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展开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基础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 原始农业的产生
(1)稻、粟等农作物的人工栽培: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 的农作物。 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 。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 做出的重要贡献。
(2)耕作方式与农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 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 ”,发展到用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 也开始出现。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 、 饲养的出现以及 、 的发展。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 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
知识点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生活的时间和地区 : 距今约 年;生活地点: 河姆渡村,属于 流域。
2.河姆渡人的居住情况:住 房屋。这是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 影响深远。会挖掘 ,方便了饮水。
3.河姆渡人的农业生产情况
(1) 种植作物:种植 。表明长江下游是 的起源地之一。
(2) 使用工具:农业工具以 最为典型。江南地区土粘,用骨耜更便利。
(3)家畜饲养: 河姆渡人家畜以猪、狗和 为主。
4.河姆渡人的手工业情况 (1)制作陶器:陶灶、陶釜(蒸煮食物)
(2)玉器和乐器:河姆渡人会制作玉器(玉玦)和简单的乐器
(3)雕刻和天然漆:河姆渡人运用 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人懂得使用 。
知识点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生活的时间和地区:.距今约 年; 发现地点 半坡村,属于 流域。
2.半坡居民的居住情况:居住 房屋,屋内有 。
3.半坡居民的农业生产情况:
(1)农作物:主要种植 。还会种植蔬菜。
(2)工具制作: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使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时代。还制造 等生产工具。半坡人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用渔叉、 、渔网捕鱼
4.半坡居民的手工业情况:
(1)制作陶器 :半坡人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的纹饰有动植物,多为 图案。 代表作为人面鱼纹彩陶盆。
(2)纺织:出土的骨针、骨锥、陶(石)制 ,证明半坡人已会纺织、 。
(3)装饰品和乐器: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有少量乐器如 。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
2.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3.图1所示为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远古的早期,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是人类( )
A. 开始学会用火 B. 开始学会制造工具
C. 开始学会打渔和捕猎 D. 开始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6.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
A. 元谋人牙齿化石 B. 半坡聚落的遗址
C. 司母戊青铜方鼎 D. 司马迁的《史记》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年甘肃白银)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集体群居 B.采集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2022年江西)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A.会制作玉器 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 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3.(2021年辽宁丹东)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农作物的遗迹。这一农作物是( )
A.稻 B.粟 C.黍 D.菽
4.(2021年湖南郴州)某学习小组开展“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华负责收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这一部分的资料。他可以去考察( )
A.玉蟾岩遗址 B.城头山遗址 C.彭头山遗址 D.高庙遗址
5.(2021年江苏南通)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出土了相当多的稻作工具骨耜。该考古发现直接佐证了此处先民( )
A.种植水稻 B.打猎捕鱼 C.饲养家畜 D.磨制石器
6.(2021年青海西宁)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认识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中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图片中,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的农业工具是( )
A.铁农具 B.耧车 C.骨耜 D.曲辕犁
7.(2021年湖南永州)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
A.铁制农具 B.司母戊鼎
C.鱼纹彩陶盆 D.刻有文字的甲骨
8.(2021年福建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9.(2021年甘肃定西)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远古传说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10.(2021年江苏盐城 节选)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图6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