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及反思
展开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会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2、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一年有几个月?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分别是哪几个?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月份是? (学生回答)
2、引入:前不久,老师碰到一件奇怪的事,亮亮12岁的生日,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两种可能,知道或不知道,揭示本节课我们就去学习有关二月的一些知识)
3、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平年和闰年
(1)课件出示2005~2016年2月份的月历
引导:这是200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学生说,教师填写,你汇报我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 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3)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
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再观察比较28和29出现的有规律吗?(初探,生发现每四年里会出现一个29即出现一次闰年)4、这样的出现规律在年份也有吗?收集1994--2003年2月的天数统计表,汇报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即我们常说的“4年一闰”。大胆猜测闰年可能与哪个数字有关,列式计算平闰年的年份÷4,观察比较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现 学生计算后,教师引导小结: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有余数的则是平年,由此确定平闰年的判定方法。5、活学活用判定今年是哪一年,是什么年。6、学习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汇报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
(1)31×7=217(7个大月) 30×4=120(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 闰年:217+120+29=366(天) (2)平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闰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板书) 3、了解数学科普知识(你知道吗?闰年的产生及来历)。4、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渗透爱国主义情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5、学生计算后交流,师再出示1900年2月份的月历卡,让学生从中发现,用1900除以4,能整除,但并不是闰年,是方法错了吗?6、 数学科普知识(你还知道吗)7、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板书百年不闰,400年又闰,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8、再算1900除以400(想:19除以4有无余数),计算得出1900不是闰年是平年。
游戏贯穿,巩固练习
(1)搭桥过河(第4题,呼应引入题目亮亮生日的秘密,教师指名回答,并出示答案:他的生日是2月29日)。
(2)我们一起摘苹果吧
五、分享收获
六、老师寄语(珍惜时间教育)
(北京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闰 年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九校 熊炳琴
一、复习旧知,承上启下
二、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直观观察发现规律
2.数学计算探究规律
3.科学知识解释规律
4.认知冲突百年判定
四、游戏贯穿,随堂练笔
五、收获颇丰,彼此分享
六、寄语附赠,共同成长
板书设计
闰 年
28天 平年 365天
二月
29天 闰年 366天
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
数学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闰年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闰年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练习,巩固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闰年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