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pep六年级上册英语 《Unit3 My weekend plan B》 教案
展开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
Unit3 My weekend plan B Let’s learn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 My weekend plan B部分的第五课时,属于读写课。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周末活动计划,谈论和描述人物即将做的事情。通过A、B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用法,并相互介绍自己及家人的周末计划。本课时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以主人翁吴一凡的中秋节计划为背景,采用日记的形式描述了家庭成员在中秋节的活动。 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图片和文段并补全吴一凡和家人的活动安排表;第二部分为有意义的句子书写活动,要求书面补全句子之后并能口头表达出来。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他们乐于在学习中通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习得语言、增长能力。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谈论自己的周末活动;在本单元的前几课时又学习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I am going to …谈论自己的计划活动。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和巩固本单元的核心词句,谈论自己的节日安排,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方面:本班学生大多数保持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单纯形式上的乐趣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要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学习任务,才能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
学习策略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但如何选择和使用有效的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引导。
文化意识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中秋节的团圆主题,并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注意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的结合,引导学生在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中习得知识、增长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老师的阅读方法指导下读懂文本的内容,并理解Plan的意思。
(2)能通过讨论哪些节日会有家庭聚会来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和储备词汇;
(2)能根据老师的写作方法指导下,完成春节计划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通过阅读问题训练在语篇中捕捉不同类型的信息和思考的能力,通过Skimming-listening, Scanning-reading, Close-reading三种阅读方式来进行文本阅读完成老师的问题设置。
(2)能从阅读中获取有用的句型,通过同位讨论、自主创作的方法来写出自己的春节计划。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能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春节计划,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整节课的学习,能理解Be together到love的意义。
(3)能借助文本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段,理解短文大意。
- 教学难点
(1)根据板书复述吴一凡一家在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2)能够运用be going to 句型描述自己一家的春节的计划安排。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词卡; 习作支架。
六、教学过程
Step1: Pre-reading
师生交流学生和老师的周末计划,并自然渗透句型:My family are going to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为即将到来的文本学习做铺垫。师生对话如下:
T: Boys and girls, what day is it today?
S1: It’s Friday.
T: Great. Tomorrow is Saturday. Our happy weekend is co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S2: I’m going to read a book.
T: Good boy. Reading is a good habit.
S3: I’m going to see a film.
T: Yeah, that will be interesting.
S4: I’m going to play ping-pong.
T: Wonderful.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You are going to have a happy weekend. What about me? Please ask Miss Lv.
S5: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T: 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My family are going to ...
Ss: Get together.
T: My family are going to get together. My family are going to ....
Ss: Have a big dinner.
T: Wonderful. My family are going to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自由对话,唤醒学生对于一般将来时描述计划的感知和理解。借助自己的周末计划与学生展开自然交流,自然引出家庭聚会的学习背景,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了充分的词汇和句型铺垫。
Step2: While-reading
1. Listen and choose 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教师结合自己的家庭聚会自然引出我们在节日进行家庭聚会的文化习俗,随后告诉学生吴一凡一家将在节日聚会,自然引出文本的学习。
T: We often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in different festivals. Wu Yifan’s family are going to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on a festival. What festival are they going to get together? Spring festival or Mid-Autumn Festival? Wu Yifan talks about the festival in the diary. Let’s listen to the diary careful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音的方式找出本节课谈论的节日: Mid-Autumn Festival. 随后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Wu Yifan’s Mid-Autumn Festival Plan.
[设计意图] 借助节日家庭聚会的学习主题,教师自然呈现吴一凡的日记并自然提出问题:What festival are they going to get together? 这一问题的设计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利于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并寻找答案。
2. Fast reading and circle Wu Yifan’s family members 快速阅读,圈出家庭成员
教师继续提问:Wu Yifan’s family are going to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Who are they? Who are going to have a big dinner? Please read the diary quickly and circle Wu Yifan’s family members. 引导学生用扫读法快速阅读语篇,寻找关键信息,圈出家庭成员。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扫读法快速阅读并捕捉文本关键信息,圈出家庭成员。该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生阅读文本亦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吴一凡一家的中秋节计划,激起他们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3. Intensive reading 精细阅读,处理细节
教师继续提问:Wu Yifan, Robin, grandma and aunt are going to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Read a poem? Tell a story about Chang’e? Make mooncakes? Let’s read the diary carefully and match.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找出他们做的事情,并通过图片、词卡、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短语和句型的音、意、形。
[设计意图] 在经历了前面的听读感知和跳读后,学生对文本大意有了整体的理解,但对于具体计划相对模糊。为此,教师在细读环节设计了连线活动,教师通过追问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分析研究,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整体了解中秋计划。
Step4: Post-reading
1. Retell the story 借助板书,复述文本
细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构建的思维导图复述文本,整体描述Wu Yifan一家的中秋计划。
[设计意图] 该活动的设计旨在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再次总结和概括了文本重要内容,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视角聚焦于语篇核心,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输出和真实的交际。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脉络,是对课文信息有效整理、形象化加工的过程。
- Read the poem 诗歌朗诵,情感升华
学生整体复述吴一凡的中秋计划后,教师自然引出朗读诗歌的任务: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欣赏诗歌;随后,让学生同位两人自主朗诵并展示;最后,教师与学生自然展开如下交流:
T: What a beautiful poem! Can you make a poem for it?
Ss: Family.
T: Excellent! What is the family?
S1: Family is warm.
T: Good! We love each other. Our parents take care of us carefully.
S2: Family is happy.
T: Yes, we are happy with are family members.
S3: Family is love.
T Wonderful. Love is everywhere. Family is warm. Family is happy. We are for each other. We help each other. We love each other. We are all together!
[设计意图] 该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加深对家庭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be together”这一团圆主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感悟亲情,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4. Let’s write 写作练笔
老师借助团聚的主题自然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教师呈现南北不同的春节习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制定自己家庭的春节计划,并组织小组内阅读交流,最后个人展示。
[设计意图]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提供的语篇支架写出简短的语句,该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
Step5: Homework
老师要求学生向父母朗诵有关family的诗歌,并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节日计划。
[设计意图]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延伸,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人文性。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高年级的读写课,读写课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课型之一。读写课的难度虽大,但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研究和开发空间。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和学生实际,通过以趣激读、以策领读和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实现读写板块的教学目标,打造充满趣味又具有实效的小学英语读写课堂。结合本节读写课教学实践,总结读写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 设置有效的读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谈论学生的周末计划,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即将进行的文本学习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随后,教师适时引导并讨论自己的周末计划,自然引出“get together”这一文本主旨,指出家庭聚会是我们的节日习俗,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带着好奇进入文本学习。
2. 巧设问题,渗透阅读策略,培养思维品质。
有效的提问能一步一步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教师通过 “What festival are they going to get together?”“Who are going to have a big dinner?”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等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 巧借主题,渗透文化,提升文化品质
本节课主要借助吴一凡的中秋节计划渗透节日团聚的学习主题。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图片均采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剪纸图片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中秋文化的学习。在拓展阶段,教师利用剪纸为学生呈现了南北春节习俗,引导学生感受春节团圆氛围的同时,了解中国不同的春节习俗,充分激起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也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