,都会把人物的性格特点隐藏在准确具体的描写之中。
(1)传神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身材、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
(2)逼真的行动描写。
即通过人物在故事中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能鲜活起来。
(3)真实的心理描写。
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都不足以展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时就应该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
(4)白描。
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肖像描写:
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动作描写:
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描写:“仅仅有一次,他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
就在这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蔡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如一股涓涓细流,从每名读者的心中涓涓流出,绵长深远。
(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他志趣的发展变化。这样写,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人物形象要丰满,最好要个性鲜明、立体。
不可将人物形象“脸谱化”、单一化。《孙权劝学》中的吕蒙:人物有了成长变化。个性化的人物往往是优、缺点都很突出。
(三)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和生动性。
-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此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2.融入合理的想象。
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尤其是虚构的故事作文,写作中凭借想象能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创造出新的形象,从而使作品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四、范文赏析
墙的故事
恰逢“五一”小长假,天气大好,午饭后我外出散步,不知不觉就来到学校的球场。
正是暖阳斜照,球场里热火朝天。我望着那些尽情跳跃奔跑的学生,目光紧随着他们潇洒灵动、忽上忽下的身影,不禁一阵心痒——我也好多天没打篮球了。
迅速回家取球,又连带喊了几个老友一同前来。“今天可要打个酣畅淋漓。”我心里想着,手上运着球,沿着铁丝网向球场大门跑去。一向不擅长带球的我,此刻却连人带球腾挪跳跃,毫无平常的紧张。那球在我两掌之间翻滚弹跳,不时与大地发出颇有节奏的共鸣。
到球场大门口,我却怔住了。铁门紧锁,褪色的公告牌挂在铁门上东摇西晃,只有两行字冷冰冰地提示着:节假日场馆封闭,请勿擅自入内。生锈的锁头强势地挂在铁丝网上,网格里不乏树根草茎的纠缠,此刻虽东风拂面,但这和暖中却带着一丝不可违逆的威严。我瞪着墙那头在球场上灵活跑跳的人们,仿佛遇上了崂山道士——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呢?我和同伴怔怔地在铁门口游荡着,好生美慕在里面打球的人。
好不容易叫住了墙那头的一个人:“老兄,这操场可是有旁门吗?你是怎么进来的?”那人走近了,睐缝起眼,指了指将我们两个隔开的铁丝围栏,不以为然道:“翻墙进来的,动作利索点,别把保安招来。”
同伴冲我做了个鬼脸,头一勾,一脸狡黠的笑:“翻啊!”我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严肃地瞪着他,但我发觉他并不是在开玩笑。“真翻啊?”“翻吧,没事。”几番犹疑,架不住撺掇,我手脚并用,如同壁虎,随着一声沉闷的落地声,我从墙外的围观者变成了墙内的人。
这场球打得寡淡极了。手上抓着球,心头却不是滋味,篮球进框,那代表着胜利的响声也无法勾起我的激动。天阴下来了,几片干瘪的黄叶从树上飘了下来,打着旋翻过了墙。我索性收了球,与同伴告别,“嘭”,随着我的落地,又是一次翻墙。起风了,在这南方五月的下午,我竟打了一个寒战。
拐角突然冒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头上一顶大盖帽,手里持着短柄手电筒,脚上是一双灰突突的皮靴子一一是学校保卫处的李师傅!我心里咯噔一声,背心一阵发凉,头压得低低的——这可不是“做贼心虚”吗?我的篮球明明已经装进了背包里,我还在害怕什么?到了近处,我一眼瞟见了李师傳腰带上那串钥匙,脑袋里嗡的一声:他是来巡视的,幸亏我出来得早!“李师傳好。”我心虚地上前打个招呼。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赶紧回家,不上课来学校做什么!”他清了ー下嗓子,踏着大步走了,留下钥匙串叮当的碰撞声。
直到我走出了校门,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不禁为可能还在球场的同伴和一起拼杀的对手担心起来。突然,我想起今年过年期间发生在宁波野生动物因的惨案一一游客违规翻墙,误入虎山,被猛虎击致死。仔细想想,我心中又是一阵后怕。我今日的翻墙,不也是同理吗?我倒不是怕平日对我们严苛的保安师傅,而是怕那只在我们灵魂深处潜伏的老虎。我们时常被欲望所左右,侥幸的心理也曾使理性短路,如若长此以往,只怕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一时的侥幸而犯下弥天的大错。这只老虎防不胜防,若不小心跃过了那堵墙,它就会跑来回叼走你的良心啊!
月亮终于露脸了,城市的天空这么狭窄,若不是特地抬头,这月色又怎能被人察觉呢?正如那些人们应当遵守的规矩,即使没有以条条柜框的形式出现,它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谨记在心,不可冒险违抗。
这月色旖旎,可我却无心欣赏,因为母亲的顾盼似乎就在眼前。记得每次打完球都有人说道:“赶快洗个澡吧,要开饭了。”
——你瞧,墙这头,多好。
赏析:
生活中的故事要写起波澜来,是需要精心构思的。围绕“墙”,先写急于打篮球的迫切愿望,再写进不了篮球场的郁闷,然后写翻墙进去的紧张,再写球没打完翻墙出来巧遇保安的慌张,最后写回家途中以及回家后的反思。
情节张弛有度,描写手法多样而细腻,特别是其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在烘托氛围的同时,对于刻画人物、表现故事主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要有趣味,更要有意味。这则故事构思巧妙,也有生活中的“墙”到抽象的“墙”,展开联想与想象,既丰富了故事的情节,也深化了故事主题。结尾心理描写简洁传神,发人深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写作 学写故事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写作 学写故事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写作《学写故事》课件PPTpptx、写作《学写故事》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写作 学写故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八下写作《学写故事》第2课时pptx、八下写作《学写故事》教案第2课时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