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1.我国居民、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我国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地方特色,同时要思考我国各地的民居、服饰和饮食各具特色的原因,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各地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丰富生动的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题
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主要的民居形式,理解气候、地形、地质和生物等自然因素对我国民居的影响。
了解我国傣族、藏族、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了解我国的地方菜系,理解自然环境与饮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图片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服饰、饮食特色。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了解,培养理解与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情感,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民居、服饰、饮食方面的地方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自然环境与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关系。
2、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教学方式
教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讨论法、讲述法、对比分析法、读图思考法
学法:观察发现法、比较概括法、归纳法、分析综合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展示这节课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
【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服饰、民居和饮食的图片,并对福建土楼,云南竹楼进行简单介绍。
接着说明民居、服饰、饮食差异只是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部分。让学生知道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地方文化则是在各地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
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主要的民居形式,理解气候、地形、地质和生物等自然因素对我国民居的影响。
2、了解我国傣族、藏族、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3、了解我国的地方菜系,理解自然环境与饮食的关系。
4、运用地图、图片说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服饰、饮食特色
5、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了解,培养理解与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在地区的建筑与之的差异。
明确教学目标
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讲
授
新
课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经过刚才的热身,同学们我们就先从民居入手,来看看中国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体现在民居建设就千差万别,丰富多彩。
【合作探究1】猜一猜活动:展示四副传统民居图片。让学生说出哪些是南方民居,哪些是北方民居?并且分析原因。
民居的区别从屋顶、建筑材料、门窗、墙壁和房屋结构五个方面入手来分析。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得出第一个结论,1、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合作探究2】为什么贵州和湘西的房屋建成吊脚楼,而华北地区多建成四合院?
概括:地形影响,贵州和湘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坡地势盖起吊脚楼,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结论:2、地形对居民的影响。
【合作探究3】除了气候和地形外,举例还有哪些因素共同形成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
教师列举出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傣家竹楼、西藏碉房等分析影响因素。
结论:3、材料等对民居的影响。
学生根据四副图片来判断,哪些是北方民居,哪些是南方民居?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完成表格。
北方
南方
主导因素
屋顶
建筑材料
门窗
结构
墙壁
学生思考吊脚楼和四合院建筑的自然影响因素是什么?
除了气候和地形外,举例还有哪些因素共同形成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学生按照具体民居形式来分析原因。
蒙古包——生活方式
窑洞——就地取材
傣家竹楼——降水、材料
碉房——材料
以图片为载体,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意识,明确南北方民居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读图分析,集思广益,获得答案
以地图为载体,综合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分析,强化对地图的应用。
小结: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材料等都影响民居造型、结构和材料。
学生梳理第一部分内容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承转过渡】大家穿衣服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1】PPT出示当天东北人的着装,让学生对比身上的衣服,找找不同之处
【合作探究2】出示各个地区的服装,请学生解释差别的原因
教师小结:
学生踊跃回答:
通过对比,体会深刻
①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
气温高、空气潮湿——衣料较薄、多为棉质或丝质,无领、短小、轻便,女子穿裙、男子裤桶宽且短脚穿单鞋。
日照强烈——包头或带头巾
②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
冬季寒冷、风大——衣料较厚,以毛、呢和皮革为主,高领、袖长,带帽子、穿靴子。
气温日较差大——穿袍装
③少数民族服饰——藏族:
藏袍的功能:适应早晚气温的变化,脱、穿都很方便,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
学生梳理第二部分内容
知识拓展,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承转过渡】我国除了丰富多彩的民居、服饰之外,饮食特色也非常鲜明。
由民居、服饰部分教学过渡到饮食部分教学
【二、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合作探究1】
列举出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例如,南北方主食的区别、山区的特色食材、海边的特色食材等。
结论:1、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合作探究2】
列举出饮食习惯受自然环境影响的案例。例如:分析东北的泡菜和窖藏冬菜、湖南人喜食辣椒、山西人爱吃醋、广东人饮食清淡的原因。
结论: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介绍】地方菜系,八大菜系
川菜、粤菜、鲁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结论:每一种菜系的形成,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地方菜系
【活动】:你能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食物材料怎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吗?
【活动】举例说明人们的饮食习惯怎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泡菜——东北冬季寒冷漫长,泡菜容易储藏,存放时间久。
湖南人吃辣——除湿
山西人食醋——受水质影响
广东人饮食清淡——气候炎热,清淡去火。
从具体实例中分析得出结论。
知识拓展,不用面面俱到,择重点介绍即可。
小结: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材料等都影响饮食材料、口味和习惯。
学生梳理第三部分内容
总
结
教师提出梗概,学生小结为主。
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从民居、饮食、服饰等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风采。分析了自然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同学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你都了解了吗?
体现地理教学的特点,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练
习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A.傣族的住宅多为竹楼,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当地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B.藏族的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C.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的气候潮湿很有关系
D.我国长春与海口市的民居特点区别不大
2.北方传统民居与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主要体现于( )
A修建时间 B 结构与建材 C 使用年限 D 修造经费
3.下列菜系中,以麻、辣著称的是( )
A 粤菜 B 川菜 C 湘菜 D 闽菜
4.对饮食、民居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交通 D 光照
5.在杭州、宁波和绍兴等地,可品尝到正宗的菜系为( )
A 浙菜 B 徽菜 C 苏菜 D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
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
琳琳和爸爸准备暑假去新疆旅游,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
“骑骆驼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里夏季多暴雨,不要忘了带雨具”
“当地的瓜果特别甜,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些哈密瓜和葡萄干”
“回来讲讲当地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
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
南方地区人民可以随时观赏冰雕艺术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阿拉伯人往往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2.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2.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优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道我国民居,理解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获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