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展开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中国境内人类的迁徙 B.早期国家形态的产生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下列表格材料反映我国古代( )
东晋南朝时期汉水流域移民来源
今省份 | 河南 | 陕西 | 四川 | 山西 | 安徽 | 甘肃 | 河北 | 山东 | 合计 |
侨县数 | 17 | 34 | 18 | 2 | 5 | 7 | 8 | 1 | 92 |
所占比重(%) | 18.47 | 36.95 | 19.57 | 2.17 | 5.43 | 7.61 | 8.69 | 1.09 | 100 |
说明:(1)资料来源:《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2)“侨县所在今地”据石泉、鲁西奇《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地望新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5年第4期。(3)“侨置前所在今地”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西晋时期”的有关图幅
A.南方地理优越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人口南迁 D.南方社会稳定
3.下面是对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是全国经济重心
B.西晋末年,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C.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D.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4.《资治通鉴》载: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这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是( )
A.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地区的气候异常寒冷
C.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D.江南地区战乱少,社会安定
5.某学习小组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开展主题探究学习,设计如下表格,适合①和②两处的选项是( )
结论 |
| 民族融合 |
史实 | 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家具传入中原,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 |
A.短暂统一;东晋 B.政权分立;前秦 C.政权分立;东晋 D.开放革新;北魏
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⑤统治者比较重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人口增多 B.面食营养价值高 C.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D.南方经济的发展
8.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
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③南方政局稳定,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较北方安定,易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许多地区“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文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地区环境优美 B.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统治者进行改革
10.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不休,南方比较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纷纷南迁,为南方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主要提示了( )
A.江南开发的原因 B.江南开发的表现
C.江南开发的结果 D.人口迁移的方向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同是一个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3)上述材料综合反映的是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4)通过上面的分析,你有何感想?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有何借鉴之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
——《宋书》
材料三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连年征战,许多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了新鲜血液。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任举一例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并谈谈这种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图文材料说明( )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2.(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3.(2022·河南·中考真题)317一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4.(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5.(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大量人口南迁
C.民族交融加深 D.海外贸易拓展
6.(2018·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频繁,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迁徙的浪潮。与此同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