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展开
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三年级(上)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课题名称 |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 ||||
难点名称 | 参考文下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感悟司马光临危不乱的品质。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初次接触小古文,要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文言语句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对初次接触小古文的孩子,文言语句特点的感受,透过字里行间梳理故事情节,感悟人物较难,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色带给孩子一些新鲜感,同时是陌生的。 | ||||
难点教学方法 |
1.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紧扣重点词句,结合画面,创设情景,感悟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1、 出示插图,激趣导入,走进故事,初步感知文言文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2、 了解司马光,了解司马复姓。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1、出示生字,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重点读好后鼻音的生字“瓮、庭、迸”。 (2)指导归类识字,提示书写难点,识记“登”的笔顺。 2、师生合作读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朗读时可以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顿。 3、出示带停顿分割符的课文,师范读,学生练读。 4、通过理解“群儿”“众”“一儿”“光”感受文言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5、提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1)课文的哪句话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① 学习句子:群儿戏于庭 ②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理解“戏”“庭”的意思。总结理解文言句子的方法。 (2)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①学习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②依然用组词法理解关键词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体会读这句话的紧张之感,指导朗读出紧张的感觉。 (3)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①学习句子:众皆弃去 ②理解“皆”,(全,都的意思。你还知道其他带“皆”字的成语吗?理解“弃”的丰富内涵(弃就是丢弃不管)。 ③增补情节: 出示:一群孩子顿时大惊失色,有的——有的——有的。 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把这句补充完整吗? “有的”用文言文可以说成“或”试着把这个句子写成文言文吧! 众皆弃去中这个“众”指谁,是所有小孩吗?包括司马光吗? 如果大家都离开,置落水的孩子不顾,这个小孩会怎样? (4)学习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 在这危急时刻,唯有司马光镇定自若,(出示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将石头拿在手上,文言文中用了一个字来表示——持,司马光拿着石头去砸瓮的动作就叫——击,最后瓮破了就是——破之,让我们边读句子边体会司马光破瓮的动作。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感受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指导朗读, (5)、学习句子:水迸,儿得活 “迸”不是一般地流出,指涌出。装满水的翁破了,水一下子汩汩地涌了出来,看看这个“迸”用得多么恰当啊! (6)短短30个字的文言文,照样能将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讲述得清清楚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凝炼的故事。 6、总结理解小古文句意的方法: 刚才我们借助文下注释很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碰到难读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因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7、借助图画,讲好故事: (1)看着插图,用自己的话叙述司马光的故事,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2)还可以按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来讲述这个故事。 (3)不要看书,试着将课文内容填空。 (4)看着插图,用文言文来叙述这个故事。(背诵)
| ||||
小结 | 1、古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学习小古文,既是在读古人的故事,也能学习古人的智慧,感叹古人的精神。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能从司马光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呢? 2、鼓励学生尝试和同学、父母一起读更多的小古文。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感知“小古文”,初读课文,读懂大意,理解意思,品读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进入课堂,通读课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