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京版三 对称与方向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
学 习 目 标 |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重点 |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
难点 |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
教法 | 谈话法、直观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 |||||||
辅助 工具 | 多媒体课件,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 |||||||
学情分析 |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 |||||||
板 书 设 计 |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 作 业 设 计 | 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剪一剪
| |||||
学习内容 | 学习方法 | 学习时间与反思 | ||||||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由两边大小不一样的眼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 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多名学生发言。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观察老师剪好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你能剪出一个两边都一样的图形吗? 老师示范剪轴对称图形:对折—沿对折的边画出想剪的图形的一半—剪一剪。 读剪一剪的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从以上图形中选择一个图形剪一剪。 师:你剪的图形两边一样吗?你怎么知道他两边一样不一样的? 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两边能完全重合。 学生对折图形,看看是不是完全重合的。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 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同桌互相指一指你剪的图形的对称轴。 (4)说“生活中的对称”。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同学说一说。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智慧岛 课件出示:第一关,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第二关,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数字0~9,生回答,并试着找找对称轴,说一说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第三关,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 找同学来连一连,并说一说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 师:我是小小设计师,你能设计一个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吗?剪一剪吧! 学生展示剪纸作品。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 |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重合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生1:我想...... 生2:我猜...... 生3:我是这样剪的......
|
| ||||||
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三 对称与方向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三 对称与方向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北京版三 对称与方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北京版三 对称与方向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手,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三 观察物体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三 观察物体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