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6410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生平,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明·杨慎《临江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同样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地 字号评
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
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北宋元丰二(一零七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分军区的司令员,但“不得签书公事” ),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作者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解 题
是词要咏 怀的内容。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念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据说她唱曲时,“声出朝霞之上”,玄宗很喜欢听。 本词牌有时又名为“大江东去”,这是由苏轼这首词的头一句而得名的;又名“酹江月”,是由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取名;又名“赤壁词”,是由于这首词的题目取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大江东去”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的面前。激起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气。奠定了全诗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感叹,在豪迈中又融入了一丝“苍凉悲伤”。将周瑜归为英雄,自然的引出下文对他的赞美。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样读?
这一句属于记叙的表达方式,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了词人心中的英雄。较为中速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些字写得生动、传神?有什么作用?
描绘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词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多少”句呼应“三国周郎”句,又启下片,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多少”,是兼孙、刘、曹三方面而言。
上阕:咏赤壁,写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 景 人
乱:山崖陡峭不平穿:山岩高耸入云惊:浪涛奔腾澎湃卷:江水汹涌翻滚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思考: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慨。
“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年龄:34婚姻:美女相伴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际遇:功成名就
年龄:47婚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业未就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对周瑜的追述是一种理想,
自己的落魄失意是一种现实
对比——惭愧——奋发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所慨: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
作者怎样抒写人生如梦的感慨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是短暂而虚幻的,又何必太在意那些不快之事?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之中体现出作者的超俗与旷达。
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以美人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理清思路,指导背诵1、从眼前江景起兴,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4、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5、写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衬英雄,突出少年得志6、写周瑜赫赫战功,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儒将风流7、由怀古到伤己,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8、洒酒酬月,表现自己化解胸中郁闷,以求精神超脱的心态
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
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
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介苏轼,开创性贡献豪放派,儒道佛,苏轼的达观,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眼前之景,千古风流人物,思历史人事,风流儒将英雄周瑜,怀古伤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古诗,豪放派,婉约派,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之景,旷达之情,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仕途坎坷,怀古咏史诗,古今多少兴亡事,豪放还是婉约,整体感知,仰慕英雄怀古伤己,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