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01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02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03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01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02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展开

    20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如图所示左图是大同云冈石窟的佛教居士维摩诘像,头戴尖顶帽,身着窄小胡服,具有典型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右图是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同题材作品,头戴高帽,宽衣博带,与东晋顾恺之所绘维摩诘画像较为相似。这反映当时(       

    A.佛教改变了中原生活习俗 B.石窟艺术已遍布大江南北

    C.佛教是绘画雕塑唯一题材 D.文化交流呈现交融的趋势

    【答案】D

    【详解】根据图片材料,可知图片反映了维摩诘的造像在云冈石窟中带有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征,但是洛阳龙门石窟中,其造像头戴高帽,宽衣博带,与东晋顾恺之所绘维摩诘画像较为相似’'即服饰带有汉族特征,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呈现交融的趋势。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佛教传播改变生活习俗,排除A项;石窟艺术已遍布大江南北、佛教是绘画雕塑唯一题材,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故选D项。

    2.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数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取得这一成果的数学家是(     

    A.宋应星 B.李时珍 C.司马迁 D.祖冲之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D项正确;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排除A项;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排除B项;司马迁是史学家,排除C项。故选D项。

    3.魏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与此同时,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大家。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C.关汉卿《窦娥冤》 D.曹雪芹《红楼梦》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与此同时,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大家及所学知识可得,王羲之 兰亭集序写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A项正确;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关汉卿《窦娥冤》是元朝,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曹雪芹《红楼梦》指的是清朝,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下图是他的作品《洛神赋图》(摹本·局部)。这位画家是(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张择端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顾恺之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代表作是《洛神赋图》,A项正确;阎立本的代表作是《步辇图》,排除B项;吴道子的代表作是《天王送子图》,排除C项;张择端的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排除D项。故选A项。

    5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一书主张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是最早出现的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的主张,D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医学著作,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朝农学家徐光启的著作,晚于《齐民要术》,排除B项;《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

    6.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

    B.北朝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C.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D.北朝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答案】D

    【详解】隋唐时期石窟艺术获得大的发展,最著名的是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D项符合题意;ABC项表述与史实相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7.《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名作,其所画部分主题内容如下表。可见(       

    主题

    内容

    冯媛挡熊

    描绘了冯婕妤以身挡能、保护汉元帝的故事

    班婕妤却辇

    描绘了班婕妤不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

    A.东晋绘画以宫廷为题材 B.艺术具备了教化的功能

    C.东晋社会政治十分腐败 D.东晋社会女性地位较高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冯媛挡熊中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女性形象,教化大家忠君爱君,班婕妤却辇塑造了后妃贤德形象,这些内容规劝教育宫廷中妇女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因此《女史箴图》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B项正确;东晋绘画题材丰富,不仅有宫廷画,还有人物画和走兽画等,排除A项;东晋社会政治十分腐败,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东晋社会女性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华佗 B.贾思勰 C.蔡伦 D.祖冲之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蔡伦发现造纸术。东汉材料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C项正确;华佗是医学家,贾思勰是农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排除ABD项。故选C项。

    9.民以食为天,华夏儿女历来关注农业生产。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A项正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排除B项;《农书》、《农政全书》都是我国古代的农书,但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排除CD项。故选A项。

    10.魏晋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新的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刘徽割圆术计算11次,分割圆为12288边形,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成为此后近千年世界上最准确的圆周率。这说明(       

    A.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进步

    B.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领先世界一千多年

    C.祖冲之创立了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

    D.刘徽是最早推算出圆周率的著名数学家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圆周率从魏晋时期的割圆术,再到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成为此后近千年世界上最准确的圆周率,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进步,A项正确;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领先世界一千多年表达不准确,是近千年,并且不能反映材料中的两个朝代对比情况,排除B项;刘徽创立了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排除C项;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年之间得出圆周率的值为3.141815,排除D项。故选A项。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并说明纸作为书写材料的优点和不足。

    2)材料二中两幅示意图反映的信息都和一种经济发展形式有关,它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答案】(1)变化:由龟甲、兽骨变成竹简,再变成纸。优点:书写方便、便于携带、易于推广。不足:不易保存。(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2)农业。

    3)特点:多样、丰富、先进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小问: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是由龟甲、兽骨变成竹简,再变成纸;第二小问:纸作为书写材料的优点是书写方便、便于携带、易于推广;不足是不易保存。

    2)依据材料二中两幅示意图的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信息都和农业这一经济发展形式有关。

    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多样、丰富、先进等。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辉煌科技】

    材料一: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他的这一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等。

    ——摘自人教社七年级上

    1)写出材料一中的他的著作”“他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磨砺的成就】

    材料二:他学习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涮毛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水被染的墨黑墨黑。

    ——书圣的故事

    2)写出材料二中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说我们要从身上学习什么样的优秀品格?

    【传神的绘画】

    材料三:顾恺之巧妙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在洛神离去之后,曹植目光仍望向空茫的前方追寻洛神的倩影,即使坐在归途的车上离去仍然回头张望。画面奇幻而绚丽,情节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材料三描述的是顾恺之的哪部作品?

    【石窟艺术】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下面两幅图就是当时最著名的石窟艺术。

    4)分别写出材料四两幅图中石窟艺术的地理位置。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体现了当时中国佛教盛行,根据材料四指出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

    【答案】(1)贾思勰,《齐民要术》;精神: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2)《兰亭集序》;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珍惜时间,有坚强的毅力等

    3)《洛神赋图》;

    4)河南洛阳;山西大同;原因:社会动荡,为摆脱现实苦难。(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难)

    【详解】(1)根据材料一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他的这一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结合所学可知是贾思勰,代表作是《齐民要术》;精神:《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2)根据材料二他学习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涮毛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水被染的墨黑墨黑以及选自书圣的故事可知是王羲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结合材料二我们要学习身上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珍惜时间,有坚强的毅力的优秀品格。

    3)根据材料三顾恺之巧妙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结合所学可知是顾恺之根据曹植与洛神的故事画成的《洛神赋图》。

    4)根据材料四可知石窟艺术为河南大同的洛阳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根据材料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所学可知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是社会动荡,为摆脱现实苦难,纷纷信仰佛教。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     

    A.柳公权 B.王羲之 C.欧阳询 D.颜真卿

    【答案】B

    【详解】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观察题干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作品是《兰亭集序》,其作者是王羲之,B项正确;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都是唐朝的书法家,与题干图文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下图作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A.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答案】A

    【详解】依据作品信息:《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可知,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项正确;贾思勰所著《齐民要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排除B项;祖冲之制定《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海南·中考真题)《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表明范围广泛,各方面的内容都有,D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4.(2022·广西·中考真题)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A.数学 B.历法 C.医学 D.文学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再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 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圆周率是数学领域的,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对,排除BCD项。故选A项。

    5.(2022·福建·中考真题)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可知,小满的时候就要赶紧锄麦种杂粮,如果过了小满,十天不种就不能收获了,所以这体现了先民强调不误农时,A项正确;材料给到的信息是锄麦种杂粮,没有提到主张种植水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具革新,排除C项;材料与因地制宜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1·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的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答案】(1)趋势:书写各异到统一; 由繁变简。作用:文字的统一,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总之,文字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条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书法家们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举例:王羲之《兰亭集序》

    3)理解: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些民族和部分东亚国家借用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使汉字的使用与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可知,这体现的趋势依次是,书写各异到统一,由繁变简。根据所学可知,作用有,文字的统一,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总之,文字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可知,这体现的条件依次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书法家们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是王羲之《兰亭集序》。

    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应这样理解,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些民族和部分东亚国家借用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使汉字的使用与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