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金色的鱼钩
课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从言行描写中感受老班长的可贵品质。并通过学习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1.联系六年级上册《长征》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交流对长征的了解,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2.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3.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分析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
4.课下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
1课时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一 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长征的诗词《长征》,谁能来背一背这首诗词?
2.师:同学们了解长征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的关于长征的背景资料。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同学们可知道,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难万险,其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聆听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利用之前学过的《长征》诗词导入,简介长征,很自然地引出在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从而开始新课的学习。
1.教师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2.学生读课题,说一说由“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个故事吧。
开门见山,直奔“金色”的意义,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习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 初读课文,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可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共有几次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再进行圈画批注。
重点问题:
①为什么说“这个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鱼钩?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浏览课文,了解大意,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并通过质疑为下面的品读做好铺垫。
三 细读品析,体会情感
(一)品读外貌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让你感动?写下批注。
3.全班交流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句子: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1)教师追问为什么还不到四十岁的他却显得如此苍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预设:“脸上布满了皱纹”说明他经历了长期艰难困苦的岁月,暗示革命斗争环境很艰苦。
(2)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去体会。
课件出示句子。
句子: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1)对比老班长的外貌,你有什么发现?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只有多少天?(二十多天。)
(2)这次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指导员当时是怎样嘱咐老班长的?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碰到了哪些困难?
(3)老班长艰难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却衰弱到了极点。这充分说明了什么?(这充分说明了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4)通过两次外貌的对比,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
(二)品读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体会人物品质。
1.再读课文,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片段,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引导学生抓住老班长用硬咽草根和鱼骨头的动作来体会。
2.学生交流。
(1)交流“硬咽草根”和“鱼骨头”片段。
①师:为什么这段描写最令你感动?
②师:看到老班长硬咽草根和鱼骨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③教师指导朗读这段话。
(2)交流“夜里钓鱼”和“摸野菜”片段。
①师:为什么这段内容最令你感动?
②读了这段老班长的语言描写后,“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③教师指导朗读这段话。
引导学生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这些动作来感受。
(3)交流“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①读课文片段,想一想老班长和小梁的心理活动。
②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③教师指导朗读这段话。
(4)交流“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①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 说一说你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
②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
抓住人物的言行和最感动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内心,突出文章的中心。
四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等革命胜利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2)这个“金色的鱼钩”象征着什么?(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
(3)这篇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
抓住课文最后一个难理解的句子谈感受,进行情感的升华,剖析题目的深层含义。
五 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查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故事,和同学交流。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忠于革命 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这是一篇描写长征途中,炊事班长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 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学生较远, 途中发生的事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使其对长征路途的艰辛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奠定了感情基调。教学中,我又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再抓住老班长的言行和让自己感动的片段重点品悟,如抓住“皱紧眉头、硬咽、呆住、万根钢针扎、失声喊”等词语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进而感受人物的品质。 让人遗憾的是,我在学生理解感悟后,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朗读训练。这篇文章中有很多语言描写,如果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能使学生更容易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长征简介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402588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完美版ppt课件</a>,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暗堡隐蔽的碉堡,合作探究,董存瑞,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奋斗的历程》第五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奋斗的历程》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奋斗的历程》第四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奋斗的历程》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奋斗的历程》第三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第四单元习作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第四单元语文园地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