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备课资料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376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备课资料
展开
一、疏通大意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南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却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我回到南方已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怎能回首啊,社日时在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一、 下词与课文比较:情感的不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故用此突兀之笔。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意识中,当指投降派。“东流去”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山深,暮色苍茫,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写照,而暗应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愈添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声声,似乎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勾起起诗人功业未就之忠愤耶?此句写出诗人满怀愁苦。而这满怀愁苦,实是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导致的。 此作实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三、比较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 雨霖铃 柳永〔宋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四、猜一猜:豪放还是婉约;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