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说课ppt课件
展开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4、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5、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思考:五名未成年少女因校园欺凌被判刑,他们被判刑依据的是哪部法律?
课堂笔记—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AB
A.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B.刑法的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1.为什么行为一是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是犯罪行为?
2.对比以上处罚的不同,分析犯罪行为有何特点?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课堂笔记—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53(1)(2)
16岁的中学生王某,多次在校外聚集社会青年,抢夺学生财物多达1000多元。最终被公安机关一举抓获。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王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吗?结合材料说明判定理由。
答题格式: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理由:他的行为完全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抢夺他人财物1000多元,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③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所以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为什么要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
湖南杨某在疫情防控期间不配合做核酸,还踢打辱骂现场执法民警,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打疫苗插队还袭警!南昌一女子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
张某某隔离期间强行外出不成公然袭警,获刑9个月!
知识普及-P54探究与分享
1.圈出的地方,属于犯罪的哪个基本特征? 2.刑罚的含义及种类有哪些,谁来进行判刑?
课堂笔记—3.刑罚的含义A、类型B?P54
A.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附加刑既能独立使用,也能附加使用)
2018年2月9日9时30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想一想: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 哪些是附加刑?
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
年龄小不受刑法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犯罪与年龄无关
小明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3:陈某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P55陈某的案例-合作探究
1.结合案例,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这说明了什么?(要求:限时3分钟,作好记录,选出发言人)
2: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请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这说明了什么?(要求:限时3分钟,作好记录,选出发言人)
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说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5.2-2加强自我防范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4.如何远离犯罪,加强自我防范?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P56相关链接: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思考3:陈某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善交益友(2)做到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知错就改(3)做到自律,不能放纵自己(4)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认清是非
思考2: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1)交友不慎 (2)没有防微杜渐,在沾染了不良习气后,没有知错就改(3)没有做到自律,放纵了自己(4)法治观念不强,没有认清是非
结合-P55陈某的案例
课堂笔记—4.加强自我防范,如何远离犯罪? P55-56①-④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5.2-2加强自我防范-不同角度提建议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
A个人:怎样加强自我防范?P55-56①-④
家长应尽到监护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
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
加大法制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侵犯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严格执法、严惩。
1.刑法的作用、内容2.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
1.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要杜绝不良行为 3.要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1.犯罪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应承担 法律责任。 A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 B 触犯了刑法 刑事 C 严重社会危害性 行政 D 触犯了刑法 民事
2.虞城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借媒体记者身份敲诈勒索的案件,被告人李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下列对李某某所受的刑罚的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有 ( )A.有主刑,也有附加刑B.有期徒刑属于主刑C.罚金属于附加刑D.李某某所受的刑罚都是附加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扫黑除恶典型案件解析,知识加油站,阅读材料思考,注意区分,不良行为,一定是,不一定,知识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预防犯罪,自主学习,犯罪与刑罚,刑法的作用和内容,盗窃罪,非法拘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都受到刑罚处罚,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犯罪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图文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公民,2预防犯罪,第一部分,了解罪与罚,第二部分,加强自我防范,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第三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