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设计
展开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1课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作为本课的第一课时——民间艺术交流会,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包括哪些方面。了解我国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特点、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信息化时代下大量主流与非主流信息铺面而来,四年级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喜欢程度却相对弱化,而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智慧成果淡离艺术的大舞台,因此本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课教学重难点是感受我国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历史悠久、通俗易懂、源自生活等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教学中,要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搜集。再以小组汇报的形式,用听一听、跳一跳、剪一剪等方式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开展民间艺术交流会。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分享、交流中体味学习的快乐!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类别,明白民间艺术在种类上涵盖广,在地域上分布广。
2.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对民间艺术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以讲一讲、猜一猜、剪一剪、等方式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在探究中感受我国民间艺术各具特色、历史悠久、通俗易懂、源自生活等特点。
3.感受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 课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类民间艺术去搜集与整理资料,准备在小组及班内交流、展示。
- 教师跟踪了解小组学习成果,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 板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糖画图片,猜一猜。
2.追问:这东西你会做吗?谁会做?
3.视频欣赏民间艺人的糖画制作过程。
4.指生说感受,追问:如果让你马上学一学,你能做好吗?为什么?
5.小结了解“民间艺术”。
6.拓展说说自己了解的其他民间艺术并进行分类。
(二)民间艺术交流会
1.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从这些类别中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学习,接下来,有请5个学习小组进行民间艺术交流会的展示。
2.出示交流要求。
3.民间美术组展示。
(1)其他学生补充。
(2)图片拓展:传统脸谱与群众的生活娱乐结合。
(3)视频拓展:四川变脸艺术。
(4)指生说感受。
(5)小结提升。
4.民间手工艺组展示。
(1)指生说说体验剪纸的感受。
(2)采访学生,了解剪纸作品“吉”送的对象及想表达的内容。
(3)其他同学补充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民间手工艺。
(4)小结提升。
5.民间文学组展示。
(1)学生补充。
(2)小结提升。
6.民间音乐组展示。
(1)学生补充。
(2)视频欣赏不同戏曲剧种。
(3)学生学唱一句,初步感受其魅力。
(4)拓展我国戏曲艺术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7.民间舞蹈组展示。
(1)学生补充。
(2)学做孔雀舞经典动作,说感受。
(3)图片拓展其他民间舞蹈,指生说发现。
(4)小结。
(三)总结提升
1.指生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分享,对我国的民间艺术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总结提升。
3.延伸课后:引导同学们通过网络、书籍、亲身实践等多种形式去了解我国更多的民间艺术。
附板书:
本课例为2022年4月“安吉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专题培训活动”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