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沪教版(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单元挑战 尝试人工智能绘画公开课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尝试人工智能绘画”这一小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人工智能技术,掌握使用已有模型和 Python代码进行体验的方法,理解迭代次数对机器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师将提供一定的学习指导和资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完成本节内容,并提
交学习报告。学生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图像风格迁移”的相关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体验人工智能技术。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图像风格迁移”的相关学习资源,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进一步体验人工智能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通过使用 Python 及其第三方工具进行“图像风格迁移”过程的体验,促进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图像风格迁移”。
■教学难点:
在Python 环境中安装第三方工具。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Pythn,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想不想把自己的照片变成梵高画作的风格?神经网络科学家发现,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让计算机模仿任何画家的绘画风格,重新绘制一张图片,这种方法叫作“图像风格迁移”( Neural Style)。在本项目中,让我们利用Neural Style,制作出各种画风的图片。
原图 模仿的图 结果图
二、图像风格迁移
所谓图像风格迁移,是指利用算法学习著名画作的风格,然后再把这种风格应用到另外一张图片上的技术。
三、自主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几张用于转换风格的图(原图),以及几张不同流派画家的作品图片(模仿的图)。
2.从网上下载相关的Pythn代码及Pre-trained VGG netwrk模型文件,并在Pythn环境中安装相关的第三方工具。
3.准备就绪后,运行相关代码,处理图片。
4.尝试设置不同的迭代次数,得到不同的效果。比比谁制作的图片的风格更接近所模仿画家的绘画风格。
5.设置一些不同时间段的确认点,保存中间处理过程中的图片,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交流评价与反思
向同学展示自己制作出来的图片,谈谈心得与体会,并讨论如何才能做出风格更接近被模仿画家的图片。探究不同图片效果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为什么处理过程所需时间会较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具备GPU的计算机中再次行代码,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
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六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6.2 人工智能的应用6.2.1 智能制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六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6.2 人工智能的应用6.2.1 智能制造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项目简介,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设计,项目活动探究评价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沪教版(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单元挑战 调研身边的信息系统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沪教版(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单元挑战 调研身边的信息系统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信息系统对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系统,课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选修4 人工智能初步1.1.1 人工智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选修4 人工智能初步1.1.1 人工智能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述,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