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检测卷3(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160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检测卷3(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160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检测卷3(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160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检测卷3(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检测卷3(含解析),共16页。
2022—2023学年高一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检测卷3(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8分)1.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保证雾天行车安全很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t=0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C.当甲、乙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2.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开始的用时为t,则( )A.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B.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3t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6gt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3gt3.“神十三”载人飞船点火起飞时可近似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像是( )A. B.C. D.4.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地驶向B地,并停止在B地,A、B两地相距s,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1;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2.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到B所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A. B. C. D. 5.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假设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降落到火星表面前在重力和发动机推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四点,最后平稳落到火星表面,探测器经过和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3:5。已知段和段的长度分别为和,则根据题给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 )A.探测器加速度的大小B.探测器经过段所用的时间C.探测器在B点速度的大小D.段的长度6.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t1时刻两车恰好并排,则( )A.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B.t2时刻两车恰好再次并排C.t1-t2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始终比乙车的大D.t1-t2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加速度一样大7.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不同车道行驶,时刻甲、乙两车的车头恰好平齐,此后甲、乙两车的表示汽车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时两车速度大小相等C.前两车位移大小相等D.时甲车停止运动二、多选题(共12分)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第3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9.某个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抛物线)如图所示,P(2s,12m)为图线上的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4m)。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t=2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m/s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D.0~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4m10.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像和速度—时间(v-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时间内,乙车通过的位移大于甲车通过的位移C.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D.时间内,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丁的平均速度三、实验题(共15分)11.“筋膜枪”是利用内部电机带动“枪头”高频冲击肌肉,缓解肌肉酸痛的装备。某同学为了测量“枪头”的冲击频率,如图(a)将带限位孔的塑料底板固定在墙面上,“枪头”放在限位孔上方,靠近并正对纸带。启动筋膜枪,松开纸带,让纸带在重锤带动下穿过限位孔,“枪头”在纸带上打下系列点迹。更换纸带,重复操作,得到多条纸带,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并舍去密集点迹,完成下列实验内容:(1)该同学发现点迹有拖尾现象,他在测量各点间距时,以拖尾点迹左侧边沿为测量点,如图(b)。①纸带的______(选填“左”“右”)端连接重锤;②取重力加速度为,可算得“枪头”的冲击频率为______Hz,A点对应的速度为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该次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A.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力B.测量各点间的距离不精确C.“枪头”打点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选填“A”“B”或“C”)。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选填“左”或“右”)端。(2)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频率为f,图乙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A、B、C、D是连续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A、B、C、D点距O点的距离分别如图乙所示,电火花计时器打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加速度是______。(均用f,x2,x3,x4表示)四、解答题(共45分)13.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司机刹车反映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5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甲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汽车刹车减速过程中汽车速度v与位移x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正常人增加了多少;(3)醉驾反应时间比酒驾更长,若某人醉酒后驾驶小汽车以v1=10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40m处有一卡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此人经过1.5s的反应时间后,紧急制动,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8m/s2,则小汽车是否会追尾,请计算说明。 14.甲从高楼上丢下 一个小球,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恰好乙在大楼的某一层擦玻璃,看见小球经过该楼层的时间为t ,已知楼层的高度为d 。求:该楼层底面与楼顶的距离h 。 15.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气阀,让车减速滑行。滑行了300m时速度减为关闭气阀时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停在车站。设火车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维持不变,试求:(1)火车滑行的加速度;(2)从火车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时,滑行的总位移; 1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A时的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A.由题图可知,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并且在增大,两图像的斜率一直是正的,所以甲、乙两物体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都做直线运动,A错误;B.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t=0时刻,甲图像斜率大于乙图像斜率,即此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B错误;C.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交点,表示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两次,甲、乙两物体在第二次相遇时,两图像的斜率不相等,所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错误;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相同,由可得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D正确。故选D。 2.A【解析】【详解】AB.根据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前所用时间总的运动时间为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故A正确,B错误;CD.物体落地的速度为CD错误。故选A。3.C【解析】【详解】根据与成正比例关系,可知其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C。4.D【解析】【详解】设火车的最大速度为v,则火车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因为所以联立得 故选D。5.D【解析】【详解】ABC.设探测器加速度大小为a,在A点的速度为,在B点的速度为,经过段所用的时间为,段的长度为,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求解五个未知量但只有四个方程,所以无法将五个未知量全部解出,故ABC错误;D.通过观察可知若把、看成两个整体,利用三个方程可求解得,,故D正确。故选D。6.D【解析】【详解】A. 0至t1 时间内,由v-t图像中面积法可知乙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大,因t1时刻两车恰好并排,所以0时刻乙车在甲车后面,故A错误;B.t1至t2时间内,由面积法可知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因t1时刻两车恰好并排,所以t2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故B错误;C.图像中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t1-t2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先比乙车的大,后比乙车的小,故C错误;D. t1-t2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初末速度相等,由 可知平均加速度一样大,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甲车的函数关系化简得说明甲车的初速度,加速度,甲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的函数关系化简得说明乙车做的是的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由A项分析可知,时甲车的速度时乙车的速度,B错误;C.根据A分析可知,前内甲的位移乙车的位移前两车位移大小相等,C正确;D.甲车停下的时间D错误.故选C。8.BC【解析】【详解】AC.图像中,速度的正负代表了方向,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均为正值,即方向相同,均沿正方向;第3s末速度发生变化,由正值变为负值,即方向发生变化。A错误,C正确;BD.图像中,斜率代表了加速度,从图像中可知,第2s内斜率为正,第3s内斜率为负,故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方向也相反;第3s末的斜率未发生改变,即加速度也没有改变。B正确,D错误;故选BC。9.AC【解析】【分析】【详解】AC.由于位移—时间图象为抛物线,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已知v0=8m/s,时间t=2s时的位移为x=12m,代入解得a=-2m/s2则图线对应的函数为x=8t-t2即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选项A、C正确;B.t=2s时质点的瞬时速度为v2=v0+at=8m/s-2×2m/s=4m/s选项B错误;D.由位移—时间公式可得0~1s内质点的位移x1=8×1m-×2×12m=7m选项D错误。故选AC。10.AC【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正确;B.由于在t1时刻,甲、乙两车位置相同,因此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位移等于乙车通过的位移,B错误;C.在t2时刻之前,丁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两车距离越来越大,在t2时刻之后,丙车的速度大于丁车的速度,两车距离越来越近,因此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C正确;D.在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显然在0~t2时间内,丁车的位移大于丙车的位移,因此丁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丙车的平均速度,D错误。故选AC。11. 左 40 1.5 C【解析】【详解】(1)①[1]重物自由落体,速度越来越大,纸带点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纸带的左端连接重锤;②[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逐差法其中代入数据解得[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A点的速度为(2)[4]该次实验产生误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枪头”打点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故AB错误,C正确;故选C。12. 左 【解析】【详解】(1)[1]因为重物下落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相同的时间发生的位移越来越大,因此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2)[2]电火花计时器打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为[3]加速度为13.(1) 8m/s2,2.5s;(2)0.2s;(3)会追尾,计算见详解【解析】【详解】(1)汽车的初速度:v0=72km/h=20m/s由图示图象可知,汽车刹车位移x=25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02=2ax加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减速运动的时间(2)反应时间内的位移志愿者的反应时间增加的反应时间(3)小汽车的初速度:v1=108km/h=30m/s,卡车的初速度:v卡车=36km/h=10m/s在反应时间内,小汽车的位移在反应时间内,卡车的位移由于故此时还未追尾,两者相距设小汽车经时间t2速度和卡车速度相同即解得在t2时间内小汽车的位移卡车的位移故小汽车会追尾。14.【解析】【详解】如图所示易得所以要求距离,只需求出A到C所需的时间即可所以AC的距离d为15.(1)0.5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400m【解析】【详解】(1)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的根据速度公式得解得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根据解得总位移为16.1 m/s2;3.5 m/s;【解析】【详解】设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对AB段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对AC段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解得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