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北京的春节19-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635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1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除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
第一章第一课《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老北京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除夕到来时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这既是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为了表达除旧布新的美好愿望。除夕之夜的团圆饭反映了中华民族那份浓浓的亲情、乡情。除夕之夜的守岁,体现了人们对时光的珍惜和对长辈幸福、安康、长寿的企盼。正月十五挂彩灯预示着日子红红火火;吃元宵预示着亲人团团圆圆。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课文中介绍的节日活动比较多,学生容易搞混。
教学方法
1.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
2.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3.理清写作思路,整体把握内容
4.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老北京春节的相关图片
师:同学们,欣赏了上面的两张图片,你们知道图片中描述的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吗?
2.回忆过节情景
师: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京的春节》,(出示课题:北京的春节)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明确目标,走进课文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3.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写的好处:
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学习生字词,扫除障碍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不懂的地方。
(1)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字词检测
出示生字: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栗 筝 鞭 麦 寺 逛
出示词语: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儿化音:杂拌儿 玩意儿 零七八碎儿
多音字:正月 间断 分外 掺和 娴熟 万象更新
四,品味语言,了解传统文化
1. 选择除夕片段深入阅读,勾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
2. 学生交流。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感受除夕的热闹。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感受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总分的段落格式。
3. 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把这种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文章的表达顺序?
按时间顺序描写节日
写作特点?
详略得当,详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元宵
这样写的好处?
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头与结尾的关系?
首尾呼应。
小结
北京的春节是一个热闹喜庆、祥和团圆的节日,这些不仅在除夕这一天表现出来,老舍笔下还写到了好几个日子,而且在写作手法上也非常巧妙,今天就留着这个关子,课后好好读一读书,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北京的春节,感受老舍先生细腻的描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清详略,展示朗读,除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目标要求,教学过程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