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练《植树的牧羊人》含答案和解析
一、积累运用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tān)塌了。( )
(2)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gù)了。( )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博的酬劳。
D.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我市实施“旅游东融”战略政策以来,吸引了大量粤港澳游客,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B.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世界的绿色盛会,也是中国的绿色盛会。
C.父母能否监督孩子学习是在线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D.春节假期结束后,图书馆逐步恢复对市民开放。
4.为了让学生体验劳动者的辛苦,感受劳动的快乐,七年级(3)班决定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仿照下面给出的示例,以“劳动”开头,写一句与示例结构相同的句子,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劳动是一曲唱不完的歌,唱出了生活的艰辛与喜悦。
(2)七年级(3)班的班主任对100名学生进行了是否做家务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从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做家务的情况 | 每天都做 | 经常做 | 偶尔做 | 几乎不做 | 从来不做 |
人数(人) | 14 | 33 | 43 | 8 | 2 |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是岁月的书签
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她一愣,随即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②“孤身在外,遇到选择,不要从利益出发,要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出发!”
③那是母亲的笔迹。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很少回去,即使偶尔回家,也不再带着一本书。可是,母亲依然记得她夹书签的习惯,依然记得在书签上给她留下温暖的只言片语。
④她从小就喜欢看书。时常自己制作精美的书签,看到哪一页,便夹在那儿。而母亲第一次在书签上写字,却是自己小学四年级时。那时她正看一本《安徒生童话》,那一天正好看到《海的女儿》,回来继续看时,就见到书签上母亲写了一句:“如果你是那条美人鱼,你会怎么做?”那个晚上,她想了这个问题许久,她都为自己的想象力而惊讶。
⑤可是,她并没有告诉母亲答案,母亲也没有问她。后来,母亲就常在书签上给她留字,或是提出问题,或是提醒学习,而她,有时也会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母亲都会及时作答。这成了母女间的默契,平时说话从不说起这些事,而她也常常更换书签。
⑥读初中时,她迷上了琼瑶的小说,心中对那些童话般的爱情极为向往,少女的心事也因此绮丽多姿,那么多的悄喜轻愁美丽而又无奈。甚至有一段时间,她有些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年少的心里便多了一份牵念。那个晚上,写完作业,她打开那本《我是一片云》,看到书签上有字迹:“先成长,先欣赏,再开花,再芬芳。”自从读初中以来,她极少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困扰了,而母亲依然能看出她的心事,在最恰当的时间,给予她小小的温暖与帮助。
⑦然后,时光就匆忙起来,学习和繁忙,使得整个高中三年,她看书没有以往一年多。常常一本书没看完,便被扔在那里,渐渐遗忘。可是每当想起,重新翻看,依然能看到母亲的话,虽然隔了许久,却是温暖依旧。
⑧大学第一年的寒假,她带了许多书回家。而没看几本,便被偶然发现的一件事扰得心思难静。有时想让心沉入书中的情节以忘忧,却是逐字看去,头脑中没有一丝痕迹。《百年孤独》只看了一小半,虽然每天都拿起,可书签依然固定在原来的位置。她在书签上写下了无数个“孤独”,那一天终于看到母亲的回话:“我们一直在!”
⑨她又换了一枚书签,写下:“一切都是真的?”隔了一天,她从外面回来,拿起书时,看到母亲的话:“是真的!可一切都在,我们依然,一直,一直。”久久地凝望着那些字,心里便渐渐释然,是的,一切都在,一直。开学离开时,她拥抱了父亲和母亲,这是以往从没有过的举动。而父母的眼中,也闪烁着晶莹。
⑩然后是恋爱又失恋,沉默的日子里,以书遣怀,自制的书签依然,故乡却千里,再也没有那些字句慰藉无助的心灵。有一次,她给母亲买了件衣服,便把一本书连同夹着的书签一同寄回。过了些天,果然收到母亲寄回的书,书签上熟悉的字让她有要流泪的冲动:“记住曾经的美好,走向未知的美好。”
⑪就在这样琐碎的成长中,她渐渐地成熟,也学会了独自去面对。大学毕业后,工作,成家,依然离母亲遥远,看书的时候便越来越少了,而那些温暖的书签,也是慢慢沉入时光的湖。只在偶尔的旧梦中重来,一枕的旧日美好时光。这次回家,也是为了散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面临着重大的选择,她一时不知何去何从。而为了聊解途中寂寞,便带上本书,拿起书,就像从前般,随手做了个书签。
⑫此刻,在火车上,她的心里漾着暖暖的感动,就像少年时一般。而和遥远的从前,却又是不同的心境。大一那年的寒假,她无意间得知,自己并非父母的亲生女儿,从那以后,再看到母亲的字,便多了更深一层的体悟和感激。
⑬回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5.选文围绕着书签写了哪几件事?(写出两件事即可)
6.解读第⑧⑨段中母女写的书签,请你将母亲要表达的意思明确地写出来。
书签 | 书签解读 |
女儿:孤独 | 我不是父母亲生的,我很孤独。 |
母亲:我们一直在! | ① |
女儿:一切都是真的? | 我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是真的吗? |
母亲:是真的!一切都在,我们依然,一直,一直。 | ② |
7.说说“书签”在文中的作用。
8.下列是选文中母亲写的书签,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个书签?请说明理由。
(1)先成长,先欣赏,再开花,再芬芳。
(2)记住曾经的美好,走向未知的美好。
(3)孤身在外,遇到选择,不要从利益出发,要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出发!
参考答案
1.(1)√ (2)× 【解析】“涸”应读hé。
2.C【解析】“微博”应为“微薄”。
3.D【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去掉“自……以来”;B项,语序不当,应把“世界的绿色盛会”和“中国的绿色盛会”位置对调;C项,两面对一面,把“能否”改为“不能”。
4.(1)示例:劳动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传承着创造和智慧的荣光。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题干要求句子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解题时,可以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后半句要根据前半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2)示例:大多数同学具有劳动意识,少数同学劳动观念很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迁移的能力。观察图表,发现做家务的同学有90人,说明他们具有劳动意识。不做家务的同学有10人,说明他们缺少劳动观念。题干要求不能出现数字,可以把数字换成“绝大多数”“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等词语。
5.①小学时,母亲在《安徒生童话》中的书签留言启发了女儿的想象力;②初中时,母亲在琼瑶小说里的书签留言排除了女儿情窦初开的困扰;③大一寒假,女儿发现自己非父母亲生,母亲的书签留言让女儿感激并释然;④女儿深陷失恋的痛苦中,母亲书签留言开导女儿要看到生活的美好;毕业后,女儿面对重大选择时,母亲的书签留言提醒女儿遵从自己的内心。(任选两件事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选文以“书签”为线索,记叙了从小到大母亲写的书签对自己的影响。在概括与书签有关的内容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工作等角度概括。
6.示例:①我们一直在你身边,你不是孤独一人。 ②是真的,但我们对你的爱不会改变,一切都在,我们会如从前一样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答题时,需结合上下文及题干提示综合分析,根据母亲的留言分析出母亲的思想感情,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7.作为文章的线索贯串全文;书签是母爱的象征,巧妙地赞美了母爱。 【解析】此文的标题是《爱是岁月的书签》,全文以书签贯串,所以“书签”是此文的行文线索;“书签”还是女儿和母亲交流的桥,体现着母亲对女儿的关爱,是母爱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8.示例一:我喜欢第一个书签。它用语简洁,寓意深刻,说明青春期要以学习为重,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让自己慢慢地成长,指引少男少女正确地面对成长中的心理变化。 示例二:我喜欢第二个书签。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含义深刻,说明人生路上不要过分在意失意和挫折,而要更多地关注生活的美好,怀念过去的美好,期待将来的美好。 示例三:我喜欢第三个书签。它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人生中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不要只考虑眼前的物质利益,而要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做出更符合自己心意的长远选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观点的评价能力。答题时,首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书签,然后结合对书签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出充分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5 诫子书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6 猫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