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 》课件27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875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1.赏析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2.理解诗歌想象奇特、辞藻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特点。3.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供奉朝廷的梨园弟子李凭善于弹奏箜篌,蜚声朝野。此诗描摹李凭九月暮秋的箜篌演奏,以凤鸣玉碎、芙蓉泣露、香兰欢笑形容箜篌的声音,以行云为之静止、江娥为之啼哭、神女为之悲愁、月亮寒光因之融化、紫皇为之感动、石为之破、天为之惊、雨为之降、老鱼为之跳跃、瘦蛟为之起舞、吴刚为之不眠等众多神话意象,来表现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与神奇魅力。诗人以惊人的想象贯串神仙世界和人间世界,并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熔铸于一炉,营造出一种神出鬼没、石破天惊的独特意境。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宫调”是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为“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十二律”是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为“律吕”。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声”“宫调”“十二律”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李贺这首诗用瑰丽的词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音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冷如秋霜,艳若桃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充分的形象化、视觉化,化无形为有形。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1-4句),展示画面,交代现场。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段:(5-8句),乐曲发展。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第三段:(9-12句),乐曲高潮、结局。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第一段:(1-4句),展示画面,交代现场。
吴丝蜀桐:指精美的茎筷,其弦用吴地所产的丝制作(吴地以产丝著称),其身干用蜀地所产的桐木制作(蜀中桐木适宜做乐器)。张:弹奏。高秋:深秋九月。颓:下垂、堆积的样子。江娥啼竹: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二妃娥皇、女英得到消息,挥泪于竹,竹尽生斑。江娥,指娥皇、女英。素女: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弹瑟歌唱。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
第二段:(5-8句),乐曲发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昆山:即昆仑山,传说中著名的美玉产地。玉碎: 美玉碎裂(声音清脆悦耳)。泣露:指滴露。笑:指花盛开。十二门前融冷光:指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十二门,长安城四面,每一面各有三门。二十三丝:指箜篌。有一种竖箜篌,有二十三弦。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
第三段:(9-12句),乐曲高潮、结局。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石破天惊:女娲所补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神妪:指女神成夫人。据说她喜好音乐,善弹箜篌,听见有人依琴瑟咏歌就翩翩起舞。吴质:即传说中月宫的仙人吴刚,其字为质。露脚斜飞湿寒兔:露滴斜斜坠落,打湿了(全神贯注聆听箜篌演奏的)玉兔。寒兔,玉兔。
昆玉碎——凤凰叫——芙蓉泣—— 香兰笑——
清 脆柔 和惨 淡清 丽
正面比喻写琴声: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融冷光动紫皇教神妪逗秋雨吴质不眠
侧面渲染写感受: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侧面烘托生动的通感
此诗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把音乐的影响由人间扩大到仙府。
1.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2.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下文,其意义还有什么吗?
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突出了音乐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 第六联中诗人用“老”和“瘦” 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何妙处?4.后八句描写乐声,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反衬手法,突出音乐的魅力和魔力。
以音响效果,侧面烘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动静结合。
5.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
(1)昆山玉碎(状其声之清脆) 有时激越得像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2)凤凰叫(状其声之和缓) 有时又柔和得像凤凰对舞唱和的声音。(3)芙蓉泣露(状其声之惨淡) 有时凄伤哀怨,像是带露荷花在哭泣。(4)香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有时又明快欢乐,像是盛开的兰花在微笑。
6. 在“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中,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老鱼和瘦蛟本是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在诗人笔下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形象描写,使美妙无形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具有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7. 如何理解本诗的主旨?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做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归纳起来说,本诗展现了乐音的美妙,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美和自己对美妙乐音的痴迷。
8.为表现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除正面细致刻画外,诗人还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
侧面烘托。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就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这种侧面描写的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汉乐府诗歌《陌上桑》里写罗敷的那一段。诗人不是直接描绘罗敷的美丽,而是借助“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通过路人对罗敷的欣赏,达到侧面烘托罗敷的美丽的目的。《李凭箜篌引》也是从虚处着笔,让读者自己体会李凭所演奏的乐曲声是如何的优美动听,与《陌上桑》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授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曾听一曲琵琶音,李凭箜篌引,读一读,结合课本注释疏通大意,小结之摸脉络,研读“仙乐”,带着情感再次诵读,小结之赏其乐,小结之辨风格,浪漫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课文课件ppt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凭箜篌引,教学目标,《李凭箜篌引》,侧面描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凭中国弹箜篌”,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