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强化训练(1-3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275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强化训练(1-3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275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强化训练(1-3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275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强化训练(1-3章)(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考试前强化训练(1-3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分)
1.喜迎党的二十大,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2.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众志成城抗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用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
B.红外线体温枪测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
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用来杀死病菌
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
3.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可以用两种方法使它发声:(1)拿小棒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2)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关于这两种方法发出声音的声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法(1)中是小棒 B.方法(1)中是瓶中的水
C.方法(2)中是嘴 D.方法(2)中是瓶中的空气柱
第3题图 第4题图
4.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汽车向放置在平直公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m②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③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④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列成语中反映声音音色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人工智能已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市面上一款“小米AI音箱”,只要用户对着音箱说出“小爱同学”几个字便可唤醒音箱并与其进行语音交流,完成多种预设技能。下列有关“小米AI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米AI音箱属于人工智能,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小米AI音箱属于人工智能,它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
C.用户可以与小米AI音箱进行语音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用户听到的小米AI音箱发出的声音可能是超声波
7.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B. C.D.
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为防止火箭喷出的高温燃气将发射台烧坏,在发射台底部有两个互相连通的加满了水的巨大水池,随着火箭升空,池中会冒出团团“白气”,则这些“白气”是( )
A.火箭尾部喷出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D.燃料燃烧后冒出的白烟
9.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0.如图,舌头被粘在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B.C.D.
1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灯光下会看到物体的影子,自然界中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等天文现象,利用激光可以引导掘进机前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B.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 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 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12.小华竖直站在一面斜靠在墙边的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小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
A.20° B.50° C.70° D.90°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位置不动,如果把此时的40°角增大为50°,光斑A将向右移动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14.如图所示,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它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根据这一现象,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
A.箱内只有一块平面镜 B.箱内只有二块平面镜
C.箱内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D.箱内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15.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
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二.填空题(26分)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将一块小平面镜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光被反射到墙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说明光射到墙面发生了______。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墙面上的光斑变成一条短线,该现象说明______,若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听到声音,______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如图温度计示意图,则此时该温度计的读数为 ℃;一支用完后忘记甩一甩的体温计,其读数停留在38.2℃,若用该体温计再去测量其他病人的体温时。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是 ℃。
1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 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中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 高.
20.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的云图,是由卫星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接收云层发出的红外线而形成的图象,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由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效应.验钞机则是利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制成的,这种人眼看不见的光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他发现,放在太阳光色散光带 (红光、紫光)外侧的照相底片被感光了,才最终有了这一发现.
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一种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此处海底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速比光速 .
22.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是由呼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
23.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 ,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竿高2m,则竿在地面上的影长是 m;如果将竿向前移动2m,则竿影的长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将增大 .
三。解答题(44分)
25.(6分)作图题
(1)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图.
(3).人在平面镜MN中能看见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在图上画出来.
26.(8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80
0.76
D
钢
80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编号D的材料规格中横截面积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时,必须知道该项内容的值为 .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27.(8分)如图是刘梅完成的“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和“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和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丙中,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像可看出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min,熔化的特点是______。
(3)由图丁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
(4)另一实验小组的蒋井凤认为图丁中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蒋井凤说明其中的理由______。
28.(12分)在“探究光现象”的实验活动中:
(一)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
(1)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圆筒的____(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二)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并用量角器测出∠i和∠r的大小;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重复实验。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5)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6)实验中,从实验室的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
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车身配有多个雷达,能够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这种玻璃可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自动调节透明度,使车内有良好的亮度和温度。
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雷达能够发出次声波,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B.车窗采用“智能玻璃”,从车外可以看见车内较暗的景象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其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______%;
(4)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个平面镜多次成像 D.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小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30分)
1.喜迎党的二十大,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2.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众志成城抗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医用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
B.红外线体温枪测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
C.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用来杀死病菌
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
3.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可以用两种方法使它发声:(1)拿小棒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2)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关于这两种方法发出声音的声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方法(1)中是小棒 B.方法(1)中是瓶中的水
C.方法(2)中是嘴 D.方法(2)中是瓶中的空气柱
第3题图 第4题图
4.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汽车向放置在平直公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m②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③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④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列成语中反映声音音色的一组是( D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人工智能已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市面上一款“小米AI音箱”,只要用户对着音箱说出“小爱同学”几个字便可唤醒音箱并与其进行语音交流,完成多种预设技能。下列有关“小米AI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米AI音箱属于人工智能,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小米AI音箱属于人工智能,它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
C.用户可以与小米AI音箱进行语音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用户听到的小米AI音箱发出的声音可能是超声波
7.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D )
A.B. C.D.
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为防止火箭喷出的高温燃气将发射台烧坏,在发射台底部有两个互相连通的加满了水的巨大水池,随着火箭升空,池中会冒出团团“白气”,则这些“白气”是( C )
A.火箭尾部喷出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D.燃料燃烧后冒出的白烟
9.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0.如图,舌头被粘在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D )
A.B.C.D.
1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灯光下会看到物体的影子,自然界中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等天文现象,利用激光可以引导掘进机前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B )
A.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B.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 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 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12.小华竖直站在一面斜靠在墙边的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小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B )
A.20° B.50° C.70° D.90°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光源位置不动,如果把此时的40°角增大为50°,光斑A将向右移动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14.如图所示,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它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根据这一现象,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C )
A.箱内只有一块平面镜 B.箱内只有二块平面镜
C.箱内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D.箱内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15.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
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 A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二.填空题(26分)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将一块小平面镜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光被反射到墙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说明光射到墙面发生了______。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墙面上的光斑变成一条短线,该现象说明______,若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听到声音,______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
【答案】漫反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不能 能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如图温度计示意图,则此时该温度计的读数为 ℃;一支用完后忘记甩一甩的体温计,其读数停留在38.2℃,若用该体温计再去测量其他病人的体温时。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是 ℃。
【答案】热胀冷缩 ﹣8 38.5
1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态 气态 液态
19.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 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中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 高.
【答案】:汽化;熔点;沸点.
20.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的云图,是由卫星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接收云层发出的红外线而形成的图象,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由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效应.验钞机则是利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制成的,这种人眼看不见的光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他发现,放在太阳光色散光带 (红光、紫光)外侧的照相底片被感光了,才最终有了这一发现.
【答案】:热;紫外线;紫光.
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一种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此处海底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速比光速 .
【答案】:3000;不能;慢.
22.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是由呼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
【答案】:升华;凝华.
23.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 ,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竿高2m,则竿在地面上的影长是 m;如果将竿向前移动2m,则竿影的长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沿直线传播;2;不变.
24.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将增大 .
【答案】30° 10°
三。解答题(44分)
25.(6分)作图题
(1)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
【答案】
(2).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答案】
(3).人在平面镜MN中能看见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在图上画出来.
【答案】
26.(8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80
0.76
D
钢
80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编号D的材料规格中横截面积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时,必须知道该项内容的值为 .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答案】:(1)A、B;(2)A、C;(3)0.76;(4)控制变量法.
27.(8分)如图是刘梅完成的“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和“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和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丙中,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像可看出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min,熔化的特点是______。
(3)由图丁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
(4)另一实验小组的蒋井凤认为图丁中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蒋井凤说明其中的理由______。
【答案】(1)92 (2)BC 晶体 10 吸热温度不变 (3) 低于 (4)液态
28.(12分)在“探究光现象”的实验活动中:
(一)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
(1)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圆筒的____(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二)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并用量角器测出∠i和∠r的大小;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重复实验。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5)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6)实验中,从实验室的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答案】(1)A (2)变大 变暗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不能 同一(6)漫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
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车身配有多个雷达,能够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这种玻璃可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自动调节透明度,使车内有良好的亮度和温度。
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雷达能够发出次声波,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B.车窗采用“智能玻璃”,从车外可以看见车内较暗的景象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其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______%;
(4)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个平面镜多次成像
D.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小
【答案】 (1)D (2) 液化 汽化 (3) 60 (4)45° (5)C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3A:阶段性循环强化训练及答案(第1-3章):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3A:阶段性循环强化训练及答案(第1-3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冲刺2020年中考物理强化训练3A:阶段性循环强化训练及答案(第1-3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冲刺2020年中考物理强化训练3A:阶段性循环强化训练及答案(第1-3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考试前强化训练(一)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期末考试前强化训练(一)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