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2,以点C为圆心,C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AB边交于点D,将 绕点D旋转180°后点B与点A恰好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3.如图,直线m∥n,∠1=70°,∠2=30°,则∠A等于( )
A.30° B.35° C.40° D.50°
4.如图,按照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侧面积是(单位:cm)( )
A.24π cm2 B.48π cm2 C.60π cm2 D.80π cm2
5.如图,AB是定长线段,圆心O是AB的中点,AE、BF为切线,E、F为切点,满足AE=BF,在上取动点G,国点G作切线交AE、BF的延长线于点D、C,当点G运动时,设AD=y,BC=x,则y与x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 )
A.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x>0)
B.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b≠0,x>0)
C.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x>0)
D.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x>0)
6.某公园里鲜花的摆放如图所示,第①个图形中有3盆鲜花,第②个图形中有6盆鲜花,第③个图形中有11盆鲜花,……,按此规律,则第⑦个图形中的鲜花盆数为()
A.37 B.38 C.50 D.51
7.如果(x-2)(x+3)=x2+px+q,那么p、q的值是( )
A.p=5,q=6 B.p=1,q=-6 C.p=1,q=6 D.p=5,q=-6
8.如图,点O′在第一象限,⊙O′与x轴相切于H点,与y轴相交于A(0,2),B(0,8),则点O′的坐标是( )
A.(6,4) B.(4,6) C.(5,4) D.(4,5)
9.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与俯视图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 B. =﹣3 C. =3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如图,已知抛物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C三点,在抛物线上找到一点D,使得∠DCB=∠ACO,则D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关于x的方程(m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m=______.
13.若4a+3b=1,则8a+6b-3的值为______.
14.如图,□ABCD中,E是BA的中点,连接DE,将△DA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BCD内部的点F处.若∠CBF=25°,则∠FDA的度数为_________.
15.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20cm2,对角线交于点O;以AB、AO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OC1B,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O1C2B;…;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O4C5B的面积为_____.
16.一元二次方程x2=3x的解是:________.
17.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截面如图,已知EF=CD=80cm,则截面圆的半径为 cm.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1)计算:﹣2sin45°+(2﹣π)0﹣()﹣1;
(2)先化简,再求值•(a2﹣b2),其中a=,b=﹣2.
19.(5分)数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中小学男生身高y(cm)和年龄x(岁)的关系,从某市官网上得到了该市2017年统计的中小学男生各年龄组的平均身高,见下表:如图已经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表中数据对应的点,并发现前5个点大致位于直线AB上,后7个点大致位于直线CD上.
年龄组x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男生平均身高y
115.2
118.3
122.2
126.5
129.6
135.6
140.4
146.1
154.8
162.9
168.2
(1)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 岁开始增加特别迅速.
(2)求直线AB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直接写出直线CD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假设17岁后该市男生身高增长速度大致符合直线CD所对应的函数关系,请你预测该市18岁男生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20.(8分)某小学为了了解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从每班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
补全条形统计图;求扇形统计图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若该中学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其中有多少名学生能在1.5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
21.(10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AE⊥CD于点E,DA平分∠BDE.
(1)求证:AE是⊙O的切线;
(2)如果AB=4,AE=2,求⊙O的半径.
22.(10分)如图,的直角顶点P在第四象限,顶点A、B分别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支上,且轴于点C,轴于点D,AB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点F和已知点B的坐标为.
填空:______;
证明:;
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时,求点P的坐标.
23.(12分)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ABCD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25m)另外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40m.
(1)若养鸡场面积为168m2,求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
(2)请问应怎样围才能使养鸡场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24.(14分)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点C(0,2),直线经过点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
①连接PO,交AC于点E,求的最大值;
②过点P作PF⊥AC,垂足为点F,连接PC,是否存在点P,使△PFC中的一个角等于∠CAB的2倍?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B
【解析】
阴影部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由旋转可知AD=BD,
∵∠ACB=90°,AC=2,
∴CD=BD,
∵CB=CD,
∴△BCD是等边三角形,
∴∠BCD=∠CBD=60°,
∴BC=AC=2,
∴阴影部分的面积=2×2÷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与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旋转的性质与扇形面积的计算.
2、B
【解析】
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
【详解】
A、C、D经过折叠均能围成正方体,B折叠后上边没有面,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3、C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m∥n,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1=70°.又因∠3是△ABD的一个外角,可得∠3=∠2+∠A.即∠A=∠3-∠2=70°-30°=40°.故答案选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4、A
【解析】
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由俯视图确定具体形状,确定圆锥的母线长和底面半径,从而确定其侧面积.
【详解】
解:由主视图和左视图为三角形判断出是锥体,由俯视图是圆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圆锥;
根据三视图知:该圆锥的母线长为6cm,底面半径为8÷1=4cm,
故侧面积=πrl=π×6×4=14πcm1.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
5、C
【解析】
延长AD,BC交于点Q,连接OE,OF,OD,OC,OQ,由AE与BF为圆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AE与EO垂直,BF与OF垂直,由AE=BF,OE=OF,利用HL得到直角三角形AOE与直角BOF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B,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三角形QAB为等腰三角形,由O为底边AB的中点,利用三线合一得到QO垂直于AB,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再由∠FQO与∠OQB为公共角,利用两对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FQO与三角形OQB相似,同理得到三角形EQO与三角形OAQ相似,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QOE=∠QOF=∠A=∠B,再由切线长定理得到OD与OC分别为∠EOG与∠FOG的平分线,得到∠DOC为∠EOF的一半,即∠DOC=∠A=∠B,又∠GCO=∠FCO,得到三角形DOC与三角形OBC相似,同理三角形DOC与三角形DAO相似,进而确定出三角形OBC与三角形DAO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将AD=x,BC=y代入,并将AO与OB换为AB的一半,可得出x与y的乘积为定值,即y与x成反比例函数,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
【详解】
延长AD,BC交于点Q,连接OE,OF,OD,OC,OQ,
∵AE,BF为圆O的切线,
∴OE⊥AE,OF⊥FB,
∴∠AEO=∠BFO=90°,
在Rt△AEO和Rt△BFO中,
∵,
∴Rt△AEO≌Rt△BFO(HL),
∴∠A=∠B,
∴△QAB为等腰三角形,
又∵O为AB的中点,即AO=BO,
∴QO⊥AB,
∴∠QOB=∠QFO=90°,
又∵∠OQF=∠BQO,
∴△QOF∽△QBO,
∴∠B=∠QOF,
同理可以得到∠A=∠QOE,
∴∠QOF=∠QOE,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OD平分∠EOG,OC平分∠GOF,
∴∠DOC=∠EOF=∠A=∠B,
又∵∠GCO=∠FCO,
∴△DOC∽△OBC,
同理可以得到△DOC∽△DAO,
∴△DAO∽△OBC,
∴,
∴AD•BC=AO•OB=AB2,即xy=AB2为定值,
设k=AB2,得到y=,
则y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x>0).
故选C.
【点睛】
本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此题是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6、D
【解析】
试题解析:
第①个图形中有 盆鲜花,
第②个图形中有盆鲜花,
第③个图形中有盆鲜花,
…
第n个图形中的鲜花盆数为
则第⑥个图形中的鲜花盆数为
故选C.
7、B
【解析】
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将(x-2)(x+3)展开,再根据两个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即可确定p、q的值.
【详解】
解:∵(x-2)(x+3)=x2+x-1,
又∵(x-2)(x+3)=x2+px+q,
∴x2+px+q=x2+x-1,
∴p=1,q=-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及两个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两个多项式相等时,它们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8、D
【解析】
过O'作O'C⊥AB于点C,过O'作O'D⊥x轴于点D,由切线的性质可求得O'D的长,则可得O'B的长,由垂径定理可求得CB的长,在Rt△O'B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C的长,从而可求得O'点坐标.
【详解】
如图,过O′作O′C⊥AB于点C,过O′作O′D⊥x轴于点D,连接O′B,
∵O′为圆心,
∴AC=BC,
∵A(0,2),B(0,8),
∴AB=8−2=6,
∴AC=BC=3,
∴OC=8−3=5,
∵⊙O′与x轴相切,
∴O′D=O′B=OC=5,
在Rt△O′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C===4,
∴P点坐标为(4,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坐标计算.
9、D
【解析】
试题分析: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边长分别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矩形,俯视图是边长分别为圆的直径和半径的矩形,故答案选D.
考点:D.
10、D
【解析】
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A、原式=3,不符合题意;
B、原式=|-3|=3,不符合题意;
C、原式不能化简,不符合题意;
D、原式=2-=,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4,-5)
【解析】
求出点A、B、C的坐标,当D在x轴下方时,设直线CD与x轴交于点E,由于∠DCB=∠ACO.所以tan∠DCB=tan∠ACO,从而可求出E的坐标,再求出CE的直线解析式,联立抛物线即可求出D的坐标,再由对称性即可求出D在x轴上方时的坐标.
【详解】
令y=0代入y=-x2-2x+3,
∴x=-3或x=1,
∴OA=1,OB=3,
令x=0代入y=-x2-2x+3,
∴y=3,
∴OC=3,
当点D在x轴下方时,
∴设直线CD与x轴交于点E,过点E作EG⊥CB于点G,
∵OB=OC,
∴∠CBO=45°,
∴BG=EG,OB=OC=3,
∴由勾股定理可知:BC=3,
设EG=x,
∴CG=3-x,
∵∠DCB=∠ACO.
∴tan∠DCB=tan∠ACO=,
∴,
∴x=,
∴BE=x=,
∴OE=OB-BE=,
∴E(-,0),
设CE的解析式为y=mx+n,交抛物线于点D2,
把C(0,3)和E(-,0)代入y=mx+n,
∴,解得:.
∴直线CE的解析式为:y=2x+3,
联立
解得:x=-4或x=0,
∴D2的坐标为(-4,-5)
设点E关于BC的对称点为F,
连接FB,
∴∠FBC=45°,
∴FB⊥OB,
∴FB=BE=,
∴F(-3,)
设CF的解析式为y=ax+b,
把C(0,3)和(-3,)代入y=ax+b
解得:,
∴直线CF的解析式为:y=x+3,
联立
解得:x=0或x=-
∴D1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或(-4,-5)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对称性求出相关点的坐标,利用直线解析式以及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
12、1
【解析】
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m的等式,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x的方程x2-2x+m=0(m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b2-4ac=(-2)2-4×1?m=0
4-4m=0
m=1
故答案为1
13、-1
【解析】
先求出8a+6b的值,然后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4a+3b=1,
∴8a+6b=2,
8a+6b-3=2-3=-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14、50°
【解析】
延长BF交CD于G,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BCG≌△DAE,从而∠7=∠6=25°,进而可求∠FDA得度数.
【详解】
延长BF交CD于G
由折叠知,
BE=CF, ∠1=∠2, ∠7=∠8,
∴∠3=∠4.
∵∠1+∠2=∠3+∠4,
∴∠1=∠2=∠3=∠4,
∵CD∥AB,
∴∠3=∠5,
∴∠1=∠5,
在△BCG和△DAE中
∵∠1=∠5,
∠C=∠A,
BC=AD,
∴△BCG≌△DAE,
∴∠7=∠6=25°,
∴∠8=∠7=25°,
∴FDA=50°.
故答案为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证明△BCG≌△DAE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AOB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的,求出△AOB的面积,再分别求出、、、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CO,BO=DO,DC∥AB,DC=AB,
∴,
∴,
∴,
∴,
,
,
∴
考点: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求出的结果得出规律,注意: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6、x1=0,x2=1
【解析】
先移项,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详解】
x2=1x
x2-1x=0,
x(x-1)=0,
x=0或x-1=0,
∴x1=0,x2=1.
故答案为:x1=0,x2=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右边变形为0,再把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这样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7、1
【解析】
过点O作OM⊥EF于点M,反向延长OM交BC于点N,连接OF,设OF=r,则OM=80-r,MF=40,然后在Rt△MO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F的长即可.
【详解】
过点O作OM⊥EF于点M,反向延长OM交BC于点N,连接OF,
设OF=x,则OM=80﹣r,MF=40,在Rt△OMF中,
∵OM2+MF2=OF2,即(80﹣r)2+402=r2,解得:r=1cm.
故答案为1.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 (1)-2 (2)-
【解析】
试题分析:(1)将原式第一项被开方数8变为4×2,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第二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公式化简,最后一项利用负指数公式化简,把所得的结果合并即可得到最后结果;
(2)先把和a2﹣b2分解因式约分化简,然后将a和b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中计算,即可得到原式的值.
解:(1)﹣2sin45°+(2﹣π)0﹣()﹣1
=2﹣2×+1﹣3
=2﹣+1﹣3
=﹣2;
(2)•(a2﹣b2)
=•(a+b)(a﹣b)
=a+b,
当a=,b=﹣2时,原式=+(﹣2)=﹣.
19、(1)11;(2)y=3.6x+90;(3)该市18岁男生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74cm左右.
【解析】
(1)根据统计图仔细观察即可得出结果(2)先设函数表达式,选取两个点带入求值即可(3)先设函数表达式,选取两个点带入求值,把带入预测即可.
【详解】
解:(1)由统计图可得,
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 11 岁开始增加特别迅速,
故答案为:11;
(2)设直线AB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图象经过点
则,
解得.
即直线AB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设直线CD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得,
即直线CD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把代入得
即该市18岁男生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74cm左右.
【点睛】
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统计图和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20、(1)补图见解析;(2)27°;(3)1800名
【解析】
(1)根据A类的人数是10,所占的百分比是25%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得B类的人数;
(2)用36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
(3)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1)抽取的总人数是:10÷25%=40(人),
在B类的人数是:40×30%=12(人).
;
(2)扇形统计图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7°;
(3)能在1.5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的人数是:2000×(25%+30%+35%)=1800(人).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1、(1)见解析;(1)⊙O半径为
【解析】
(1)连接OA,利用已知首先得出OA∥DE,进而证明OA⊥AE就能得到AE是⊙O的切线;
(1)通过证明△BAD∽△AED,再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关系从而求出⊙O半径的长.
【详解】
解:(1)连接OA,
∵OA=OD,
∴∠1=∠1.
∵DA平分∠BDE,
∴∠1=∠2.
∴∠1=∠2.∴OA∥DE.
∴∠OAE=∠4,
∵AE⊥CD,∴∠4=90°.
∴∠OAE=90°,即OA⊥AE.
又∵点A在⊙O上,
∴AE是⊙O的切线.
(1)∵BD是⊙O的直径,
∴∠BAD=90°.
∵∠3=90°,∴∠BAD=∠3.
又∵∠1=∠2,∴△BAD∽△AED.
∴,
∵BA=4,AE=1,∴BD=1AD.
在Rt△BAD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BD=.
∴⊙O半径为.
22、(1)1;(2)证明见解析;(1)点坐标为.
【解析】
由点B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k值;
设A点坐标为,则D点坐标为,P点坐标为,C点坐标为,进而可得出PB,PC,PA,PD的长度,由四条线段的长度可得出,结合可得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再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出;
由四边形ABCD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可得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关于a的方程,解之取其负值,再将其代入P点的坐标中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
故答案为:1.
证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设A点坐标为
轴于点C,轴于点D,
点坐标为,P点坐标为,C点坐标为,
,,,,
,,
.
又,
∽,
,
.
解:四边形ABCD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
,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点坐标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关键是: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k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找出∽;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出关于a的方程.
23、(1)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2米;(1)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10米时,围成养鸡场面积最大,最大值100米1.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设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 米,然后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40-1x)=168,即可求得x的值,又由墙长15m,可得x=2,则问题得解;
(1)设围成养鸡场面积为S,由题意可得S与x的函数关系式,由二次函数最大值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答案;
解:(1)设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米,
则 x(40﹣1x)=168,
整理得:x1﹣10x+84=0,
解得:x1=2,x1=6,
∵墙长15m,
∴0≤BC≤15,即0≤40﹣1x≤15,
解得:7.5≤x≤10,
∴x=2.
答: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2米.
(1)围成养鸡场面积为S米1,
则S=x(40﹣1x)
=﹣1x1+40x
=﹣1(x1﹣10x)
=﹣1(x1﹣10x+101)+1×101
=﹣1(x﹣10)1+100,
∵﹣1(x﹣10)1≤0,
∴当x=10时,S有最大值100.
即鸡场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10米时,围成养鸡场面积最大,最大值100米1.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解析式.
24、(1);(2)①有最大值1;②(2,3)或(,)
【解析】
(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A,C点坐标,根据代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①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根据平行于y轴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取AB的中点D,求得D(,0),得到DA=DC=DB=,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R,交AC于G,情况一:如图,∠PCF=2∠BAC=∠DGC+∠CDG,情况二,∠FPC=2∠BAC,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当x=0时,y=2,即C(0,2),
当y=0时,x=4,即A(4,0),
将A,C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是为;
(2)过点P向x轴做垂线,交直线AC于点M,交x轴于点N
,
∵直线PN∥y轴,
∴△PEM~△OEC,
∴
把x=0代入y=-x+2,得y=2,即OC=2,
设点P(x,-x2+x+2),则点M(x,-x+2),
∴PM=(-x2+x+2)-(-x+2)=-x2+2x=-(x-2)2+2,
∴=,
∵0<x<4,∴当x=2时,=有最大值1.
②∵A(4,0),B(-1,0),C(0,2),
∴AC=2,BC=,AB=5,
∴AC2+BC2=AB2,
∴△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取AB的中点D,
∴D(,0),
∴DA=DC=DB=,
∴∠CDO=2∠BAC,
∴tan∠CDO=tan(2∠BAC)=,
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R,交AC的延长线于G,
情况一:如图
,
∴∠PCF=2∠BAC=∠PGC+∠CPG,
∴∠CPG=∠BAC,
∴tan∠CPG=tan∠BAC=,
即,
令P(a,-a2+a+2),
∴PR=a,RC=-a2+a,
∴,
∴a1=0(舍去),a2=2,
∴xP=2,-a2+a+2=3,P(2,3)
情况二,∴∠FPC=2∠BAC,
∴tan∠FPC=,
设FC=4k,
∴PF=3k,PC=5k,
∵tan∠PGC=,
∴FG=6k,
∴CG=2k,PG=3k,
∴RC=k,RG=k,PR=3k-k=k,
∴,
∴a1=0(舍去),a2=,
xP=,-a2+a+2=,即P(,),
综上所述:P点坐标是(2,3)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3)的关键是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区中考数学一检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