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怀疑与学问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095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整体把握,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探究阅读,写作猜想,课外作业,拓展性研读,《怀疑与学问》,分论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快速阅读课文,请拟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二。
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能否将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交换顺序?
作者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呢?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觉得第四、第五两段意思有重复的部分,感觉有些啰嗦。(沈一诺)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 ,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戴震问关于《大学章句》的问题,符合这一段的论点吗?(陈胤心)
下面两则材料应该分别服务于哪个观点,放在文中哪个语段?
【甲】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时对于“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做出了金沙江才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乙】过去有人曾说: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人们一直把这个传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提出疑问,做了一次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地面,从而推翻了之前的说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
我很好奇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沈一诺、姚雨承)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主要作品《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等。
人们对于古代文明的认识,也经历了同样的演化路线。他在那时所举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传说中的圣贤禹,或许只是古人的一种图腾崇拜,并不是一个真人。只是到了后来,人们才把古史传说“拟人化”,将尧、舜、禹等奉为远古的“三代圣主”。这一说法由此掀起了“古史辨”的运动,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为国人所广泛注意。作为历史学家,他不迷信旧说,敢于大胆怀疑,如对神话。他认为,神话是“层累叠加的历史说”。它是原始人编造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编下去的故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编造神话的本领越来越高,以至于新神话代替了老神话,而我们所看到的神话,可以说都是新神话。他用这种“怀疑”的方法研究历史,探求历史。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怀疑”相伴,并终使他成就一代史学师,《怀疑与学问》是他对后代人的真情告白。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怀疑与学问》
1.一切学问都是经由怀疑而产生吗?(潘亚希)2.适当的怀疑肯定是好的,但对每一件事都去怀疑,哪一个学问都要怀疑,真的好吗?(余美宁)
1.积累“怀疑”的相关素材。 2. 请以“也谈怀疑”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顾颉刚之女顾潮《重提顾颉刚先生的一封信》:“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怀疑与学问》一文,以前我不曾见过,先父去世以后,听吴世昌(顾颉刚弟子)言,此文是他执笔。不过,文中所言,确为先父的意思。”
戴震 朱熹 简介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学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 》。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卓然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了理学家。所谓“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后人编有《戴氏遗书》。朱熹(1130-1200)即文中的“朱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力学体系,也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影响。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①.对于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用______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②.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主要用______
过自已的怀疑,辨别是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用______论证和______论证的方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关于顾颉刚,词语解释,整体感知,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课文精讲,第五段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背景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举例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作者简介,读准字音,学习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精讲,研读课文第三段,研读课文第四段,研读课文第五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