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3课 古代印度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3课 古代印度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 下图中的“?”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 古印度 B. 古埃及 C. 古希腊 D. 古罗马
- 公元前1500年左右伴随着下图入侵路线而产生的文明是 ( )
A. 金字塔
B. 楔形文字
C. 种姓制度
D. 《医学集成》
-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小说,书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朝的玄奘,他曾西行天竺取回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天竺”指的就是古印度。古代印度文明最初发源于( )
A. 黄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 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得名,最主要原因是( )
A. 最早创造了文字 B.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C. 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 阿育王在印度知名度较高,他在位时,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当时的首都是( )
A. 哈拉帕 B. 华氏城 C. 摩亨佐达罗 D. 迦毗罗卫城
- 下列各项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是()
①孔雀王朝 ②种姓制度 ③两河流域 ④佛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A. 印度早期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 古印度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C. 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D. 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
- “面对雅利安人的等级制度,它以‘众生平等’相抗,反对婆罗门特权。并在之后传到亚洲其他地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金字塔修建 B. 种姓制传播 C. 佛教的发展 D. 基督教诞生
- 如图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世代相袭,贵贱分明。不得跨等级从事职业和通婚。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古印度
B. 古巴比伦
C. 古埃及
D. 古希腊佛教教义中,哪一条体现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 )
A. 消除欲望 B. 众生平等 C. 忍耐顺从 D. 因果报应
- 关于佛教,不正确的是( )
A. 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形成的
B. 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 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持佛教
D.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但承认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
12. 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追随摄制组的足迹,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灿烂的亚非文明
问题一:材料中的图1、图2、图3分别是哪些大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问题二:图1建筑的名称是什么?图2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图3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国王属于什么等级?
问题三:材料中的三幅图片所示文明都适合什么耕作?政治上有哪些共同点?
13. 材料一: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材料一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 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哪几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史称什么?第三等级从事哪些职业?
(3)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判断地位最高的是哪个等级?地位最低的是哪个等级?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 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5) 材料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法典?
(6) 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7)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一、单选题
1.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类别 | 成就 | 类别 | 成就 |
A医学 | 《医典》 | B数学 | 真正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
C城市 | 修建了华氏城 | D宗教 | 创立了佛教 |
A. A B. B C. C D. D
2.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等。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是源自佛教的《维摩诘经》。这说明( )
A.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B. 佛教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
C.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D. 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3.佛教创立后,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大陆,又传往东亚、东南亚。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上述材料中没有涉及( )
A. 佛教产生的过程 B. 佛教传播的过程 C. 佛教的内容 D. 佛教的地位
4.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伊斯兰教。 B. 该宗教诞生于古印度。
C. 该宗教诞生早于基督教。 D.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5.公元前6世纪,亚洲产生了两位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宗教、学术思想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深远影响。这两位杰出人物是
A. 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B. 德谟克利特、荷马
C. 释迦牟尼、孔子 D. 伯里克利、凯撒
6.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当时维持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到来之后,称这个社会等级制度为( )
A. 种姓制度 B. 城邦制度 C. 封君封臣制度 D. 庄园制度
7.香蕉叶饭(如图)是一种典型的印度菜。印度贵族婚礼宴席上招待客人时,仍把香蕉叶当餐盘。据说是因为居上位者很忌讳接触较低阶级碰过的器皿,所以用后即丢的香蕉叶自然成了最佳选择。这个习俗适合用来说明
A. 佛教影响人的生活 B. 印度的环保意识
C. 种姓制度的影响 D. 印度的种族歧视
8.种姓制度,又称瓦尔那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 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D. 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9.“种姓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分为思想家、战士、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因为这种刻意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种姓制度( )
A. 使社会等级十分森严 B. 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C. 造成社会的不公平 D. 高等种姓中人才众多
-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钵那(货币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婆罗门就要罚款150或200钵那,首陀罗则要被处以体刑。此规定说明了古印度社会中四个种姓()
A. 法律地位不平等 B. 宗教权利不平等
C. 宗教等级界限分明 D. 职业世袭不能改变
培优第三阶——中考点兵
- (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 (2022·黑龙江省绥化市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 (2021·江苏省无锡市 )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2021·湖南省娄底市 )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 种姓制度 B. 庄园制度 C. 城邦制度 D. 封君封臣制度
- (2021·湖南省怀化市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 耶稣 B. 李耳 C. 穆罕默德 D. 乔达摩•悉达多
- (2021·湖南省益阳市 )以下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图。下列文明成果分别与图中①、②两个文明中心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金字塔 佛教的创立 B. 青铜冶炼 《汉谟拉比法典》
C. 太阳历 水稻的种植 D. 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
- (2021·江苏省徐州市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印度的种姓制度 B. 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 雅典的直接民主 D. 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 (2021·甘肃省兰州市 )由雅利安人创造的“这一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约占印度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贱民们今天还进一步承受心理上的伤残,这种伤残同身体上的伤残一样使人残废和退化。”“等级制度”指的是( )
A. 封建封臣制 B. 雅典民主政治 C. 种姓制度 D. 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