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07课 特殊平行四边形 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07课 特殊平行四边形 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解析版).docx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01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02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03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01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02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

     第07课 特殊平行四边形 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
    课后培优练级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一、解答题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0)和点B(﹣2,0),直线BC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0,b),过点A作AD⊥BC,垂足为D,连接OD.

    (1)求OD的长;
    (2)当∠ODA=30°时,求点C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已知点E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如果以A、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答案】(1)2
    (2)
    (3)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解决问题.
    (2)首先证明∠CBO=60°,在Rt△OBC中,根据OC=OB计算即可.
    (3)点E有三种可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中点坐标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1)
    如图,连接OD,

    ∵AD⊥BC,
    ∴∠ADB=90°,
    ∵A(2,0),B(-2,0),
    ∴OA=OB=2,
    ∴OD=AB=2.
    (2)
    ∵∠ODA=30°,OD=OA,
    ∴∠ODA=∠OAD=30°,
    ∴∠OBD=60°,
    在Rt△OBC中,OC=OB=2,
    ∴C(0,2).
    (3)
    ∵四边形ADCE1是平行四边形,
    ∴CM=AM,DM=ME1,
    ∵C(0,2),A(2,0),M为AC中点,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M(1,),
    ∴再逆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E1(3,),
    同法可得E2(﹣3,3),E3(1,﹣).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中点坐标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漏解,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12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过点A的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M,且点M为线段OB的中点.

    (1)求直线AM的函数解析式;
    (2)若点C是x轴上一点,且S△AMCS△ABM,求点C的坐标;
    (3)点P在直线AB上,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四边形BPMQ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x+6,
    (2)(2,0)或(10,0);
    (3)存在,点P的坐标(,12)或(,12)或(,)或(,9).
    【解析】
    【分析】
    (1)通过函数y=−2x+12求出A、B两点坐标,又由点M为线段OB的中点,即可求得点M的坐标,然后由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M的函数解析式;
    (2)设出C点坐标,可求得AC的长,根据S△ABM=BM•OA,S△AMCAC•OM,由S△AMC=S△ABM,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BM是菱形的边时;②BM是菱形的对角线时,分别根据菱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1)
    解:∵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2x+12,
    ∴A(6,0),B(0,12),
    又∵M为线段OB的中点,
    ∴M(0,6),
    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故直线AM的解析式为y=﹣x+6;
    (2)
    设点C的坐标为:(x,0),
    ∴AC=|x﹣6|,
    ∵B(0,12),M(0,6),
    ∴BM=6,
    ∴S△ABMBM•OA6×6=18,
    ∵S△AMCS△ABM,
    ∴S△AMCAC•OM6×|x﹣6|18,
    ∴3×|x﹣6|=12,
    解得:x=2或10,
    故点C的坐标为:(2,0)或(10,0);
    (3)
    设P(x,﹣2x+12),
    ①如图所示:BM是菱形的边时.

    过P2作P2C⊥y轴于C,
    ∴P2C=x,BC=12﹣(﹣2x+12)=2x,
    ∵四边形BP2Q2M是菱形,
    ∴P2B=BM=6,
    在Rt△BP2C中,P2C2+BC2=P2B2,
    ∴x2+(2x)2=62,解得x=±,
    ∴点P的坐标为(,12)或(,12);
    过P3作P3D⊥y轴于D,
    ∴P3D=x,MD=6﹣(﹣2x+12)=2x﹣6,
    ∵四边形BQ3P3M是菱形,
    ∴P3M=BM=6,
    在Rt△MP3D中,P3D2+MD2=P3M2,
    ∴x2+(2x﹣6)2=62,解得x或0(舍去),   
    ∴点P的坐标为(,);
    ②如图所示:BM是菱形的对角线时,

    连接PQ交y轴于N,
    ∵四边形BQMP是菱形,
    ∴PQ⊥BM,BN=MN,
    ∴点N的坐标为(0,9).
    ∴点P的纵坐标是9,
    ∴﹣2x+12=9,解得x,
    ∴点P的坐标为(,9).
    综上所述,存在,点P的坐标(,12)或(,12)或(,)或(,9).
    【点睛】
    本题为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菱形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3.如图:

    (1)如图1,已知锐角△ABC的边BC=3,S△ABC=6,点M为△ABC内一点,过点M作MD⊥BC交BC于点D,连接AM,则AM+MD的最小值为    .
    (2)如图2.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PA=2,PB=,PC=4.求∠APB的度数.
    (3)如图3,在长方形ABCD中,其中AB=600,AD=800点P是长方形内一动点,且S△ABC=2S△PBC,点Q为△ADP内的任意﹣点,是否存在一点P和一点Q.使得AQ+DQ+PQ有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Q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
    (2)135°
    (3)存在,PQ的长度为
    【解析】
    【分析】
    (1)过A作AE⊥BC于E,则S△ABC=BC•AE=6,求出AE=4,由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结果;
    (2)把△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CBQ,连接PQ,则∠PBQ=90°,∠APB=∠CQB,易证△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QP=45°,PQ=2,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得△PCQ是直角三角形,∠PQC=90°,即可得出结果;
    (3)过点P作EFAD交AB于点E、交CD于点F,将△ADQ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AD′Q′,连接DD′,QQ′,D′P,设D′P交AD于点G,则△ADD′、△AQQ′都是等边三角形,由S△PAD=2S△PBC,可得AE=2BE,进而求得AE=400,当D′P⊥EF时,D′P取最小值,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1)
    解:如图1,过A作AE⊥BC于E,

    则S△ABC=BC•AE=×3×AE=6,
    ∴AE=4,
    ∵MD⊥BC,
    ∴当A、M、D三点共线时,
    AM+MD的值最小=AE=4,
    故答案为:4;
    (2)
    ∵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
    ∴把△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CBQ,连接PQ,如图2所示:

    则∠PBQ=90°,∠APB=∠CQB,QC=PA=2,QB=PB=,
    ∴△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QP=45°,PQ=PB=×=2,
    ∵QC2+PQ2=22+(2)2=16,PC2=42=16,
    ∴QC2+PQ2=PC2,
    ∴△PCQ是直角三角形,∠PQC=90°,
    ∴∠CQB=∠PQC+∠BQP=90°+45°=135°,
    ∴∠APB=135°;
    (3)
    存在一点P和一点Q,使得AQ+DQ+PQ有最小值,理由如下:
    如图3,过点P作EFAD交AB于点E、交CD于点F,

    将△ADQ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AD′Q′,连接DD′、QQ′、D′Q、D′P,
    设D′P交AD于点G,
    则△ADD′、△AQQ′都是等边三角形,D′Q′=DQ,
    ∴AQ=QQ′,
    ∵Q′Q+D′Q′≥D′Q,即AQ+DQ≥D′Q,D′Q+PQ≥D′P,
    ∴AQ+DQ+PQ≥D′P,
    ∴当P、Q、Q′、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Q+DQ+PQ有最小值,最小值为D′P,
    在长方形ABCD中,AB=600,AD=800,
    ∴BC=AD=800,AD∥BC,∠ABC=∠BCD=∠BAD=90°,
    ∴EF∥BC,
    ∵S△PAD=2S△PBC,
    ∴AD•AE=2×BC•BE,
    ∴AE=2BE,
    ∴AE=AB=400,
    ∵点P在EF上,
    ∴当D′P⊥EF时,D′P取最小值,
    ∵ADEF,
    ∴D′P⊥AD,
    ∵△ADD′是等边三角形,
    ∴AD′=AD=800,AG=
    AD=400,∠AGD′=90°,
    ∴D′G=,
    ∵∠EAG=∠AEP=∠EPG=90°,
    ∴四边形AEPG是矩形,
    ∴GP=AE=400,
    ∴D′P=D′G+GP=400+400,
    ∴AQ+DQ+PQ的最小值为400+400,;
    ∵△AQQ′是等边三角形,AD⊥QQ′,
    ∴∠GAQ=30°,AQ=2GQ,
    在Rt△AGQ中,AG2+GQ2=AQ2,
    ∴4002+GQ2=(2GQ)2,
    解得:GQ=,
    ∴PQ=GP−GQ=.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三角形面积计算等知识,解题关键是通过旋转确定线段和取最小值的位置.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8),点B是x轴的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取AB的中点M,将线段MB绕着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BC.过点B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D.设点B坐标是(t,0)

    (1)当t=6时,点M的坐标是______;
    (2)求点C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是否存在点B,使四边形AOBD为矩形?若存在,请求出点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在点B的运动过程中,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以A、B、N、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纵坐标(不必要写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理由见解析
    (4)3或8,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计算即可.
    (2)如图1中,作于,轴于.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2中,存在.由题意当时,可证四边形是矩形,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4)分三种情形:①如图3中,当时,以为对角线可得菱形,此时点在轴上.②如图4中,当时,以为对角线可得菱形.此时点的纵坐标为8.③因为,所以不存在以为对角线的菱形.
    (1)
    如图1中,

    ,,,

    故答案为:(3,4);
    (2)
    如图1中,作于,轴于.
    ∵,
    ,,

    ,,



    ,,


    (3)
    存在.
    如图2中,作于,轴于.

    理由:由题意当时,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矩形,

    四边形是矩形,
    又∵由(2)得,
    即:,解得:.

    (4)
    ①如图3中,当时,以为对角线可得菱形,此时点在轴上.作BE⊥AC交于点E,

    设,,
    ∵点M是AB的中点,,
    ∴,
    ∵,,,
    ∴,
    ∴,
    ∴,
    在中,则有,
    ①②联立,解得:,

    点的纵坐标为3.
    ②如图4中,当时,以为对角线可得菱形.此时点的纵坐标为8.

    ③,
    不存在以为对角线的菱形.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的纵坐标为3或8.
    【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5.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 是 BC 边上的一点,∠AEP=90°,且EP 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 CP 于点 P.

    (1)求∠ECP 的度数;
    (2)求证:∠BAE=∠CEP;
    (3)求证:AE=EP;
    (4)在 AB 边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四边形 DMEP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35°;
    (2)证明过程见解析;
    (3)证明过程见解析;
    (4)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
    (2)先证∠BAE+∠BEA=90°,再证∠BEA+∠CEP=90°,最后得∠BAE=∠CEP;
    (3)在AB上取BN=BE,连接EH,根据已知及正方形的性质利用ASA判定△AHE≌△ECP,从而得到AE=EP;
    (4)先证△DAM≌△ABE,进而可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
    (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DCB=∠DCN=90°.
    ∵CP为正方形ABCD的外角平分线,
    ∴∠PCD=∠PCN=45°.
    ∴∠ECP=∠DCB+∠DCP=135°.
    (2)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90°.
    ∴∠BAE+∠BEA=90°,
    ∵∠AEP=90°,
    ∴∠BEA+∠CEP=90°,
    ∴∠BAE=∠CEP,
    (3)
    如图,在AB上截取BN=BE.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BC,∠B=90°.
    ∴AN=EC,∠1=∠2=45°.
    ∴∠4=135°.
    ∵CP为正方形ABCD的外角平分线,
    ∴∠PCE=135°.
    ∴∠PCE=∠4.
    ∵∠AEP=90°,
    ∴∠BEA+∠3=90°.
    ∵∠BAE+∠BEA=90°,
    ∴∠3=∠BAE.
    在△ANE和△ECP中

    ∴△ANE≌△ECP(ASA).
    ∴AE=EP.
    (4)
    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过点D作DM∥PE,交AE于点K,交AB于点M,连接ME、DP.

    ∴∠AKD=∠AEP=90°.
    ∵∠BAD=90°,
    ∴∠ADM+∠AMD=90°,∠MAK+∠AMD=90°.
    ∴∠ADM=∠MAK.
    在△AMD和△BEA中

    ∴△AMD≌△BEA(ASA).
    ∴DM=AE.
    ∴DM=EP.
    ∴四边形DMEP为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图形比较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准确选择.
    6.已知长方形ABCO,O为坐标原点,B的坐标为(8,6),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P是线段BC上的动点,设PC=m.


    (1)已知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设D点横坐标为n,则D点纵坐标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此时若△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D的坐标;
    (2)直线y=2x+b过点(3,0),请问在该直线上,是否存在第一象限的点D使△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些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D(4,14);(2)存在第一象限的点D使△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的坐标或.
    【解析】
    【分析】
    (1)过点D作DE⊥y轴于E,PF⊥y轴于F,设D点横坐标为n,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可得点D(n,2n+6),根据△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EDA=∠FAP,可证△EDA≌△FAP(AAS),可得AE=PF,ED=FA,再证四边形AFPB为矩形,得出点D(n,14),根据点D在直线y=2x+6上,求出n=4即可;
    (2)直线y=2x+b过点(3,0),求出b =-6,设点D(x, 2x-6),分三种情况当∠ADP=90°,AD=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EDA≌△FPD(AAS),再证四边形OCFE为矩形,EF=OC=8,得出DE+DF=x+2x-14=8;当∠APD=90°,AP=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ABP≌△PFD(AAS),得出CF=CB+PF-PB=6+8-(x-8)=22-x=2x-6;当∠PAD=90°,AP=AD,△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四边形AFPB为矩形,得出PF=AB=8,再证△APF≌△DAE(AAS),得出求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1)过点D作DE⊥y轴于E,PF⊥y轴于F,
    设D点横坐标为n,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
    ∴x=n,y=2n+6,
    ∴点D(n,2n+6),
    ∵△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AP,∠DAP=90°,
    ∴∠DAE+∠FAP=180°-∠DAP=90°,
    ∵DE⊥y轴,PF⊥y轴,
    ∴∠DEA=∠AFP=90°,
    ∴∠EDA+∠DAE=90°,
    ∴∠EDA=∠FAP,
    在△EDA和△FAP中,

    ∴△EDA≌△FAP(AAS),
    ∴AE=PF,ED=FA,
    ∵四边形OABC为矩形,B的坐标为(8,6),
    ∴AB=OC=8,OA=BC=6,∠FAB=∠ABP=90°,
    ∵∠AFP=90°,
    ∴四边形AFPB为矩形,
    ∴PF=AB=8,
    ∴EA=FP=8,
    ∴OE=OA+AE=6+8=14,
    ∴点D(n,14),
    ∵点D在直线y=2x+6上,
    ∴14=2n+6,,
    ∴n=4,
    ∴点D(4,14);


    (2)直线y=2x+b过点(3,0),
    ∴0=6+b,
    ∴b =-6,
    ∴直线y=2x-6,
    设点D(x, 2x-6),
    过点D作EF⊥y轴,交y轴于E,交CB延长线于F,
    要使△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ADP=90°,AD=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E+∠FDP=180°-∠ADP=90°,
    ∵DE⊥y轴,PF⊥y轴,
    ∴∠DEA=∠AFP=90°,
    ∴∠EDA+∠DAE=90°,
    ∴∠EAD=∠FDP,
    在△EDA和△FPD中,

    ∴△EDA≌△FPD(AAS),
    ∴AE=DF=2x-6-8=2x-14,ED=FP=x,
    ∵四边形OABC为矩形,AB=OC=8,OA=BC=6,
    ∴∠OCF=90°,
    ∴四边形OCFE为矩形,EF=OC=8,
    ∴DE+DF=x+2x-14=8,
    解得x=,
    ∴,
    ∴点D;


    当∠APD=90°,AP=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DPF=90°,
    过D作DF⊥射线CB于F,
    ∴∠DFP=90°,
    ∵四边形OABC为矩形,
    ∴AB=OC=8,OA=CB=6,∠ABP=90°,
    ∴∠BAP+∠APB=90°,
    ∴∠BAP=∠FPD,
    在△ABP和△PFD中,

    ∴△ABP≌△PFD(AAS),
    ∴BP=FD=x-8,AB=PF=8,
    ∴CF=CB+PF-PB=6+8-(x-8)=22-x=2x-6,
    解得x=,
    ∴,
    ∴点D;


    当∠PAD=90°,AP=AD,△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AD +∠PAF=90°,
    过D作DE⊥y轴于E,过P作PF⊥y轴于F,
    ∴∠DEA=∠PFA=90°,
    ∴∠FAP+∠FPA=90°,
    ∴∠FPA=∠EAD,
    ∵四边形OABC为矩形,
    ∴AB=OC=8,OA=CB=6,∠ABP=∠BAO=90°,
    ∵∠PFA=90°,
    ∴四边形AFPB为矩形,
    ∴PF=AB=8,
    在△APF和△DAE中,

    ∴△APF≌△DAE(AAS),
    ∴FP=AE=8,AF=DE=6-m,
    ∴OE=OA+AE=6+8=14,
    ∴,
    解得:,
    ∵PC=m≥0,
    ∴AF=6-m≤6<10,
    ∴此种情况不成立;


    综合存在第一象限的点D使△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的坐标或.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类讨论思想,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类讨论思想,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7.把正方形纸片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AD分别沿AE、AF折叠,点B、D恰好都落在点G处,已知3BE=BC.

    (1)请直接写出D、E两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
    (2)在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Q分别是线段AG、AF上的动点,则EP+PQ的最小值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
    【答案】(1)D点坐标为(3,3),E点坐标为(1,0),直线EF的解析式为;(2)当M的坐标为(2,)或(4,)时,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3)(2,2)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C=CD=3,∠BCD=90°,则D点坐标为(3,3),再由3BE=BC,得到BE=1,则E点坐标为(1,0),CE=BC-BE=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F=BE=1,FG=DF,设CF=x,则GF=DF=3-x,EF=EG+FG=4-x,由,得到,即可求出F的坐标为(3,),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把E、F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2)由△AEF和△AFM等高,则,从而得到,然后分当M在线段EF上时,即M为EF的中点时,此时记作M1,当M在EF延长线上时,此时记作M2,则,即此时F为的中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解即可;
    (3)由,得到当Q、P、E三点共线的时候有最小值EQ,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EQ⊥AF时,EQ有最小值,即有最小值,先用面积法求出,然后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为;设Q点坐标为(t,),则,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BC=CD=3,∠BCD=90°,
    ∴D点坐标为(3,3),
    ∵3BE=BC,
    ∴BE=1,
    ∴E点坐标为(1,0),CE=BC-BE=2,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G=BE=1,FG=DF,
    设CF=x,则GF=DF=3-x,EF=EG+FG=4-x,
    ∵,
    ∴,
    解得,
    ∴F的坐标为(3,),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
    ∴,
    ∴,
    ∴直线EF的解析式为;

    (2)假设在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
    ∵△AEF和△AFM等高,
    ∴,
    ∴,
    当M在线段EF上时,即M为EF的中点时,此时记作M1,
    ∵E点坐标为(1,0),F的坐标为(3,),
    ∴ ,
    ∴M1的坐标为(2,);
    当M在EF延长线上时,此时记作M2,则,即此时F为的中点,
    ∴,
    ∴,
    ∴M2的坐标为(4,);
    ∴综上所述,当M的坐标为(2,)或(4,)时,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

    (3)如图所示,连接EQ,
    ∵,
    ∴当Q、P、E三点共线的时候有最小值EQ,
    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EQ⊥AF时,EQ有最小值,即有最小值,
    由(1)得,有折叠的性质可得AG=AB=3,∠AGE=∠AGF=∠ABC=90°,
    ∴,
    ∵,
    ∴,
    设直线AF的解析式为
    ∴,
    ∴,
    ∴直线AF的解析式为;
    设Q点坐标为(t,),
    ∴,
    解得,
    ∴Q点坐标为(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正方形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8.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点P是射线CA上的动点,点Q是x轴上的动点,,分别以AQ和AP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PEQ,设Q点的坐标是.

    (1)求矩形OABC的对角线AC的长;
    (2)如图2,当点Q在线段OA上,且点E恰好在y轴上时,求t的值;
    (3)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使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2;(2);(3)存在,t=3或或或
    【解析】
    【分析】
    (1)结合题意,根据矩形和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推导得AP=12-3t,根据平行四边形和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得EQ=2OQ,再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3)结合题意,分点P在线段CA上和点P在C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析;结合(1)的结论,根据菱形的性质,通过列绝对值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四边形OABC是矩形,
    ∴∠AOC=90°,
    ∵OA=6,∠OCA=30°,
    ∴AC=12;
    (2)∵OQ=t,
    ∴CP=3OQ=3t,
    ∴AP=12-3t,
    ∵以AQ和AP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PEQ,
    ∴EQ=AP=12-3t,

    ∴EQ=2OQ,
    ∴12-3t=2t,
    ∴;
    (3)当点P在线段CA上时,OQ=|t|,分点Q在点A左侧和右侧两种情况分析;
    当点Q在点A左侧时,分和两种情况
    当时,
    ∴CP=3|t|=3t
    ∴AP=12-3|t|=12-3t,AQ=6-|t|=6-t
    ∵平行四边形APEQ是菱形,
    ∴AP=AQ,
    ∴12-3t=6-t
    ∴t=3;
    当时,
    ∴CP=3|t|=-3t,
    ∴AP=12-3|t|=12+3t,AQ=6+|t|=6-t
    ∵平行四边形APEQ是菱形,
    ∴AP=AQ,
    ∴12+3t=6-t
    ∴;
    当点Q在点A右侧时,即
    ∴CP=3|t|=3t
    ∴AP=12-3t,AQ=t-6,
    ∵平行四边形APEQ是菱形,
    ∴AP=AQ,
    ∴12-3t=t-6
    ∴,和矛盾,故舍去;
    当点P在CA的延长线上时,分点Q在点A左侧和右侧两种情况分析;
    当点Q在点A左侧时,分和两种情况
    当时,
    ∴CP=3|t|=3t
    ∴AP=3t-12,AQ=6-|t|=6-t
    ∵平行四边形APEQ是菱形,
    ∴AP=AQ,
    ∴3t-12=6-t

    当时,
    ∴CP=3|t|=-3t,
    ∴AP=3|t|-12=-3t-12,AQ=6+|t|=6-t
    ∵平行四边形APEQ是菱形,
    ∴AP=AQ,
    ∴-3t-12=6-t
    ∴;
    当点Q在点A右侧时,分
    ∴OQ=t,
    ∴AQ=t-6,CP=3t
    ∴AP=3t-12,
    ∵平行四边形APEQ是菱形,
    ∴AQ=AP,
    ∴t-6=3t-12,
    ∴,和矛盾,故舍去
    ∴存在点Q,使是菱形,t=3或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一元一次方程、平行线、菱形、绝对值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9.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矩形OABC,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坐标为(),D为AB边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折叠,得到△ECD,点B的对应点E落在线段OA上.
    (1)求OE的长;
    (2)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CD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PBD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点Q为直线DE上一点,是否存在t,使得以点A、B、Q、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并直接写出点P、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t=1,,或t=3,,或t=7,,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OC=6,由折叠的性质可知,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过点P作PF⊥BC交直线BC于F,连接PD,分P在线段CD上和在CD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3)分当AB以点A、B、Q、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当四边形APQ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当四边形AQP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三种情况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四边形ABCO是矩形, ,
    ∴OC=AB=6,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BD,,
    ∴,
    (2)如图,过点P作PF⊥BC交直线BC于F,连接PD
    由题意可知CP=2t
    ∵,∠COE=90°,
    ∴,∠OCE=30°,
    ∴∠ECB=60°,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CD=∠ECD
    ∴∠FCP=∠ECD=30°,
    ∴PF= ,

    设BD=DE=x,则AD=6-x,
    ∵,
    ∴,
    解得x=4,
    ∴BD=4,
    当P在线段CD上时,


    当P在CD的延长线上时,


    ∴综上所述
    (3)由(1)(2)得BD=4,,PF=t ,,
    ∴AD=2,
    ∴,,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DE的解析式为,
    设,
    当AB以点A、B、Q、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坐标相同),
    解得,
    ∴,
    当AB为四边形APQ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
    ∴AB∥PQ,AB=PD=6

    解得,
    ∴,;
    当AB为四边形AQP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
    ∴AB∥PQ,AB=PD=6

    解得
    ∴,;
    ∴综上所述,当t=1,,或t=3,,或t=7,,时以点A、B、Q、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10.如图,直线y=﹣x+11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点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射线AD方向运动,同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边BA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A时,点D,E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A的坐标及线段AB的长.
    (2)如图1,当t=4﹣2时,求∠AED的度数.
    (3)如图2,以DE为对角线作正方形DFEG,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正方形DFEG的一边恰好落在△ADB的一边上?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11,0),AB=22;(2)∠AED=30°;(3)存在,t=或t=44-22或t=4+2或t=.
    【解析】
    【分析】
    (1)由直线y=-x+11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求点A、点B的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2)作DK⊥AB于点K,延长DK到点L,使KL=DK,连结AL、BD,由AB•DK=AD•OB=S△ABD,求出DK的长,得到DL的长,可判断△ADL是等边三角形,∠DAK=∠DAL=30°;再通过计算证明AK=EK,可得∠AED=∠DAK,求得∠AED的度数;
    (3)先证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1:2:,再按DF或DG在OA上、EG或EF在AB上分类讨论,求出相应的t的值.
    【详解】
    解:(1)当y=0时,由-x+11=0得,x=11;当x=0时,y=11,
    ∴A(11,0),B(0,11),
    ∵∠AOB=90°,OA=11,OB=11,
    ∴AB==22;
    (2)如图1,作DK⊥AB于点K,延长DK到点L,使KL=DK,连结AL、BD,

    由题意得,AD=2t,BE=t,
    当t=4-2时,AD=2(4-2)=8-4,BE=4-2,
    ∵AB•DK=AD•OB=S△ABD,
    ∴×22DK=×(8-4)×11,
    解得,DK=4-2,
    ∴DL=2DK=2(4-2)=8-4,
    ∴AD=DL,
    ∴AD=AL=DL,
    ∵△ADL是等边三角形,
    ∴∠DAL=60°,
    ∴∠DAK=∠DAL=30°;
    ∵∠AKD=90°,
    ∴,
    ∴EK=22-(4-2)-(12−2)=12−2,
    ∴AK=EK,
    ∴AD=ED,
    ∴∠AED=∠DAK=30°;
    (3)存在.
    如图2,在BO的延长线上取一点H,使OH=OB,连结AH,

    由(2)得,∠OAB=30°,
    ∵AO⊥BH,
    ∴AB=AH,
    ∴∠OAH=∠OAB=30°,
    ∴∠BAH=60°,
    ∴△BAH是等边三角形;
    设OB=a,则AB=BH=2a,
    ∴OA=,
    可得,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30°,那么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另一直角边的比为1:2:,
    当DG边在OA上,如图2,则∠AGE=90°,
    ∴EG=AE=(22-t),
    ∴(22-t)+2t=×(22-t),
    解得,;
    当EF边在AB上,如图3,则∠AFD=90°,

    ∴EF=DF=AD=×2t=t,
    ∴AF=DF=t,
    ∴2t+t=22,
    解得,t=44-22;
    当DF边在OA上,如图4,则∠AFE=90°,

    ∴AF=EF,
    ∵EF=DF,AF+DF=AD=2t,
    ∴EF+EF=2t,
    ∴EF=(-1)t,
    ∵AE=2EF,
    ∴22-t=2(-1)t,
    解得,t=4+2;
    当EG边AB上,如图5,则∠AGD=90°,

    ∵EG=DG=AD=t,AG=DG,
    ∴22-t+t=t,
    解得,.
    综上所述,t=或t=44-22或t=4+2或t=.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化简、动点问题的求解等知识与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ED=30°及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1:2:,解第(3)题时还应注意分类讨论,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
    11.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AD=10,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点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
    (1)求证:四边形PBFE为菱形;
    (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PBFE的边长;
    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菱形PBFE的面积有最值吗?若有,请写出,若没有,填“无”.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答案】(1)见解析;(2)①;②36,
    【解析】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PE,BF=EF,∠BPF=∠EP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EFP,证出∠EPF=∠EFP,得出EP=EF,因此BP=BF=EF=EP,即可得出结论;
    (2)①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得AE的长,再在Rt△APE中求得PE,即菱形的边长;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2;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6,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证明:∵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PB=PE,BF=EF,∠BPF=∠EPF,
    又∵EF∥AB,
    ∴∠BPF=∠EFP,
    ∴∠EPF=∠EFP,
    ∵EP=EF,
    ∴BP=BF=EF=EP,
    ∴四边形BFEP为菱形;
    (2)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10,CD=AB=6,∠A=∠D=90°,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CE=BC=10,
    在Rt△CDE中,DE==8,
    ∴AE=AD﹣DE=2;
    在Rt△APE中,AE=2,AP=6-PB=6﹣PE,
    ∴,解得:,
    ∴菱形BFEP的边长为;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2,,


    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6,

    ∴菱形的面积范围:.
    菱形PBFE面积的最大值是36,最小值是.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求出PE是本题的关键.
    12.已知:在矩形ABCD中,,.
    (1)如图1,E、F、G、H分别是AD,AB,BC,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2)如图2,若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F、H分别在AD,AB,CD上,.
    ①连接BG,若,求AF的长;
    ②设,△GFB的面积为S,且S满足函数关系式.在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内,是否存在m,使菱形EPGH面积最大?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菱形EFGH面积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①;②存在m=,菱形EFGH面积最大为
    【解析】
    【分析】
    (1)连接,,由、、、分别是,,,的中点可得,,,又,得,即结论得证;
    (2)①过点作延长线于,根据证,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设,则,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②延长交延长线于,由①知,同理可证,则菱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得出关于的关系式即可得出最大时菱形面积最大,当与重合时有最大值,求出此时的值即可.
    【详解】
    解:(1)连接,,

    、、、分别是,,,的中点,
    ,,
    四边形是矩形,


    四边形是菱形;
    (2)①如图2,过点作延长线于,

    ,,

    又,,



    设,则,


    即,
    解得,
    故;
    ②如图2,延长交延长线于,
    由已知可得,四边形是矩形,
    由①知,
    同理可证,
    菱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即,

    ,,,,


    当取最大值时菱形面积最大,
    当与重合时有最大值,即取到最大值,
    此时,

    当时,菱形面积最大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一、解答题
    1.把正方形纸片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AD分别沿AE、AF折叠,点B、D恰好都落在点G处,已知3BE=BC.

    (1)请直接写出D、E两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
    (2)在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Q分别是线段AG、AF上的动点,则EP+PQ的最小值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
    【答案】(1)D点坐标为(3,3),E点坐标为(1,0),直线EF的解析式为;(2)当M的坐标为(2,)或(4,)时,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3)(2,2)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C=CD=3,∠BCD=90°,则D点坐标为(3,3),再由3BE=BC,得到BE=1,则E点坐标为(1,0),CE=BC-BE=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F=BE=1,FG=DF,设CF=x,则GF=DF=3-x,EF=EG+FG=4-x,由,得到,即可求出F的坐标为(3,),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把E、F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2)由△AEF和△AFM等高,则,从而得到,然后分当M在线段EF上时,即M为EF的中点时,此时记作M1,当M在EF延长线上时,此时记作M2,则,即此时F为的中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解即可;
    (3)由,得到当Q、P、E三点共线的时候有最小值EQ,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EQ⊥AF时,EQ有最小值,即有最小值,先用面积法求出,然后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为;设Q点坐标为(t,),则,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BC=CD=3,∠BCD=90°,
    ∴D点坐标为(3,3),
    ∵3BE=BC,
    ∴BE=1,
    ∴E点坐标为(1,0),CE=BC-BE=2,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G=BE=1,FG=DF,
    设CF=x,则GF=DF=3-x,EF=EG+FG=4-x,
    ∵,
    ∴,
    解得,
    ∴F的坐标为(3,),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
    ∴,
    ∴,
    ∴直线EF的解析式为;

    (2)假设在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
    ∵△AEF和△AFM等高,
    ∴,
    ∴,
    当M在线段EF上时,即M为EF的中点时,此时记作M1,
    ∵E点坐标为(1,0),F的坐标为(3,),
    ∴ ,
    ∴M1的坐标为(2,);
    当M在EF延长线上时,此时记作M2,则,即此时F为的中点,
    ∴,
    ∴,
    ∴M2的坐标为(4,);
    ∴综上所述,当M的坐标为(2,)或(4,)时,使得△AFM的面积是△AEF的面积的一半;

    (3)如图所示,连接EQ,
    ∵,
    ∴当Q、P、E三点共线的时候有最小值EQ,
    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EQ⊥AF时,EQ有最小值,即有最小值,
    由(1)得,有折叠的性质可得AG=AB=3,∠AGE=∠AGF=∠ABC=90°,
    ∴,
    ∵,
    ∴,
    设直线AF的解析式为
    ∴,
    ∴,
    ∴直线AF的解析式为;
    设Q点坐标为(t,),
    ∴,
    解得,
    ∴Q点坐标为(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正方形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2.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矩形OABC,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坐标为(),D为AB边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折叠,得到△ECD,点B的对应点E落在线段OA上.
    (1)求OE的长;
    (2)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CD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PBD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点Q为直线DE上一点,是否存在t,使得以点A、B、Q、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并直接写出点P、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t=1,,或t=3,,或t=7,,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OC=6,由折叠的性质可知,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过点P作PF⊥BC交直线BC于F,连接PD,分P在线段CD上和在CD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3)分当AB以点A、B、Q、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当四边形APQ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当四边形AQP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三种情况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四边形ABCO是矩形, ,
    ∴OC=AB=6,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BD,,
    ∴,
    (2)如图,过点P作PF⊥BC交直线BC于F,连接PD
    由题意可知CP=2t
    ∵,∠COE=90°,
    ∴,∠OCE=30°,
    ∴∠ECB=60°,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CD=∠ECD
    ∴∠FCP=∠ECD=30°,
    ∴PF= ,

    设BD=DE=x,则AD=6-x,
    ∵,
    ∴,
    解得x=4,
    ∴BD=4,
    当P在线段CD上时,


    当P在CD的延长线上时,


    ∴综上所述
    (3)由(1)(2)得BD=4,,PF=t ,,
    ∴AD=2,
    ∴,,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DE的解析式为,
    设,
    当AB以点A、B、Q、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坐标相同),
    解得,
    ∴,
    当AB为四边形APQ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
    ∴AB∥PQ,AB=PD=6

    解得,
    ∴,;
    当AB为四边形AQP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
    ∴AB∥PQ,AB=PD=6

    解得
    ∴,;
    ∴综上所述,当t=1,,或t=3,,或t=7,,时以点A、B、Q、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3.如图,直线y=﹣x+11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点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射线AD方向运动,同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边BA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A时,点D,E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A的坐标及线段AB的长.
    (2)如图1,当t=4﹣2时,求∠AED的度数.
    (3)如图2,以DE为对角线作正方形DFEG,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正方形DFEG的一边恰好落在△ADB的一边上?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11,0),AB=22;(2)∠AED=30°;(3)存在,t=或t=44-22或t=4+2或t=.
    【解析】
    【分析】
    (1)由直线y=-x+11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求点A、点B的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2)作DK⊥AB于点K,延长DK到点L,使KL=DK,连结AL、BD,由AB•DK=AD•OB=S△ABD,求出DK的长,得到DL的长,可判断△ADL是等边三角形,∠DAK=∠DAL=30°;再通过计算证明AK=EK,可得∠AED=∠DAK,求得∠AED的度数;
    (3)先证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1:2:,再按DF或DG在OA上、EG或EF在AB上分类讨论,求出相应的t的值.
    【详解】
    解:(1)当y=0时,由-x+11=0得,x=11;当x=0时,y=11,
    ∴A(11,0),B(0,11),
    ∵∠AOB=90°,OA=11,OB=11,
    ∴AB==22;
    (2)如图1,作DK⊥AB于点K,延长DK到点L,使KL=DK,连结AL、BD,

    由题意得,AD=2t,BE=t,
    当t=4-2时,AD=2(4-2)=8-4,BE=4-2,
    ∵AB•DK=AD•OB=S△ABD,
    ∴×22DK=×(8-4)×11,
    解得,DK=4-2,
    ∴DL=2DK=2(4-2)=8-4,
    ∴AD=DL,
    ∴AD=AL=DL,
    ∵△ADL是等边三角形,
    ∴∠DAL=60°,
    ∴∠DAK=∠DAL=30°;
    ∵∠AKD=90°,
    ∴,
    ∴EK=22-(4-2)-(12−2)=12−2,
    ∴AK=EK,
    ∴AD=ED,
    ∴∠AED=∠DAK=30°;
    (3)存在.
    如图2,在BO的延长线上取一点H,使OH=OB,连结AH,

    由(2)得,∠OAB=30°,
    ∵AO⊥BH,
    ∴AB=AH,
    ∴∠OAH=∠OAB=30°,
    ∴∠BAH=60°,
    ∴△BAH是等边三角形;
    设OB=a,则AB=BH=2a,
    ∴OA=,
    可得,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30°,那么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另一直角边的比为1:2:,
    当DG边在OA上,如图2,则∠AGE=90°,
    ∴EG=AE=(22-t),
    ∴(22-t)+2t=×(22-t),
    解得,;
    当EF边在AB上,如图3,则∠AFD=90°,

    ∴EF=DF=AD=×2t=t,
    ∴AF=DF=t,
    ∴2t+t=22,
    解得,t=44-22;
    当DF边在OA上,如图4,则∠AFE=90°,

    ∴AF=EF,
    ∵EF=DF,AF+DF=AD=2t,
    ∴EF+EF=2t,
    ∴EF=(-1)t,
    ∵AE=2EF,
    ∴22-t=2(-1)t,
    解得,t=4+2;
    当EG边AB上,如图5,则∠AGD=90°,

    ∵EG=DG=AD=t,AG=DG,
    ∴22-t+t=t,
    解得,.
    综上所述,t=或t=44-22或t=4+2或t=.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化简、动点问题的求解等知识与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ED=30°及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1:2:,解第(3)题时还应注意分类讨论,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的两条直线分别交y轴于B、C两点,且B、C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1)判断直线AC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点D在直线AC上,且△BCD为等边三角形,动点E在直线AC上(不与点D、C重合),做直线BD,垂足为点F,设点EF的长为d,点E的横坐标是x,请求出d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P,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A、B、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B⊥AC,,理由见解析;(2);(3)或,或,或,
    【解析】
    【分析】
    (1)结论:.先求出、两点坐标,得到AB2,AC2,BC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
    (2)分两种情形解答①,②,分别在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3)分两种情形讨论即可①当为菱形对角线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直线与轴的交点即为点,此时.
    ②当为菱形的边时,,可得,,,,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点坐标即可.
    【详解】
    解:(1),理由如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3,
    ,,
    ,,
    ∴,,,
    ∴,

    (2)如图1中,作于.

    ∵△BCD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直线的解析式为,直线的解析式为,
    ①当点在点上方时,即时,
    点的横坐标为,
    ,,


    ②当点在点下方时,即时,同理可得.
    综上所述.
    (3)如图2中,存在,理由如下:

    当为菱形对角线时,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
    把的中点代入:   
    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与轴的交点即为点,此时.
    当为菱形的边时,
    同理可得:的解析式为:
    而,


    则或
    所以,,
    同理可得,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是菱形,
    所以由平移的性质可得: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坐标或,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一次函数、两直线位置关系、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5.已知:在矩形ABCD中,,.
    (1)如图1,E、F、G、H分别是AD,AB,BC,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2)如图2,若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F、H分别在AD,AB,CD上,.
    ①连接BG,若,求AF的长;
    ②设,△GFB的面积为S,且S满足函数关系式.在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内,是否存在m,使菱形EPGH面积最大?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菱形EFGH面积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①;②存在m=,菱形EFGH面积最大为
    【解析】
    【分析】
    (1)连接,,由、、、分别是,,,的中点可得,,,又,得,即结论得证;
    (2)①过点作延长线于,根据证,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设,则,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②延长交延长线于,由①知,同理可证,则菱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得出关于的关系式即可得出最大时菱形面积最大,当与重合时有最大值,求出此时的值即可.
    【详解】
    解:(1)连接,,

    、、、分别是,,,的中点,
    ,,
    四边形是矩形,


    四边形是菱形;
    (2)①如图2,过点作延长线于,

    ,,

    又,,



    设,则,


    即,
    解得,
    故;
    ②如图2,延长交延长线于,
    由已知可得,四边形是矩形,
    由①知,
    同理可证,
    菱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即,

    ,,,,


    当取最大值时菱形面积最大,
    当与重合时有最大值,即取到最大值,
    此时,

    当时,菱形面积最大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ax+2a(a>0)的图象经过A、B两点,点C的坐标是(1,0).

    (1)如图1,当S△ABC=6时,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图2,以BC、AB为边分别在第一二象限作正方形BCGF和正方形ABDE,连接DF,交y轴于点H,当a的值发生变化时,试判断BH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没有变化,请求出这个值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在a的值发生变化过程中,当直线y=ax+2a(a>0)的图象经过点F时,将直线AF向左平移,平移后的直线为A′F′,当直线A′F′经过点D时停止平移,此时在直线A′F′上有一动点P,当PC+PG最小时,在y轴左侧的平面内是否存在一动点Q使得以P、Q、A、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不变,证明见解析
    (3)或
    【解析】
    【分析】
    (1)用a表示A、B的坐标再结合面积求出a的值即可;
    (2)分别过DF作y轴的垂线,利用一线三垂直模型表述出D、F的坐标,再证明DH=HF即可;
    (3)把(2)中F点坐标代入AB解析式即可求出a的值,再求出A′F′的解析式;当PC+PG最小时利用轴对称求出P点坐标,最后设Q点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方以及中点坐标公式计算即可.
    (1)
    当时,
    ∴B点坐标为
    当时,解得
    ∴A点坐标为
    ∵点C的坐标是(1,0).


    ∴即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
    (2)
    不变,理由如下:
    如图,过D作DM⊥y轴于M,过F作FN⊥y轴于N,

    ∵正方形BCGF


    ∴F点坐标
    ∵正方形ABDE


    ∴D点坐标
    ∴,
    又∵



    (3)
    ∵直线y=ax+2a(a>0)的图象经过点F
    ∴,解得
    ∵a>0

    ∴直线AF的解析式为,D点坐标为
    ∵直线AF向左平移,平移后的直线为A′F′,
    ∴设A′F′的解析式为
    ∵当直线A′F′经过点D时停止平移,
    ∴代入D得,解得
    ∴设A′F′的解析式为
    作C关于直线A′F′的对称点,连接与直线A′F′的交点即为P,此时PC+PG最小
    ∵B点坐标为 ,C点坐标为
    ∴直线BC解析式为
    ∴D在直线BC上且BC⊥DE
    设,则的中点即为D点
    ∴,解得

    ∵DP∥CG,且D为中点
    ∴DP是中位线
    ∴P为中点
    过G作GH⊥x轴于H,则由正方形BCGF得

    ∴G点坐标为:
    ∴中点P坐标为
    分别过△PAC三个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交点分别为、、,则此时以P、Q、A、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于要求Q在y轴左边,符合条件的只有、,

    ∵∥x轴,且
    ∴坐标为
    ∵线段AC中点坐标为,平行四边形PAQC对角线互相平分
    ∴线段中点坐标为
    ∴坐标为
    综上所述,存在动点Q使得以P、Q、A、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Q点坐标为或.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一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难度极大,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根据正方形构造“一线三垂直”模型以及中点坐标公式的运用.
    7.在锐角△ABC中,AB=AC,D是线段BC上的一点,连接AD,将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至AE,使得∠EAD=2∠BAC,连接DE交AB于点F.

    (1)如图1,若∠BAC=60°,∠DAC=15°,BD=4,求AB的长;
    (2)如图2,点G是线段AC的一点,连接DG,FG,若DA平分∠EDG,求证:FE=DG+FG;
    (3)在(1)的条件下,将△BFD绕D点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B'F'D,直线B'F'交AB于点M,交AC于点N.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AMN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M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见解析;(3)存在,
    【解析】
    【分析】
    (1)过点作于点,交于点,设,则,勾股定理求得;
    (2)在上截取,证明,即可证明;
    (3)①如图,当时,延长交于点,角于点,结合(1)的结论,通过计算角度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勾股定理求得,在中,求得,进而求得的长,②是直角三角形,时,通过分析不存在此情况.
    【详解】
    (1)过点作于点,交于点,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

    ,


    ∠DAC=15°,


    设,则,



    在中


    解得,

    (2)如图,在上截取,

    DA平分∠EDG,




    在与中


    ,



    ,

    ∵AF=AF




    (3)①如图,当时,延长交于点,角于点,

    由(1)可知,是等边三角形,

    ∠DAC=15°,∠BAC=60°,

    △BFD绕D点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B'F'D,

    △AMN为直角三角形
    当时,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中



    在中


    ②是直角三角形,时,

    过点作

    若,
    则四边形是矩形,

    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

    此时三点重合,不存在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模型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3m交x轴,y轴于A,E两点,m>0,过点E的直线l2交x轴正半轴于点B(4m,0),如图1所示.
    (1)求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
    (2)△AEB按角的大小分类为    ;
    (3)以点A,B为基础,在x轴上方构建矩形ABCD,点E在边CD上,过原点的直线l3:y=mx交直线CD于点P交直线AE,BE于点G,H.
    ①若直线l3把矩形ABCD的周长平分,求m的值;
    ②是否存在一个合适的m,使S△BOH=S△AOG,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答案】(1),(2)直角;(3)①,②存在,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
    (2)把三点坐标用含的代数式来表示,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3)①根据矩形的性质,用表示矩形的周长,根据直线l3把矩形ABCD的周长平分建立方程求解;②联立,求出的坐标,,求出的坐标,根据面积相等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1)令,
    解得:,即,
    令,得,
    即,
    设直线,
    代入两点得:

    解得:,

    (2)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则满足:,
    为直角三角形,
    为直角.
    (3)①如图,四边形为矩形,


    则点的纵坐标与点相同,
    即,
    设代入得,


    即,
    由题意得:,
    矩形的周长为,
    直线平分矩形的周长,则一定在线段上,则
    ,则,

    解得:,
    ②联立与得:,
    解得:,
    即,
    联立与得:,
    解得:,
    即,
    > 则过一,三象限,
    则,
    此时点位于轴下方时,则,

    即,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同理,当此时点位于轴上方时,则,
    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存在,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通过数学结合思想及分论讨论思想来求解,难度较大.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一、解答题
    1.(2020·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ABCD中,AB=AC,点E、F、G分别在边BC、CD上,BE=CG,AF平分∠EAG,点H是线段AF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
    (1)求证:△AEH≌△AGH;
    (2)当AB=12,BE=4时:
    ①求△DGH周长的最小值;
    ②若点O是AC的中点,是否存在直线OH将△ACE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其中三角形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比为1:3.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①;②存在,或
    【解析】
    【分析】
    (1)证明△ABE≌△ACG得到AE=AG,再结合角平分线,即可利用SAS证明△AEH≌△AGH;
    (2)①根据题意可得点E和点G关于AF对称,从而连接ED,与AF交于点H,连接HG,得到△DGH周长最小时即为DE+DG,构造三角形DCM进行求解即可;
    ②分当OH与AE相交时,当OH与CE相交时两种情况分别讨论,结合中位线,三角形面积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BC,
    ∵AB=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
    ∴∠B=∠ACB=∠ACD=60°,
    ∵BE=CG,AB=AC,
    ∴△ABE≌△ACG,
    ∴AE=AG,
    ∵AF平分∠EAG,
    ∴∠EAH=∠GAH,
    ∵AH=AH,
    ∴△AEH≌△AGH;
    (2)①如图,连接ED,与AF交于点H,连接HG,
    ∵点H在AF上,AF平分∠EAG,且AE=AG,
    ∴点E和点G关于AF对称,
    ∴此时△DGH的周长最小,
    过点D作DM⊥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M,
    由(1)得:∠BCD=∠ACB+∠ACD=120°,
    ∴∠DCM=60°,∠CDM=30°,
    ∴CM=CD=6,
    ∴DM=,
    ∵AB=12=BC,BE=4,
    ∴EC=DG=8,EM=EC+CM=14,
    ∴DE==DH+EH=DH+HG,
    ∴DH+HG+DG=
    ∴△DGH周长的最小值为;

    ②当OH与AE相交时,如图,AE与OH交于点N,
    可知S△AON:S四边形HNEF=1:3,
    即S△AON:S△AEC=1:4,
    ∵O是AC中点,
    ∴N为AE中点,此时ON∥EC,
    ∴,

    当OH与EC相交时,如图,EC与OH交于点N,
    同理S△NOC:S四边形ONEA=1:3,
    ∴S△NOC:S△AEC=1:4,
    ∵O为AC中点,
    ∴N为EC中点,则ON∥AE,
    ∴,
    ∵BE=4,AB=12,
    ∴EC=8,EN=4,
    过点G作GP⊥BC,交BNC延长线于点P,
    ∵∠BCD=120°,
    ∴∠GCP=60°,∠CGP=30°,
    ∴CG=2CP,
    ∵CG=BE=4,
    ∴CP=2,GP=,
    ∵AE=AG,AF=AF,∠EAF=∠GAF,
    ∴△AEF≌△AGF,
    ∴EF=FG,
    设EF=FG=x,则FC=8-x,FP=10-x,
    在△FGP中,,
    解得:x=,
    ∴EF=,
    ∴,

    综上:存在直线OH,的值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中位线,最短路径问题,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讨论.
    2.(2021·辽宁沈阳·中考真题)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直线经过点,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线段平行于x轴,交直线于点D,连接,.

    (1)填空: __________.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动点P从点O出发,沿对角线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D运动,直到点D为止;动点Q同时从点D出发,沿对角线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运动,直到点O为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均为t秒.
    ①当时,的面积是__________.
    ②当点P,Q运动至四边形为矩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
    【答案】(1),5,0;(2)见解析;(3)①12;②或.
    【解析】
    【分析】
    (1)代入点坐标即可得出值确定直线的解析式,进而求出点坐标即可;
    (2)求出点坐标,根据,,即可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①作于,设出点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的长度,根据运动时间求出的长度即可确定的面积;
    ②根据对角线相等确定的长度,再根据、的位置分情况计算出值即可.
    【详解】
    解:(1)直线经过点,

    解得,
    即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2)线段平行于轴,
    点的纵坐标与点一样,
    又点在直线上,
    当时,,
    即,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①作于,

    点在直线上,
    设点的坐标为,
    ,,
    由勾股定理,得,
    即,
    整理得或8(舍去),


    当时,,

    ②,
    当时,,
    当时,,
    当点,运动至四边形为矩形时,,

    当时,,
    解得,
    当时,,
    解得,
    综上,当点,运动至四边形为矩形时的值为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2017·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
    (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
    (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
    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

    【答案】(1)见解析;(2)①;②
    【解析】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PE,BF=EF,∠BPF=∠EP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EFP,证出∠EPF=∠EFP,得出EP=EF,因此BP=BF=EF=EP,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C=AD=5cm,CD=AB=3cm,∠A=∠D=90°,由对称的性质得出CE=BC=5cm,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E=4cm,得出AE=AD﹣DE=1cm;在RtAP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EP=cm即可;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1cm;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PB=PE,BF=EF,∠BPF=∠EPF,
    又∵EFAB,
    ∴∠BPF=∠EFP,
    ∴∠EPF=∠EFP,
    ∴EP=EF,
    ∴BP=BF=EF=EP,
    ∴四边形BFEP为菱形;
    (2)解: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5cm,CD=AB=3cm,∠A=∠D=90°,
    ∵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
    ∴CE=BC=5cm,
    在RtCDE中,DE==4cm,
    ∴AE=AD﹣DE=5cm﹣4cm=1cm;
    在RtAPE中,AE=1,AP=3﹣PB=3﹣PE,
    ∴EP2=12+(3﹣EP)2,
    解得:EP=cm,
    ∴菱形BFEP的边长为cm;
    ②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
    点E离点A最近,由①知,此时AE=1cm;
    当点P与点A重合时,如图3所示:
    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
    ∴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cm.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4.(2017·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1,点、、、分别在矩形的边、、、上,.
    求证:.(表示面积)

    实验探究:
    某数学实验小组发现:若图1中,点在上移动时,上述结论会发生变化,分别过点、作边的平行线,再分别过点、作边的平行线,四条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得到矩形.
    如图2,当时,若将点向点靠近(),经过探索,发现:
    .
    如图3,当时,若将点向点靠近(,请探索、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迁移应用:
    请直接应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4,点、、、分别是面积为25的正方形各边上的点,已知,,,,求的长.

    (2)如图5,在矩形中,,,点、分别在边、上,,,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连接、,请直接写出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问题呈现:;实验探究:;迁移应用:(1);(2)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问题呈现:根据矩形的性质,通过割补法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矩形的面积可得到结论;
    实验探究:由题意得,当将点向点靠近时,通过割补法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矩形的面积可得到结论;
    迁移应用:(1)由上面的结论,结合图形,通过割补法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矩形的面积可得到结论;
    (2)直接根据规律写出结果即可.
    试题解析:问题呈现:
    因为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又因为,所以四边形是矩形,
    所以,同理可得.
    因为,所以.
    实验探究:
    由题意得,当将点向点靠近时,

    如图所示,,,
    ,,
    所以,
    所以,
    即.
    迁移应用:
    (1) 如图所示,由“实验探究”的结论可知,
    所以,
    因为正方形面积是25,所以边长为5,
    又,
    所以,,
    所以,
    所以,.

    (2)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考点:四边形的综合
    5.(2017·江西·中考真题)我们定义:如图1,在△ABC看,把AB点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我们称△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B'C'边B'C'上的中线AD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
    (1)在图2,图3中,△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D是△ABC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为AD= 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 .
    猜想论证:
    (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4,在四边形ABCD,∠C=90°,∠D=150°,BC=12,CD=2,DA=6.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P,使△PDC是△PAB的“旋补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PAB的“旋补中线”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4;(2)AD=BC,证明见解析;(3)存在,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首先证明△ADB′是含有30°是直角三角形,可得AD=AB′即可解决问题;
    ②首先证明△BAC≌△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结论:AD=BC.如图1中,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E′M,C′M,首先证明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BAC≌△AB′M,即可解决问题;
    (3)存在.如图4中,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CD的中线PN.连接DF交PC于O.想办法证明PA=PD,PB=PC,再证明∠APD+∠BPC=180°,即可;
    【详解】
    解:(1)①如图2中,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AB′=AC′,
    ∵DB′=DC′,
    ∴AD⊥B′C′,
    ∵∠BAC=60°,∠BAC+∠B′AC′=180°,
    ∴∠B′AC′=120°,
    ∴∠B′=∠C′=30°,
    ∴AD=AB′=BC,
    故答案为.
    ②如图3中,

    ∵∠BAC=90°,∠BAC+∠B′AC′=180°,
    ∴∠B′AC′=∠BAC=90°,
    ∵AB=AB′,AC=AC′,
    ∴△BAC≌△B′AC′,
    ∴BC=B′C′,
    ∵B′D=DC′,
    ∴AD=B′C′=BC=4,
    故答案为4.
    (2)结论:AD=BC.
    理由:如图1中,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E′M,C′M

    ∵B′D=DC′,AD=DM,
    ∴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
    ∴AC′=B′M=AC,
    ∵∠BAC+∠B′AC′=180°,∠B′AC′+∠AB′M=180°,
    ∴∠BAC=∠MB′A,∵AB=AB′,
    ∴△BAC≌△AB′M,
    ∴BC=AM,
    ∴AD=BC.
    (3)存在.
    理由:如图4中,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CD的中线PN.
    连接DF交PC于O.

    ∵∠ADC=150°,
    ∴∠MDC=30°,
    在Rt△DCM中,∵CD=2,∠DCM=90°,∠MDC=30°,
    ∴CM=2,DM=4,∠M=60°,
    在Rt△BEM中,∵∠BEM=90°,BM=14,∠MBE=30°,
    ∴EM=BM=7,
    ∴DE=EM﹣DM=3,
    ∵AD=6,
    ∴AE=DE,∵BE⊥AD,
    ∴PA=PD,PB=PC,
    在Rt△CDF中,∵CD=2,CF=6,
    ∴tan∠CDF=,
    ∴∠CDF=60°=∠CPF,
    易证△FCP≌△CFD,
    ∴CD=PF,∵CD∥PF,
    ∴四边形CDPF是矩形,
    ∴∠CDP=90°,
    ∴∠ADP=∠ADC﹣∠CDP=60°,
    ∴△ADP是等边三角形,
    ∴∠ADP=60°,∵∠BPF=∠CPF=60°,
    ∴∠BPC=120°,
    ∴∠APD+∠BPC=180°,
    ∴△PDC是△PAB的“旋补三角形”,
    在Rt△PDN中,∵∠PDN=90°,PD=AD=6,DN=,
    ∴PN==.
    【点睛】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培优分级练】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07课《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题(难点2-存在性问题)》培优三阶练(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