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展开《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原有识字经验正确认读“兴”、“浸”、“舍”等字,会写“袋”、“线”等字。
2通过圈关键词,形成文章结构图理清课文脉络,构建写景类文章“总分总”结构图示。
- 设置情境,通过品读关键词语,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
- 再借电子相册的情境,借助关键词,积累片段,发现作者“有景物有特点”的写作秘妙。
教学重点:圈出关键词,形成文章结构图;通过抓关键词语,品味文章第二自然段,读出画面感。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作者“有景物有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聊天: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哇,去过那么多地方,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上课了吗?
板块一:揭题
1、引:这节课,让我们跟着文字去旅游。一起走进——
2.谁来读课题?
请两个学生读,读准地名。
3.学习多音字“兴”
(1)这个“兴”,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高兴、兴高采烈)
评:你联系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真好,一起来。
(2)ppt出示两种读音,一起读读。
4.齐读课题。师:现在再来读读课题,你一定会读得更好!
5.圈关键词。一读课题我们就知道了,课文是围绕(美丽)来写小兴安岭的。
板书圈关键词。
板块二:圈关键词,形成结构图
- 小兴安岭在哪里?你们知道吗?
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引出第一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
(1) 请你读。评:读得很正确。
(2) 自己去读读,想想小兴安岭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圈圈关键词呢?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lì)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
(3)交流
请生1,预设学生说树很多,追问你从哪里读出的?评:你真会读书。
再请生2,那你呢?留下了什么第一印象?评:有理有据,真不错。
请生3,评:你们抓住了这些关键词,留下了关于小兴安岭树很多的第一印象。
齐读:让我们一起读读吧。读。评: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啊!板贴
- 布置学习任务。师问:走进小兴安岭,你还发现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美景呢?
- 检查字词
师:课文都读得这么热火朝天了,我相信字词一定难不倒你了,请看字词挑战。生字关:先看生字关,4号字
(1)浸
你读,评:前鼻音要读得简单干脆。
浸的左边是三点水,你猜它的意思?
读词,浸泡
课文中的浸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短句 谁来读。 “整个森林都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这个浸让你感受到了——
预设:雾很大 评:真大啊!谁再来读读,读出雾的大 你来
是的,雾很大,可以说浸在雾里,花很香,也可以这样说呢
读—— “ 整个公园都浸在花香里”
(2)再来,8号字——舍
生读,你看这个字的颜色可是不一样的,说明它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有个词
宿舍 还可以说校舍 自己的家也可以说 寒舍 表示地方,都读第四声。
还有一个意思,表示丢在一边 “ 舍得” 真好,读第三声。
词语关:
(1)第一组谁来?
小溪淙淙 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
评:你读得真轻快;你读得真有节奏。
(1)榛子 蘑菇 脑袋
都是轻声 再读
你见过榛子?
吃起来可香脆啦,我们可以说 又香又脆的榛子 孩子,把“的”读得又轻又快,就更好听啦!你再来。
你瞧,还有这样的词语呢? 鲜嫩的蘑菇 侧着脑袋的小鹿
这样一加,词语就更生动了呢。
4.交流美景:学生自由朗读美景的句子。教师追问:作者是用了怎样的顺序,把这些美景带到我们面前的呢?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
5.读最后一段,圈关键词
师过渡: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丽,怪不得作者说(你读,你读全班读)
如果从这句话中摘录两个关键词,你会摘录哪两个。你说,教师课件出示: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评:小兴安岭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个巨大的宝库。
6.发现总分总的写作秘妙。师过渡: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圈圈关键词,长长的课文就被你们读成了短短的一幅图,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7.拓展本单元其他文章,构建写景文章的写作图式。
师总结:用“总—分—总”的结构真是介绍地方的好方法呢,下次我们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介绍地方哦。
板块三:品关键词,感受春天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
出示第二自然段
(一)补充电子杂志,发现景物
- 设置情境:你知道吗?小兴安岭还有一份电子杂志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第一页——树木句,生读。作者是把镜头对准了树木,板贴树木。
第二页只有照片没有文字。
第三页没有图片也没有文字。
- 自由读第二自然,补全电子杂志。
生自由读,独立思考。
生汇报读,要求读准确,师随机板贴景物:溪水、小鹿
(二)选最美春天照,品读关键词。
- 设置情境,布置任务:如果要选一张“最美春天照”,你会推选哪一张
2.交流
(1) 预设“树木”:生说。说说你的理由。
①学生自由说。
预:圈“嫩绿”,因为树木绿绿的很美。评:你来读读。多绿的叶子,难怪你把票投给树木。
谁也选树木的?还有别的理由吗?
预:生圈“抽出”、长出。
②换词。你能给“抽”换个词吗?(长、钻、冒)
那作者为什么不用长、钻、冒而用抽呢?哦,我明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呢
预:抽出是很快的。
预:我觉得枝条迫不及待地出来。
评:是啊,孩子,你都走进枝条的心里了。
③看视频。真好,孩子们,一个抽字让我们读出了那么多的内容,奖励能干的你们看看视频。
④集体读。师:现在你一定能读好这话来。我们一起来读。
评:这一抽一长,多有生命力呀,怪不得你把票投给了树木。板贴。
(2)预设:溪水
①生汇报。
②师引读:是呀,这可不是普通的溪水,它是由冰雪(融化),再(汇成),你听它还( ),最后溪里( )。
这些词,让我们看到了溪水的动态,真好!
③全班读。师引:好有活力的溪水呀。我们一起来读读。
(3)预设:小鹿句,说说你们的理由。
①生展示说。
②想象小鹿的心情。
师引:你们被小鹿优雅的动作吸引了,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小鹿最想说什么?
生说。师评:多开心呀,你读。
生说。师评:多兴奋吧,你读。
③看小鹿的照片。引:你看,小鹿来了,放照片。
④练习说话。引:小鹿们都在干什么呢?
评:小鹿真像个调皮的孩子。 多淘气的小鹿。
多可爱,多迷人,多臭美的小鹿呀,读。难怪你们把票投给了它。
板块四:借关键词,积累发现
(一)积累
- 再借情境。师引:看来三张照片都是“最美春天照”,现在想请我们的孩子给电子杂志配配音。
- 出示要求:看着照片,借助关键词给照片配配音。
- 学生配音。
(二)发现写法
1.引:孩子们,我们就是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完美配音。
2.悟写法:孩子们,作者用了什么魔法,让小兴安岭的美景走进我们心里的呢?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关键词,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都是动作的词
3.总结:是呀,作者就是用了这些动词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这些美景。板贴 有景物有特点
4.结课:小兴安岭的电子杂志还没有结束呢,你看,下节课,我们再走进夏天、秋天、冬天,完成电子杂志吧。
语文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质疑问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设计,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反思,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