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古诗词赏析
展开湖北省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古诗词赏析
一、诗(共5小题)
1.(2022•黄石)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
B.由于潮水上涨、江面开阔,诗人因此感到悬心。
C.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D.家乡的书信从何处传来,原来是大雁从洛阳捎来。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
2.(2022•荆门)古诗阅读。
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注]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宵:夜晚。
(1)诗歌第一句从 角度写离家之远,第二句从 角度写战争之久。
(2)诗歌第五、六句描写了诗人的反常之举。请你指出这种反常之举,并联系全诗分析此举背后的原因。
3.(2022•恩施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
(1)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2)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4.(2022•湖北)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
B.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
D.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
(2)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
(3)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
5.(2022•武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注】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而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此诗为张九龄受唐玄宗赏识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府统辖。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象。
B.颔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层云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空,雨天声势浩大。
D.尾联借赞叹飞瀑与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
二、内容理解(共1小题)
6.(2022•襄阳)古代诗歌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
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
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2)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三、主旨情感(共2小题)
7.(2022•湖北)古诗赏析。
秋霁①寄远
杜牧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平芜:平旷原野。
(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2022•随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忆邢惇夫①
(宋)黄庭坚②
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
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注释】①邢惇夫:原名邢居实,字惇夫,河南阳武人。曾随父居随州,年十九而卒。后人赞其“幼有俊才,名声籍甚,一时前辈皆爱之”。②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与邢居实为忘年之交。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是写邢惇夫在随州生活时诗歌创作艺术更为成熟。
B.第二句写随州的大好河山激发了邢惇夫的激情,其创作更加自如。
C.第三句中的“白璧埋黄壤”暗指邢惇夫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D.第四句意思是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友情、亲情。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戍边征战(共1小题)
9.(2022•十堰)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2)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诗(共5小题)
1.(2022•黄石)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诗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
B.由于潮水上涨、江面开阔,诗人因此感到悬心。
C.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D.家乡的书信从何处传来,原来是大雁从洛阳捎来。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首联“客路”,指诗人要去的路;
B.有误,“诗人因此感到悬心”有误,应为“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C.正确;
D.有误,让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不是“漂泊异乡的诗人希望大雁能从洛阳捎来一封家书”。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表达的感情。诗歌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答案:
(1)C
(2)这首诗写的是乡愁,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写出思乡之情即可)
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
2.(2022•荆门)古诗阅读。
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注]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宵:夜晚。
(1)诗歌第一句从 空间 角度写离家之远,第二句从 时间 角度写战争之久。
(2)诗歌第五、六句描写了诗人的反常之举。请你指出这种反常之举,并联系全诗分析此举背后的原因。
【解答】(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由第一句中的“四千里”可知,从空间角度写了离家之远;由第二句中的“五六年”可知,从时间角度写了战争之久。
(2)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分析。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答案:
(1)空间 时间
(2)①诗人在清冷的月夜,忽步忽立,而在白天却卧看闲云,倦极而眠。这种夜晚活动、白天睡觉的行为是反常的。②从全诗来看,此举背后的原因有:从表面看是因为诗人远离家乡不能与家人团聚,思家思亲而辗转反侧;从深层看是因为战争持续时间长,百姓被迫流落在外,诗人忧国忧民而夜不成寐。
【参考译文】
我离开洛阳之后便四处漂泊,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的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拿下幽燕。
3.(2022•恩施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
(1)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2)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
(2)本题考查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分析。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 希望。这首诗通篇以松柏而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并没有讲他希望堂弟应当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意却又不言而喻,将此诗赠与他的堂弟,目的是让堂弟像松一样,不畏严寒,屹立不倒。
答案:
(1)这首诗开头两句句式工整,“亭亭”“瑟瑟”相互映衬,具有音韵美。
(2)挺立风中不倒,历经严寒不凋(或刚正坚贞、不屈不挠)。本诗歌运用象征手法,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直立。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4.(2022•湖北)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B
A.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
B.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
D.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
(2)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
(3)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CD.正确;
B.有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
故选:B。
(2)本题考查炼字。“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接着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3)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甲词运用了孙权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典故,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首联扣题,挈领全篇。由台上落叶起兴,触景生情,悲秋意绪溢满纸端。秋风飒飒,落木萧萧,使人顿生悲凉之意。颔联宕开一笔,不写乡思,转而细写登台所望之景,别开生面。上句写近景,寺院地处荒山僻岭,故而人迹罕至。着一“野”字,分明投射出诗人处江湖之远、仕途失遇的苦闷;着一“少”字也暗示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下句写远景。隔岸青山层峦叠嶂,云遮雾绕,清净幽深:这样一个超然于熙攘尘世之外的所在或许是荡涤诗人心头重重烦虑的佳处。此联景中含情,宛然有一种横空出世的虚静散淡的韵致。颈联继续写景,由远而近,写出了古台四周苍茫的暮色,用笔细致。这两句表面上是发思古之幽情,但其内心深处还是脱不了自我身世之痛。尾联议论抒情,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华与战乱等等,只觉满腹的惆怅。“惆怅”是本诗的关键,点出了主旨。明则为历史兴衰无常而惆怅,实则有人生坎坷多难而伤感。
答案:
(1)B
(2)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绵长。
(3)甲词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作者登上寺庙远望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吊古伤今,作者登上前朝旧址,看到亘古不变的长江水,感慨物是人非,世事无常。借前朝覆灭往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国家正遭受战乱的感伤。
译文:
甲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乙文: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
5.(2022•武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注】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而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此诗为张九龄受唐玄宗赏识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府统辖。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象。
B.颔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层云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空,雨天声势浩大。
D.尾联借赞叹飞瀑与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颈联写瀑布: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诗中说的是晴天似乎能听到雨声,并没有写出两种不同天气状况的景象。
故选:C。
二、内容理解(共1小题)
6.(2022•襄阳)古代诗歌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
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
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2)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ACD.正确。
B.有误,诗的开头“斗十千”“直万钱”这是一种极夸张笔法领起,是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实则是为接下来写感情的激荡变化做铺垫。
故选:A。
(2)本题考查名句赏析。解答时要注意分析题目要求,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赏析。可以先解释诗句的大意,再分析其所表现的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答案:
(1)B
(2)示例一:这两句诗写的是: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青天。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示例二: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三、主旨情感(共2小题)
7.(2022•湖北)古诗赏析。
秋霁①寄远
杜牧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平芜:平旷原野。
(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炼字。“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句意:秋高气爽,空气澄净,宁静的秋水上漂浮着弥散的青烟,一个“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宁静的秋水上水汽弥漫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秋霁寄远》是一首思乡怀人的诗歌,描绘的是秋天雨后的情景。雨停后作者独自登上西楼,观赏美景。只看到秋水之上笼罩着薄薄的烟雾,稀稀疏疏的雨中映衬着斜阳。高树下山鸟归巢,草丛间虫子乱飞。最后写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答案:
(1)示例:本诗中“横”字生动描绘出茫茫秋水之上水汽弥漫的景象,给人以苍凉之感;《使至塞上》中“直”字生动描绘出无风时边关狼烟浓浓地聚集向上的景象,刻画了大漠的空旷、辽阔。
(2)示例:诗人的孤寂之情;对亲友的无限思念之情;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译文:
雨后初晴我独自登上西楼欣赏风景,西楼上远方的风阵阵袭来。秋水上笼罩着薄薄的烟雾,稀稀疏疏的雨中映衬一轮斜阳。高树下有栖息的山鸟,整齐的草丛间虫儿飞舞。只有等待月明之时,与千里之外的你共同欣赏。
8.(2022•随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忆邢惇夫①
(宋)黄庭坚②
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
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注释】①邢惇夫:原名邢居实,字惇夫,河南阳武人。曾随父居随州,年十九而卒。后人赞其“幼有俊才,名声籍甚,一时前辈皆爱之”。②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与邢居实为忘年之交。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首句是写邢惇夫在随州生活时诗歌创作艺术更为成熟。
B.第二句写随州的大好河山激发了邢惇夫的激情,其创作更加自如。
C.第三句中的“白璧埋黄壤”暗指邢惇夫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D.第四句意思是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友情、亲情。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对人生易逝的慨叹。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首句是写邢惇夫在随州生活时诗歌创作艺术更为成熟,第二句写随州的大好河山激发了邢惇夫的激情,其创作更加自如,第三句中的“白璧埋黄壤”暗指邢惇夫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第四句对人生易逝的慨叹。
答案:
(1)D
(2)示例: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邢惇夫的怀念,对邢惇夫才华的赞美(对邢惇夫英年早逝的惋惜、伤感、悲叹);对人生易逝的慨叹;对随州的赞美。
译文:
邢惇夫到随州创作艺术更为成熟,随州的大好河山激发了邢惇夫的激情。眼看邢惇夫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何况人间父子情。
四、戍边征战(共1小题)
9.(2022•十堰)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2)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
ACD.正确;
B.有误,“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霜重鼓寒”营造出浓郁的被撞气氛,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更突出悲壮的气氛”不对。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甲光向日金鳞开”句意: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答案:
(1)B
(2)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四川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古诗词赏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古诗词赏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古诗词鉴赏,阅读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古诗词赏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古诗词赏析,共20页。
山东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古诗词赏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古诗词赏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