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872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872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872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吉安市 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②③④组成的
B .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胰岛素的含量高于右侧
C .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
D .②中含激素、乳酸、消化液、 CO2 等物质
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 .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突触前膜本质上属于细胞膜,分泌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3 .从神经系统组成和细胞的角度,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可分为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大类
B .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 .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D . 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4 .以下图 1 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 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 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 2 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图 1 中的 A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 .图 1 运输 K+ 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都能运输 Na+
C .图 2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 .图 2②处 K+通道开放;④处 Na+通道开放
5 .听毛细胞是听觉感受器细胞,其顶端的纤毛浸泡在内淋巴中。当声波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 生偏转时,纤毛膜上的 K+通道打开,K+ 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 觉神经纤维,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有载体把 K+主动转运到内淋巴
B .听觉的产生过程属于复杂反射
C .静息时纤毛膜外 K+浓度低于膜内
D .听觉神经纤维属于中间神经元
6 .尿崩症可分为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肾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引起的肾源性 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醛固酮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质 内受体结合形成醛固酮—受体复合物,再穿过核膜调节基因表达,生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增 加 K+ 的排出和 Na+ 、水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和 K+ 的重吸收
B .阻断醛固酮— 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会造成 Na+重吸收障碍
C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均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
D .补充外源抗利尿激素可能对尿崩症患者有疗效
7 .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 X 代表血糖,则 a 、b 、c 、d 点的血糖浓度应在 3.9~6. 1mmol/L 范围之间
B .若 X 代表抗利尿激素,则 a→b 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 .若 X 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则 b→c 段的变化只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有关
D .若 X 代表甲状腺激素,则 c→d 段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失活速率有关
8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9 .为探究血糖调节机理,科学工作者把正常鼠的胰岛的某一部位作相关处理,构建了甲、丙两 种类型的模型鼠,乙为正常鼠。现对这三类鼠作进食不运动和进食运动处理,同时测量出了血糖 浓度的变化 (如下图) 。结合图形和相关知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甲鼠可能是胰岛B 细胞分泌功能失调,丙鼠可能是胰岛A 细胞分泌功能失调
B . 甲鼠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低,丙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低
C .进食但不运动, 甲鼠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血糖转化成了糖原和非糖物质
D .进食且运动后,丙鼠的血糖浓度持续下降,可能导致休克
10.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不适应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 昏、腹泻等低原反应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血红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低原反应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所致
C .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 .低原反应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肝脏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脏的正常调节功能时,极易出现电解质紊 乱等现象。低钠血症 (血清钠盐低于 135mol/L) 是肝衰竭的常见现象,患者的下丘脑产生精氨酸 加压素 (AVP) 过多,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 AVPV2 受体结合效率提高,导致稀释性低血钠和内 环境中渗透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B .精氨酸加压素与抗利尿激素在调节渗透压方面表现为相抗衡关系
C .肝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是肝细胞受损引起的
D .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注意不要长期低钠饮食
12.小鼠胃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Ghrelin 可与下丘脑的 GHSR-la受体结合,形成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进而通过调节摄食行为和糖脂代谢引起血糖升高。当小鼠 血糖升高时,Ghrelin 合成减少,会限制血糖进一步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GHSR- 1a 受体所在的细胞为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感受器的一部分
B .长期禁食后,通过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调节,血清中 Ghrelin 含量开始增加
C .在食物刺激下,兴奋传导至下丘脑经垂体促进胰岛素的产生, 限制血糖进一步上升
D .通过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调节,使生长激素和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14. 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 .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 .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 . 甲基因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选全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图一和图二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一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则能合成抗利尿激素的是 C
B .若图一表示人体的内环境,则营养不良会让 A 溶液增多而形成水肿
C .图二中寒冷刺激时,体温调节过程中同时存在A→B→C→D→E 和A→C→D→E 两个过程
D .图二中,血糖平衡调节同时存在 A→B→C→D→E 和 A→C→D→E 两个过程
17.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
分析正确的是
A .随着曲线 a 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
B .曲线b 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 .当胰岛素浓度为 40 μU/mL 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 .图中 a 表示血糖消耗速率,b 表示血糖补充速率
18.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 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 CO2 含量偏高
B .体温维持在 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 .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19.HD 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 (M) 发生退化。正常情况
下 M 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 水解释放
B .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关系
C .HD 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人体的动作变得缓慢而无力
D .神经元 M 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
三、非填空题 (共 54 分)
20.(10 分)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 CO2 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 pH_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 (3) 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下进行.
(4) 外界环境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1.(12 分) 某人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感到心怦怦直跳,并高声尖叫,下图为该过 程 的部分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图可知,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 。在完成图中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 奋在神经纤维 a 上 (填“单向”或“双向”)。
(2) 由图可知,坐过山车过程中产热会 。同时会心跳加速,请据图用文字和箭头描述 因恐惧等导致心跳加速的过程。
(3) 反射弧上兴奋传递的速度比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快的原因是 。
22.(14 分) 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 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
分组 | 处理 | TNF-α浓度 |
甲 |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 |
乙 | 腹腔注射 LPS | ++++ |
丙 | 腹腔注射 LPS+A 处理 | ++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1) 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______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
(2) 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 3 种作用即可)
(3)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 TNF- 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 A 处理仅在肠巨噬细 胞内起作用,推测 A 处理的 2 种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 ; ______。
23.(18 分)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 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 (H 区) 密切相关。
(1) 在小鼠 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 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 如果在 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 100 次/秒、持续 1 秒的强刺激 (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 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 HFS 处理时高 2~3 倍,研究者 认为是 HFS 使 H 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 ,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 N 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 与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 C 酶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 酶被激活。
(3) 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 对小鼠 H 区传入纤维施以 HFS ,休息 30 分钟后,检测到 H 区神经细胞的 A 受体总量无明显 变化,而细胞膜上的 A 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 过 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 图中A 受体胞内肽段 (T) 被 C 酶磷酸化后,A 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 A 受体的磷酸化位点 位于 T 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 H 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 C 酶对 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 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 T 的氨基酸_______ 。
A .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 .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 .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 (6 分) 为验证 T 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 T 的磷酸化位点发生 突变的一组小鼠,用 HFS 处理 H 区传入纤维,30 分钟后检测 H 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 A 受体能 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吉安市 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5 BBDDA 6-10ACDCA 11-15BDABA
16.ABD 17.AB 18.ACD 19.AD
20. (每空2 分,共 10 分)
(1) 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组织液
(2) 降低 NaHCO3
(3) 神经-体液-免疫
(4) 22
21. (除标注外,每空2 分,共 12 分)
(1) 下丘脑 单向
(2) 增加
感受器接受相关刺激→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传→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体液运输→心脏心跳 加速 (4 分)
(3) 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主要是以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2 分),只在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形式,所以反射 弧上兴奋传递的速度比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快。
22.(每空2 分,共 14 分)
(1) 副交感神经 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 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pH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 使促胰液素分泌增加 (以上三个空的答案顺序可颠倒)
(3) 抑制TNF-α合成 抑制TNF-α释放
增加N 受体数量 (以上三个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任意2 个且顺序可颠倒)
23.(每空2 分,共 18 分)
(1) 神经递质
(2)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
(3) ①Ⅱ ②C、B 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 (2 分) 。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
样处理的对照实验 (2 分) 。第二,应补充施加 HFS 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 验。 (2 分)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名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