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儿科护理第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四节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优秀一课一练
展开第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四节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
案例:小朋友明明,8岁。因发热、咽痛、1天前全身出现皮疹而入院。患儿高热病容,体温39.6℃,全身皮肤充血,且见小点状红色斑疹,有的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有骚痒感,舌乳头色红增大,似杨梅状。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表面有散在的白点。经医生诊断,该患儿患了猩红热。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患儿?你是否有也过这样的经历?对这样的患儿,护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你首先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猩红热与我们前两节课学过的麻疹、水痘的不同点。并且要特别注意与麻疹的区别。
知识要点 1.猩红热的病因与皮疹特点 2.猩红热的典型症状、体征与并发症 3.猩红热的预防、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为临床特征。极少数人在病后1~5周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的损害。只要治疗及时、愈后良好。近年来猩红热症状趋于轻微和不典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和溶血素。该菌外界生活力较强,在痰和渗出物中可存活数周。对热及干燥抵抗力不强,经56℃、30 分钟加热及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
溶血性链球菌从上呼吸道侵入,引起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少数引起败血症。其产生的红疹毒素能致发热、使皮肤血管充血水肿、粘膜的血管弥漫性充血,形成点状充血样皮疹;溶血素有溶解红细胞、杀伤白细胞、血小板等。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如发热、头晕、头痛等。
【流行病学】
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处传播。人群普遍容易感染,以5~15岁儿童发病率高。感染后人体可以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之季为多。
【症状与体征】
1.潜伏期 1~7天,多为2~5天,
2.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部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粘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3.出疹期 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皮疹依次从耳→颈→胸→背→上肢→下肢的顺序出现,一般24小时波及全身,48小时达高峰。典型的皮疹特点是细小、密集、均匀分布的、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触之砂纸感,去压后10余秒钟恢复原状;疹间无正常皮肤,全身皮肤充血发红,少数呈鸡皮样丘疹,伴瘙痒感。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病初起时,舌被覆白苔、乳头红肿并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鲜红、乳头突起,称“杨莓舌”。
4.恢复期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一般状况良好。一周后按着出疹顺序的开始脱皮,面部、躯干常为糠皮样脱皮,手、足掌、指趾处脱呈“手套”或“袜套”状脱皮。无色素沉着。
【并发症】
常见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心肌炎等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发生在猩红热的恢复期。比较少见的还有中耳炎、蜂窝织炎、肺炎等化脓性炎症。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
2.病原学检查 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见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治疗要点】
控制感染、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早期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用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疗程为7~10天。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脱皮以及皮肤瘙痒有关。
3.潜在并发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心肌炎等。
4.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隔离不当、消毒不严格有关。
【护理目标】
患儿体温能逐渐降至正常;皮肤完整性良好,不乏生皮肤抓挠破损伤;不发生并发症或者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及时治疗;其他小儿不发生因与患儿接触感染猩红热。
【护理要点与措施】
1.环境舒适、注意休息;监测体温、保证营养 保持室内新鲜,温度、湿度适宜,急性期卧床休息2~3周,以预防并发症。监测体温,高热时可适当给予物理或遵医嘱行小剂量药物降温,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做好降温后的护理。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产品。多饮水。
2.做好皮肤、五官的护理 用温水清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衣服宽大、柔软,被褥整洁舒适。皮肤瘙痒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忌用肥皂。剪短指甲,以防搔抓损伤皮肤;大快脱皮时不能强行剥脱,要用消毒剪刀修剪,以免皮肤感染。年长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2~5倍的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4~6次,婴幼儿可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口唇、鼻腔可涂青霉素软膏。
3.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发病后2~3周注意观察尿的颜色量,每周检查尿常规2次,警惕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关节红肿、心率加快等风湿热与心肌炎的表现。观察患儿有无耳痛、耳道流脓、咳嗽、发热、气促等中耳炎和肺炎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尽早处理。
4.预防感染传播
(1)控制传染源: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痊愈为止。
(2)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应浸泡、熏蒸、或者经日晒消毒处理。
(3)保护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须医学观察7天,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应用青霉素3~5天以预防。儿童机构发生猩红热患者时,儿童及工作人员都要严密观察7天;并认真进行晨检,有条件可做咽拭子培养。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要给与隔离治疗。
【健康教育】
本病流行时,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室内每天通风换气,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急性期间卧床休息,多饮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家还是住院治疗,告知家长猩红热的治疗、护理和隔离知识,消除思想顾虑,做好心理护理。详细向患儿家长讲解病情观察的要点,解释定期检查尿液及心脏情况的重要性。玩具、用具等可以煮沸、日晒等措施消毒。
【同步训练】
1.小明,8岁,因咽痛、高热l天来院就诊。查体:舌乳突肿胀,舌苔黄、粗糙,有红刺,全身可见红色粟粒样皮疹,诊断为猩红热。对患儿的密切接触者应给予医学观察的时间是
A.4天 B.7天 C.10天 D.14天 E.21天
2.猩红热的临床特点应除外
A.全身皮肤弥漫性密集红色细小丘疹 B.下臼齿颊黏膜处可见口腔黏膜斑
C.草莓舌 D.口周苍白圈 E.帕氏线
3.猩红热患儿需要隔离至呼吸道症状 ,连续咽拭子培养 。
4.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的变态反应性并发症有 、 、 等。
5.猩红热是 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6.为预防猩红热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 周。
7.小组讨论:麻疹与猩红热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然后请列表写出这些不同点。
8.病例讨论:患儿,男,5岁。因发热、咽痛、全身出现皮疹而就诊。患儿体温39.3℃,全身皮肤充血,可见成片的细小红色斑疹,痒感重;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散在的白点。医生查体后,嘱家长要对患儿进行家庭隔离。请问该患儿可能患了哪种疾病?如何进行家庭隔离?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护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预防该病的传播?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链接】
1.对出疹性疾病患儿的皮肤护理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观察皮疹的特点,如形态、大小、分布等 B.瘙痒重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局部
C.将患儿的指甲剪短,以防抓破皮肤 D.出疹期可以用肥皂水擦洗皮肤
E.保持皮肤清洁,衣服要柔软,被褥要整洁
2.治疗猩红热首选的抗生素是
A.头孢曲松 B.青霉素G C.阿米卡星 D.万古霉素 E.庆大霉素
(3~4题共用题干)女孩,5岁。2周前发热,第2天后出皮疹,皮疹2~3天出齐后体温渐退,1周来全身皮肤呈糠麸样脱屑,手脚有大片脱皮。
3.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药疹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4.该患儿有可能会有的并发症以下除外的是
A.肾炎 B.风湿热 C.胰腺炎 D.中耳炎 E.肺炎
(5~6题共用题干)患儿,8岁,以猩红热收入院。查体:躯干呈糠皮样脱屑,手足有大片状脱皮。患儿因皮肤呈脱屑状而心情烦躁。
5. 护士给予心理疏导,下列不恰当的内容是
A.介绍预后,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B.与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C.介绍恢复期病情
D.鼓励患儿尽可能与小朋友交往 E.正确对待自我形象改变
6.恢复期或者皮肤脱屑时,在护理上不正确的是
A.每周检查尿常规两次 B.观察有无肺炎的症状出现 C.观察有无关节红肿的表现
D.注意观察心率是否有异常的变化 E.家长可以协助患儿将手足部位的脱皮撕掉
DBDCD E
专业课儿科护理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护理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专业课儿科护理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护理优秀课后复习题,共6页。
2021学年第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五节 腮腺炎患儿的护理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五节 腮腺炎患儿的护理优秀课堂检测,共5页。
通用版第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三节 水痘患儿的护理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通用版第八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三节 水痘患儿的护理优秀课后作业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