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年、月、日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年、月、日
学科
数学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我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创新为宗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所以从生活中年、月、日的作用引入,使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习以为常的公历,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年月日属于时间单位范畴,学生们经历之前的学习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而年月日是相对于时分秒而言更大的时间单位,虽然在生活中学生们经常接触到年月日,但是在课堂中还是有必要将数学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以科学的视角向学生们介绍年月日的形成。公历在学生心目中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年月日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公历发起质疑,亲身经历分配各月天数的过程,再寻根溯源从历史典故中明白大月小月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学生自主分析数据,从中发现二月天数与平年闰年的关系,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但是本课学习的更大的时间单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是比较抽象的,理解年月日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长时间观念,所以由生活中重要事件的日期导入新课,以学生对年月日的了解为基础,对年月日的质疑为学习线索,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将陈述性知识用故事的形态讲授出来,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独立思考、合作研究、交流讨论、引导讲授。
技术准备
前测小卷、学习单、课件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能够将年、月、日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初步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平年闰年的变化规律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4.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认识年、月、日,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初步感知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在生活中的作用
①关于北京张家口于2015年7月31日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图片,学生读文字。
②关于北京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在鸟巢开幕的图片,学生读文字。
师小结:这些具体而明确的时间真实地记录了事情的发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家族的新朋友------年、月、日(板书:年 月 日)
【设计意图】用冬奥会先关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感受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用生活中的具体重大事件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感知到本课学习的年、月、日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将将数学与体育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
二、初步了解年、月、日
1、师:与我们学过的时、分、秒相比,年、月、日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你知道一年、一月、一天是怎样形成的么?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师:看完视频你想说什么?
学生感知一年、一月、一天有多长。
预设:一年:两次春节之间的时间是一年;一月:爸爸两次发工资之间的时间是一月;一天:昨天晚上写作业到今天晚上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是一天。
2、你对年、月、日有哪些了解?
预设: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一年约有365天
生3:闰年二月有29天,平年二月有28天
生4:一个月30天或者31天
3、你对年、月、日有什么疑问?
预设:生1:什么是平年、闰年?
生2:为什么一年有365天?
生3:为什么一个月有31天?有时是30天?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一起研究年、月、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将数学与科学学科整合,用科学的角度解释一年一月一日的产生,并借助生活情境使学生具体感知一年一月一日到底有多大,培养学生的数感、量感。
三、学习年、月、日
(一)每月天数的由来
1.交流每月天数分法
师:昨天,我们已经根据自己喜好,对每个月的天数进行了重新分配,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交流,把你的分法解释给同学听。
2.展示天数分法
3.介绍公历大小月的由来
师:其实在古罗马,人们就是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来分配天数的,只是那个时候只有皇帝才有分配的权力,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
师:古罗马的皇帝叫凯撒,一天他让大臣们将一年365天平均分给12个月,大臣们只好给每个月都分配30天,多余的5天留作宗教节日,凯撒又让大臣们将多余的5天也分配到各月,大臣们只好将6个单数月都多分一天,可是这样一来,又多出一天,在古罗马,每年的二月是处决犯人的日子,所以人们认为二月是不吉利的,都想让二月赶快过去,于是大臣们从二月中拿出一天,这样一来一年就正好是365天。凯撒死后,他的儿子奥古斯都即位,奥古斯都生平中两次重大的胜仗都是在8月,但是按照以往的历法,8月是小月,于是奥古斯都擅自将8月更改为大月,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又多出了一天,奥古斯都只好又从不吉利的二月中拿出一天,但是7、8、9三个月是三个连续的大月,奥古斯都又将9月变成小月10、12月变成大月11月变成小月,这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历法的来历。
4.师小结:在一年中,像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都有31天,是大月。像四、六、九、十一月每月都有30天,是小月。
5.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生:二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公历发起质疑并重新制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二月天数与平年闰年
1.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如何判断平年闰年呢?完成学习单任务一。
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1:四年中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生2:每四年中都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师适时作出评价:看来闰年是以四年为一周期出现的。
3.师: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生1:看一看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
4.师:请你猜想平年闰年与数字4有什么关系?
预设:生:年份是4的整数倍是闰年,除以4有余数的年份是平年
5.在表格右列验证猜想,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预设:生: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6.师小结:给你一个年份,你会判断它是平年还是闰年么?
预设:生:用年份除以4,看有无余数,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设计意图】研究比较特殊的二月,学生们先观察数据,发现闰年以4年为一周期出现,然后学生们先猜想闰年的年份是4的整数倍反之则是平年,再验证最后得到结论,这样启发式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三)交流记忆方法
1.师:如何记住大月和小月的具体月份呢?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如果学生不会歌谣,教师电脑呈现出来。
追问学生:腊、冬分别指的是哪个月?教师随机板书。
2.拳头记忆法
【设计意图】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拳头记忆法更为直观,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大月小月相关知识。根据前测卷反馈,部分学生知道记忆大月和小月具体月份数的一些方法,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介绍。
(四)总结质疑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探索,我们掌握了大月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小月有:四、六、九、十一这四个月,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判断平年闰年以及二月的天数,还有记住这些知识的歌谣和拳头记忆法。
你还有哪些问题?
(五)作业
①7月份有( )天,9月份有( )天。
②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各多少天。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腊
小月:四、六、九、十一
冬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5.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一、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罗巴切夫斯基说过:“不管数学的任意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到这实际世界上。”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生眼中,数学应该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看得见的学科,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数字与陈述性知识。小学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本课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导入,从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开幕式的时间引出时间单位年月日,是学生对新知识感到熟悉,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够对日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而且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理解分为四个层次,经验性理解,体验性理解,形式化理解与文化感悟。在本堂数学课中,通过向学生讲公历形成的历史故事,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科学价值,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了解数学的价值。
注重多学科整合
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年月日部分知识点较多,并且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本课中用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形成并且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陈述性知识。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享收获,老师寄语,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游戏贯穿,随堂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学情,确定起点,学习目标,自学提示,反思回顾,总结全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探究质疑, 交流分享,二九来变化,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