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22-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395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2页。
学科数学年级/册二年级(下)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目标在操作活动过程中理解平均分,感受平均分的过程。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 “平均分”“几份”“每份”概念是看不见的抽象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在平均分时会注重分的结果,而对平均分的方法不感兴趣。教学方法 1.通过实际分物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用演示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2.结合实际分物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平均分中的“将给定的物体平均分分成几份,求每份是是多少”的情况,初步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激活经验1.帮助小精灵分糖果。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教学例1。出示例1主题图。(1)提问:这些糖分3份,可以怎么分?(2)动手分一分。第一种:一份6颗糖,其他两份没有。(没有理解分成3份的情况,提醒分成3份)第二种:一份1颗糖,一份1颗糖,一份4颗糖。第三种:一份1颗糖,一份2颗糖,一份3颗糖。第四种:一份2颗糖,一份2颗糖,一份2颗糖。(3) 交流分的结果。第二种和第三种分的有人多,有人少,不公平。第四种公平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一题,完成练习,然后分析交流。提问:我们在判断是不是平均分时,要以什么作为标准?要看每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用到平均分知识的例子。归纳小结:分东西的方法有很多,当每份分得同样多时,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基础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的“练习二”第1题(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2)交流结果。2.完成教科书第8页的“做一做”第2题(1)学生完成。(2)交流互动。(3)根据枫叶图,把平均分的过程完整的说一说。 小结这节课我们都在分物品,在分的过程中,我们围绕:什么是平均分。当分物品的时候,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2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