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 致云雀(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353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课 致云雀(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353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课 致云雀(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353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课 致云雀(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3531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课 致云雀(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3531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课时作业
展开05 致云雀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摈弃(bìn) 蹩进(bié) 卓尔不群(zhuō)
B.富饶(ráo) 汆汤(cuān) 人烟阜盛(fù)
C.倾吐(qīong) 榫头(sǔn) 命运多舛(chuǎn)
D.霓虹(ní) 抿嘴(mǐng) 轻鸢剪影(yu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B.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昨日上午从成都某交警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私家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
C.雪莱在精神上对死亡是早有准备的,甚至说是欢迎的。雪莱一生都生活在纯真情感所建构的理想世界里,忽略了现实本身。
D.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成都市民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诉求,而“会呼吸的痛”却让人们日益渴望干净的空气。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那本书是我弟弟最喜欢的书籍,他一直舍不得借给别人,请你务必按时奉还。
B.面对网友对某主播因紧张而导致口误的调侃,该主播在受访时回应: 主播出错纯属正常,大家不要苛责。
C.黄教授患上重感冒,不能与会,于是给主办方发短信说明情况:偶染小恙,不能如约赴会,还望海涵。
D.一对闺蜜逛商场,同时喜欢上店家仅剩一套的新款衣服,其中一位说:你穿上更漂亮,我还是割爱吧。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B.闻一多,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提倡自由体诗。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C.闻一多的诗集《红烛》题材广泛,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
D.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6.下列对《致云雀》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一节是全诗的总括,作者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其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云雀欢乐歌声的神圣,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B.诗歌第二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的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三、四节则在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和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到云雀的歌声中。
C.在诗歌中,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的美雨之类的意象,描绘云雀歌声给人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又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等意象概括云雀明朗、清新,欢悦的特点。
D.诗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称得上清新俊逸、不同凡响。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用间接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云雀欢欣指的是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
【课内阅读】
一、阅读雪莱的《致云雀》,回答下面的问题。
文本略
1.“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是《致云雀》第2节中的诗句,如何理解?
2.《致云雀》第4节中说“淡淡的紫色黄昏”,有什么作用?
3.雪莱说:“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它好像第一颗橡实,潜藏着所有橡树。我们固然可以拉开一层层的罩纱,可是潜藏在意义深处的赤裸的美却从不曾完全被揭露过。”《致云雀》正是这样一首崇高的诗,诗中的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那么,你认为云雀的代表意义有哪些?
二、阅读雪莱的《致云雀》,回答下面的问题。
文本略
1.阅读全诗,完成下表。
(明确)
| 相似点 | 不同处 |
云雀 | ①追求光明,蔑视______,都向往__________ | ② |
诗人 |
2.诗篇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与诗人一样获得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西风颂(节录)
[英]雪莱
把我当作你的琴,当作那树丛
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
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
将有树林和我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就像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
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诗中西风具有猛烈刚强的性格。
B.“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C.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
D.采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意义深远含蓄。
2.“东风”“西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东风”就是指“春风”,那么这里的“西风”又象征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啊,向阳花①
布莱克②
向阳花啊!你等累了吧,
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
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
作为一生旅途的归途。
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
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
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
我的向阳花所向往的地方。
(朱维之译)
注:①诗歌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更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向往。②威廉·布莱克(1757~1827),杰出的英国诗人和画家。
1.诗里的“向阳花”是什么的象征?“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诗歌全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诗意表达“显”与“隐”的角度,比较一下诗歌前后两节表达的特色?
【片段写作】
请以“致未来的劳动者”或“致攀登者”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格。不超过150字。
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15课归园田居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5课归园田居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第1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8.2 登高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8.2 登高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17课登高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7课登高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