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7章§7.9《空间动态问题突破 培优课》(含解析)
展开例1 (1)如图,在矩形ABCD中,BC=1,AB=x,BD和AC交于点O,将△BAD沿直线BD翻折,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存在x,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B⊥OCB.存在x,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C⊥BDC.存在x,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B⊥平面ACDD.存在x,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C⊥平面ABD
当AB=x=1时,此时矩形ABCD为正方形,则AC⊥BD,将△BAD沿直线BD翻折,若使得平面ABD⊥平面BCD时,由OC⊥BD,OC⊂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OC⊥平面ABD,又AB⊂平面ABD,所以AB⊥OC,故A正确;又OC⊥BD,OA⊥BD,且OA∩OC=O,OA,OC⊂平面OAC,所以BD⊥平面OAC,又AC⊂平面OAC,所以AC⊥BD,故B正确;
所以将△BAD沿直线BD翻折时,总有AB⊥AD,
即AB⊥AC,且AC∩AD=A,AC,AD⊂平面ACD,则此时满足AB⊥平面ACD,故C正确;若AC⊥平面ABD,又AO⊂平面ABD,则AC⊥AO,所以在△AOC中,OC为斜边,这与OC=OA相矛盾,故D不正确.
(2)(多选)(2022·烟台质检)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线段BC1上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平面PB1D⊥平面ACD1B.A1P∥平面ACD1C.异面直线A1P与AD1所成的角的范围是D.三棱锥D1-APC的体积不变
对于A,根据正方体的性质,易证DB1⊥平面ACD1,又DB1⊂平面PB1D,则平面PB1D⊥平面ACD1,故A正确;对于B,连接A1B,A1C1(图略),易证明平面BA1C1∥平面ACD1,又A1P⊂平面BA1C1,所以A1P∥平面ACD1,故B正确;
对于D, 因为点C到平面AD1P的距离不变,且△AD1P的面积不变,所以三棱锥D1-APC的体积不变,故D正确.
解决空间位置关系的动点问题(1)应用“位置关系定理”转化.(2)建立“坐标系”计算.
跟踪训练1 (多选)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且AC=AA1=2,E,F分别是AC,A1C1的中点,D,M分别是AA1,BB1上的两个动点,则
A.FM与BD一定是异面直线B.三棱锥D-MEF的体积为定值C.直线B1C1与BD所成的角为D.若D为AA1的中点,则四棱锥D-BB1FE的外接球表面积为5π
A项,当M,B重合时,FM(即BF)与BD是相交直线,故A错误;B项,由已知可得B1F⊥A1C1,又平面ABC⊥平面CAA1C1,所以B1F⊥平面CAA1C1.在矩形AEFA1中,△DEF的面积
C项,由AA1⊥平面A1B1C1,得AA1⊥B1C1,又B1C1⊥A1B1,A1B1∩AA1=A1,A1B1,AA1⊂平面A1B1BA,所以B1C1⊥平面A1B1BA,因为BD⊂平面A1B1BA,所以B1C1⊥BD,所以C正确;D项,由题意可得四边形BB1FE为矩形,连接BF(图略),
过O1作O1N⊥EF,垂足为N,连接DN,O1D,
例2 (1)(多选)(2022·日照模拟)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M为DD1的中点,N为ABCD所在平面内一动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MN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 ,则点N的轨迹为圆B.若MN=4,则MN的中点P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2πC.若点N到直线BB1与到直线DC的距离相等,则点N的轨迹为抛物线D.若D1N与AB所成的角为 ,则点N的轨迹为双曲线
取MD的中点E,连接PE,
因为DN⊥ED,所以PE⊥ED,
对于C,连接NB,因为BB1⊥平面ABCD,所以BB1⊥NB,所以点N到直线BB1的距离为NB,所以点N到点B的距离等于点N到定直线CD的距离,又B不在直线CD上,所以点N的轨迹为以B为焦点,CD为准线的抛物线,故C正确;对于D,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4,0,0),B(4,4,0),D1(0,0,4),设N(x,y,0),
(2)(2022·济南模拟)如图,已知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菱形,∠BAD=60°,AC,BD相交于点O,SO⊥平面ABCD,SO=4,E是BC的中点,动点P在该棱锥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AC,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为___.
如图,分别取DC,SC的中点G,F,连接GE,GF,FE,
∵E是BC的中点,∴GE∥DB,FE∥SB,GE⊄平面SBD,DB⊂平面SBD,则GE∥平面SBD;FE⊄平面SBD,SB⊂平面SBD,则FE∥平面SBD,又GE∩FE=E,∴平面FEG∥平面SBD,∵SO⊥平面ABCD,∴SO⊥AC,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DB⊥AC,∵SO∩DB=O,SO,DB⊂平面SBD,∴AC⊥平面SBD,
则AC⊥平面FEG,故只要动点P在平面FEG内即总保持PE⊥AC,又动点P在棱锥表面上运动,∴动点P的轨迹的周长即为△FEG的周长,∵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6的菱形,且∠BAD=60°,∴BD=6,则OB=OD=3,又SO=4,∴SB=SD=5,
∴△FEG的周长为8.
解决与几何体有关的动点轨迹问题的方法(1)几何法:根据平面的性质进行判定.(2)定义法:转化为平面轨迹问题,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判定,或用代替法进行计算.(3)特殊值法:根据空间图形线段长度关系取特殊值或位置进行排除.
A.圆B.椭圆C.双曲线的一部分D.抛物线的一部分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OB=OA=1,则B(0,1,0),A(0,0,1),P(x,y,0),
即3x2+(y-2)2=3,所以点P的轨迹是椭圆.
因为E,F分别为棱AB,AD的中点,所以B1D1∥EF,则B1,D1,E,F四点共面.连接A1C1,A1D,设A1C1∩B1D1=M,A1D∩D1F=N,连接MN,则点Q的轨迹为线段MN,
易知A1C1=C1D=A1D=4,
例3 (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线段B1D1上一动点,且AP∥平面DBC1,则异面直线AP与BD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
则D(0,0,0),B(1,1,0),A(1,0,0),设P(λ,λ,1),λ∈[0,1],
设异面直线AP与BD所成的角为θ,
(2)(多选)(2022·济宁模拟)如图,AC为圆锥SO底面圆O的直径,点B是圆O上异于A,C的动点,SO=OC=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又因为B与A,C不重合,
则△SAB为等边三角形,
如图所示,则(SE+CE)min=S1C,
将△SAB以AB为轴旋转到与△ABC共面,得到△S1AB,
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最大、距离最大(小)、角的范围等问题,常用的思路是(1)直观判断:在变化过程中判断点、线、面在何位置时,所求的量有相应最大、最小值,即可求解.(2)函数思想:通过建系或引入变量,把这类动态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从而利用代数方法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因为点P在正四面体ABCD的表面运动,
(2)(2022·杭州检测)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AD=2,E为棱CC1上一点,记平面BD1E与底面ABCD的夹角为α,则当α取得最小值时CE的长度为____.
设平面BD1E的法向量为n=(x,y,z),
设CE=a,a∈[0,2],B(1,2,0),E(0,2,a),D1(0,0,2),
显然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m=(0,0,1),
YILUNFUXIXUNLIAN
∴截面圆的半径为2,∴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2π×2=4π.
因为四面体ABCD是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
设正四面体ABCD内切球的半径为r,
设正四面体内切球的球心为O,
所以球O上的点P到点E的最小距离为
3.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b,且a≥b,点D是BC1的中点,则直线AD与侧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小值是
如图,取A1B1的中点E,连接BE,C1E,则C1E⊥A1B1,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知,平面A1B1C1⊥平面ABB1A1,∴C1E⊥平面ABB1A1,取BE的中点F,连接AF,DF.
∵D为BC1的中点,∴DF∥C1E,∴DF⊥平面ABB1A1,∴∠DAF即为直线AD与侧面ABB1A1所成的角.
设AP=x,D1P=t,正方体的棱长为1,
5.(多选)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M分别为棱CD,CC1的中点.Q为线段A1B上任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APM内存在直线与A1D1平行B.平面APM截正方体ABCD-A1B1C1D1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C.直线AP和DQ所成的角可能为60°D.直线AP和DQ所成的角可能为30°
对于选项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C∥A1D1,在平面ABCD中,直线AP,BC相交,所以直线BC与平面APM相交,故直线A1D1与平面APM相交,故平面APM内不存在直线与A1D1平行,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如图,连接C1D,AB1,因为P,M分别为棱CD,CC1的中点,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1∥C1D,
所以PM∥AB1,连接B1M,则梯形AB1MP为所求的截面,
所以等腰梯形AB1MP的高为
所以梯形AB1MP的面积为
即13λ2-7λ+7=0时,方程无解.所以直线AP和DQ所成的角可能为60°,但不可能为30°,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6.(多选)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BD1,B1C1的中点,点P在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且满足MP⊥CN.给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以D为坐标原点,DA为x轴,DC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该正方体的棱长为1,M,N分别为BD1,B1C1的中点,
连接EF,FG,GH,HE,
∴四边形EFGH为矩形,
即EF⊥CN,EH⊥CN,又EF和EH为平面EFGH中的两条相交直线,∴CN⊥平面EFGH,
∴M为EG的中点,则M∈平面EFGH,为使MP⊥CN,必有点P∈平面EFGH,又点P在正方体表面上运动,∴点P的轨迹为四边形EFGH,∴点P不可能是棱BB1的中点,故选项A错误;
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点P的轨迹为矩形EFGH,
7.(多选)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线段AB1上的动点(含端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对于A,∵BC⊥AB,BC⊥BB1,AB∩BB1=B,AB,BB1⊂平面AA1M,∴BC⊥平面AA1M,又BC⊂平面BCM,∴平面BCM⊥平面A1AM,A正确;对于B,
对于C,以D1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当M为AB1的中点时,
对于D,如C中所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0,y,z-1)=(0,λ,-λ),
则y=λ,z=1-λ,∴M(1,λ,1-λ),
8.(多选)正三棱柱ABC-A1B1C1(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直底面)的各条棱长均相等,D为AA1的中点.M,N分别是BB1,CC1上的动点(含端点),且满足BM=C1N.当M,N运动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平面DMN⊥平面BCC1B1B.三棱锥A1-DMN的体积为定值C.△DMN可能为直角三角形D.平面DMN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范围为
当M,N分别是BB1,CC1上的动点(含端点),且满足BM=C1N时,则线段MN一定过正方形BCC1B1的中心O,而DO⊥平面BCC1B1,DO⊂平面DMN,可得平面DMN⊥平面BCC1B1,故A正确;
当M,N分别是BB1,CC1上的动点(含端点)时,过点M作A1D边上的高,其长等于AB的长,所以△A1DM的面积不变,由于C1N∥平面A1DM,故点N到平面A1DM的距离等于点C1到平面A1DM的距离,则点N到平面A1DM的距离为定值,故三棱锥A1-DMN的体积为定值,所以B正确;
由BM=C1N可得,DN=DM ,若△DMN为直角三角形,则一定是以∠MDN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但MN的最大值为BC1,而此时DN,DM的长都大于BB1,故△DMN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所以C不正确;当M,N分别是BB1,CC1的中点时,平面DMN与平面ABC平行,所成角为0度;
当M与B重合,N与C1重合,平面DMN与平面ABC所成锐二面角最大;
延长C1D交CA于G,连接BG,则平面DMN∩平面ABC=GB,由于D为AA1的中点,AA1=CC1,所以DA∥CC1,且DA= CC1,故在△C1GC中,D为C1G的中点,A为CG的中点,
在△C1GB中,D为C1G的中点,O为BC1的中点,故DO∥GB,由于DO⊥平面BCC1B1,所以GB⊥平面BCC1B1,则GB⊥BC,GB⊥BC1,所以平面DMN与平面ABC所成锐二面角最大为∠C1BC= ,故D正确.
9.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是AD的中点,点P在底面ABCD内(不包括边界)运动,若B1P∥平面A1BM,则C1P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如图,取BC的中点N,连接B1D,B1N,DN,过C作CO⊥DN于O,连接C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DN∥MB,A1M∥B1N,又DN∩B1N=N,MB∩A1M=M,∴平面B1DN∥平面A1BM,∴点P在底面ABCD内的轨迹是线段DN(不含点N和点D).连接C1D,C1N,在△C1DN中,
∵C1C⊥平面ABCD,CO⊥DN,∴C1O⊥DN,则当P与O重合时,C1P的长度取得最小值,∴C1P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因为ABCD-A1B1C1D1是正四棱柱,以点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M(x,0,z),B(2,2,0),D1(0,0,4),E(2,1,0),
所以F是CC1四等分点(靠近C),所以F(0,2,1),
设平面D1EF的一个法向量为n=(a,b,c),
因为0≤x≤2,0≤z≤4,
令y=41x2-220x+184,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第7章§7.9空间动态问题突破[培优课]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第7章§7.9空间动态问题突破[培优课]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一,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思维升华,题型二,轨迹问题,题型三,范围问题,课时精练,①②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7章 §7.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 培优课: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7章 §7.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 培优课,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轮复习88练,训练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8.13《圆锥曲线压轴小题突破 培优课》(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8.13《圆锥曲线压轴小题突破 培优课》(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对称性设k0,思维升华,解得c=2b=1,=5∶4∶3,所以S1=S2,由Δ=0知,课时精练,因为0y0≤b,所以如图1所示,所以DE=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