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 课件 4 次下载
- 12《纪念白求恩》课件PPT 课件 7 次下载
- 14《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PPT 课件 4 次下载
- 15《诫子书》课件+素材 课件 5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四单元 写作四:思路要清晰 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优秀ppt课件
展开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由于有良好的降水,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1.继续学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2.精读中间叙述部分,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让•乔诺,法国著名小说家。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
戳 慷 慨 帐 篷 废墟 坍塌 呼啸 溜 达 琢磨 酬劳 水渠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或地带。
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议论,对“牧羊人”这一形象进行高度概括,提挈全篇。
第二部分(第2—20段):记叙和描写“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为绿洲的伟大壮举。
第三部分(第21段):通过议论,揭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1.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相关段落,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的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乡景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流水;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87岁,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景观完全改善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象。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并按以下格式发言:
通过……(句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示例: 通过“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目标远大且高尚的人。
他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 他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
3.精读课文,圈点、批注并赏析课文最后四句的精妙之处,用“第 段很精妙,妙在 ”的格式说话。
第18段很精妙,妙在用词准确,“几乎”说明看望次数之多,充分表现了“我”对这位植树的老人的敬佩之情,“从没”充分体现了老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强调困难之大,间接赞美了老人的伟大壮举。
第19段很精妙,妙在恰当地运用对比,“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与第2段中的“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老人植树的巨大作用。
第20段很精妙,妙在景物描写和对比,作者细致地描绘了荒地“如今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安适、幸福、优美的感觉,与上文此地的荒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这位默默无闻的牧羊人几十年的坚持的价值,突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21段很精妙,妙在议论,这一段通过精要的议论,揭示了主题,表达了“我”对牧羊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在记叙中加入恰当的议论。
在文章开头:起到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的作用。在文章中间: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也称作夹叙夹议, 主要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章结尾: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照应开头,或意在言 外、发人深省的作用。
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议论:
用“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对下文出现的“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起到了开宗明义、提纲挈领的作用。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议论:
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①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运用比喻,把“狂风呼啸”比作“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狂风肆虐、荒凉的特点。②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给“我”的美好初印象及其起到的巨大作用,预示着牧羊人将给此处带来生机和活力,为下文埋下伏笔。
①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
②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①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劲;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②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
1.作者是怎样表现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1段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作者观察了牧羊人数十年。“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主旨,概括说明了人物形象。
随着故事叙述的深入,这一形象进一步丰富。文中有直接明确的评价,即通过一系列主观情感倾向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如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并且拒绝“我”的帮忙,独自完成,从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又如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说不知道,更不关心,表现出他一心种树、毫无私心的精神。再如他从山下的农场中独自一人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这说明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直抒胸臆,直接歌颂牧羊人,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
2.你认为牧羊人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牧羊人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是作者虚构出来表达其理想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他以一己之力把不毛之地变成绿洲,这是人类精神与力量的体现。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运用这种力量,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就能改善恶劣的环境,为人类造福。这是作者的信念,这种信念通过牧羊人这个形象表现了出来。
其次,牧羊人在失去妻儿的情况下,选择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种树,并且不求名利和回报。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本文通过“我”的回忆,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芜的高原上孤独种树的故事,赞美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告诉人们: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1.以时间为序,前后照应。 本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以荒漠变为绿洲为线索,条理清晰。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密,结构严谨,作者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例如,前文“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与后文“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形成对比;前文“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与后文“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相照应。
2.第一人称叙述,真实感人。 本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作为一个见证人来讲述这个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我”亲眼见证高原由“荒地”到“沃土”的巨变,更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突出牧羊人执着无私的伟大品质。3.细节描写,形象鲜明。 本文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传神。例如,“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描写,表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3 植树的牧羊人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3 植树的牧羊人授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植树的牧羊人,根问底,杀lù,干hé,禁gù,海bá,bō动,植树35年,无私奉献,执着坚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植树的牧羊人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植树的牧羊人课文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标题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概括文章内容,简洁的语言,记叙顺序,写作手法,环境描写作用,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家电影编剧,法国荣誉勋章,摩纳哥王子奖,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探究,分析人物,写法探究,语言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