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01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02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共12页。

    阶段综合测评() (34)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A.①②③④        B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故选C]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D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AB错误,D正确;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C错误。]

    3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B [该菌种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将污染物的有机物分解,故主要目的是处理有机污染,B正确。无生产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CD错误。]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C [食物网的成因是由于一种生物可能以多种生物为食,也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该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食物链的环节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5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包括3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1.3×108 kJa至少约含4.5×107 kJ

    B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不被捕食的营养级为终点,由此可知图中有3条食物链,A正确。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最可能是c,但营养级最高的a通常是最少的,B错误。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最高营养级aC正确。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1.3×108 kJ,则be中所含能量至少为4.5×108 kJ,则a至少约含4.5×107 kJD正确。]

    6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食物链是图示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D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甲和戊,A正确;图示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共包括5个营养级,即甲辛,B正确;辛的食物来源有两种,当丙种群数量减少,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正确;该食物网中,除丁和辛外,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还有乙和丙、乙和丁,D错误。]

    7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C [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的,而不能倒过来流动,A正确;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多,原因是能量逐级递减,从前一种生物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B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错误;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

    8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的生物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

    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B [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低,所占有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所占有的能量越少。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草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食草昆虫处于第二营养级,食虫鸟是第四营养级,猫头鹰是第五营养级;因此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的生物是青草,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少的消费者是猫头鹰。]

    9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则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植物兔鼠猫头鹰

    A200 g   B250 g

    C500 g    D1 000 g

    C [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植物时,按照最短的食物链,最大的传递效率计算,所以猫头鹰增重20 g,最少需要消耗植物20÷20%÷20%500 g,故C正确,ABD错误。]

    10下图(a)(b)(c)(d)代表四种类型的生态系统金字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量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倒形)

    (c)能量金字塔        (d)数量金字塔

    A某些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为(b)

    B(c)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10%

    C森林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也可能为(d)类型

    D在某些特殊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也可能为倒金字塔形

    D [据图分析,(a)(b)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其中(a)是正金字塔,(b)是倒金字塔;(c)是能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d)是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第二营养级比第一营养级的数量多。某些水域生态系统中由于浮游植物个体小,且生长周期短,使得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可能大于浮游植物,其生物量金字塔为(b)A项正确。(c)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48÷596×100%8.1%,小于10%B项正确。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等植物(第一营养级)的数量可能比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等动物(第二营养级)的数量少,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的数量可能比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少,其数量金字塔为(d)类型,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能量金字塔不会呈倒金字塔形,D项错误。]

    11假设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

    A(ab)×20%  B(cd)×20%

    C(ac)×20%  D(bd)×20%

    B [粪便是初级消费者未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即同化量为(ab),其中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其余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abcd。按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应为(ab)×20%(cd)×20%]

    12碳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如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工业的发展,①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

    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①②③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

    D [①②③过程中,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转移,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13如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

    A②③   B

    C.⑥   D⑤⑦

    B [分析图示可知,表示光合作用,②③分别表示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动物的摄食,⑤⑥⑦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14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B [物质可以循环,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5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外来物种入侵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D [由题图信息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外来物种入侵可导致鸟类和哺乳类的减少,因此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

    16如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牛粪

    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生态学原理

    C图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

    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B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即甘薯奶牛。生态学原理很多,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物质循环利用,即主要利用了循环原理和自生原理。图中具有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甘薯、花木等属于生产者,沼气池中的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都属于分解者,奶牛属于消费者,沼渣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甘薯藤青贮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无氧呼吸),将甘薯藤中不容易被奶牛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分解为较易吸收的有机物,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二、非选择题

    17(1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的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虚线框内的成分和B共同组成__________

    (2)图中老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若某种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减少则老鹰的数量在短期内会________草原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解析] (1)由分析可知,A是非生物的物质(或二氧化碳库)B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组成,据图可知,图中缺少非生物的能量,虚线框内的成分有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其和B(分解者)共同组成生物群落。(2)据图可知,老鹰以蛇为食物,同时老鹰与蛇以青蛙为食物,因此图中老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若某种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减少,老鹰主要以青蛙为食物,老鹰由第五营养级变为第四营养级,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因此老鹰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蛇数量减少不影响物种数目的多少,因此草原物种的丰富度不变。

    [答案] (1)非生物的物质(或二氧化碳库) 分解者 非生物的能量 生物群落 (2)竞争 捕食 增加 不变

    18(1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个营养级

    (2)图中E__________其代谢过程可为A生产者提供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⑦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B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部分的能量

    (4)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原食物链间能量传递的数值若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导致植被大量死亡为保证BC的同化量稳定需人工向BC分别输入能量XY这时计算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选用公式__________×100%

    [解析] (1)图中的食物链为:ABCD,共四个营养级。(2)图中E为分解者,其代谢过程可为A生产者提供的物质主要有CO2和矿质元素(无机盐)(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上一营养级A生产者部分的能量。(4)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00%

    [答案] (1)四 (2)分解者 CO2 矿质元素(无机盐)

    (3)呼吸作用 A (4)

    19(11)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甲          乙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

    (2)图乙中ABCD合称为__________碳在其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图乙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C最可能是__________

    (3)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和植物分别为__________g__________g

    [解析] (1)图甲由食物链:植物雪兔狼可知狼和雪兔之间有明显的捕食关系。(2)由分析可知,图乙中A为生产者、BD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分解者将落叶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为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因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功能。(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直接消耗雷鸟的重量为:200 g;直接消耗植物的重量为:100 g

    [答案] (1)捕食 (2)生物群落 有机物(或含碳有机物) A 分解者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200 100

    20(12)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的警钟图一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二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的燃烧气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 ℃。请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______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______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研究表明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的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并依靠________(细胞结构)的功能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以避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重返土壤中

    (3)两种植物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根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重金属由于不能排出体外,因此具有生物富集现象,即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重金属的含量越多。(2)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而有机酸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重金属沉积在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已知重金属与纤维素或果胶、有机酸等结合,这样它们可以通过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阻隔,避免与细胞中其他成分接触,不影响细胞代谢。若长时间不收割,植物的枯枝落叶落到地上,通过分解作用,重金属又返回土壤中。(3)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在于细胞膜具有选择性,直接原因决定于各自运输镉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由图二可知,蔓田芥比少花龙葵适宜,理由在于种植后土壤镉化物含量蔓田芥比少花龙葵少,说明蔓田芥吸收镉化物能力强;并且干物质的燃烧气化温度中,蔓田芥比少花龙葵低,说明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

    [答案] (1)食物链 (2)生物膜 枯枝落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运输镉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 蔓田芥 对镉化物吸收能力强气化温度低(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

    21(11)当前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

    (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能否发生变化?有哪些措施可以增加环境容纳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是受到环境阻力的限制,影响人口增长的环境阻力主要有人均耕地、食物、资源和能源短缺、生存空间变小、环境污染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等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环境阻力将随之增加,进而人口数量趋于下降。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3)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当环境阻力较小时,人口容纳量会上升,当环境阻力增加时,人口容纳量会下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提高环境容纳量。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核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淘汰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设备、发展低碳经济等方式,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总之一句话只要生活环境变得优越,即更加宜居,则人口容纳量会上升。

    [答案] (1)人均耕地食物资源和能源短缺生存空间变小环境污染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 增加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可以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提高环境容纳量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核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淘汰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设备发展低碳经济等方式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第3、4章)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