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2实验综合应用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2实验综合应用一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广东深圳等四校联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 )
A.《本草衍义》“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
C.《开宝本草》“(消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本草纲目》“(烧酒)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2.化学实验操作要注重安全性和简约性,如图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性方面考虑的操作是( )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操作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摇匀”操作
3.[2022·福建师大附中期中]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4.[2022·广东东莞四中期中]下列实验目的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达到的是( )
A.以MnO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干燥、收集Cl2
B.以Na2SO3固体、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干燥、收集SO2
C.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干燥、收集NH3
D.以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干燥、收集NO
5.[2022·河北百师联盟联考]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正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6.[2022·福建厦门一中月考]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试剂、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都正确的是( )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
8.[2022·广东佛山一检]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仪器①可控制石蜡油滴加的速率
B.装置②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C.实验过程中,关闭K1,打开K2,装置②中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D.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K2,打开K1,在③处点燃气体可看到淡蓝色火焰
9.[2022·福建永安三中月考]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
C.装置③检查乙炔的还原性(实验室是由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制乙炔,产生的混合气体除乙炔外,常含有H3P,H2S等杂质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0.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三、非选择题
11.[2021·浙江1月]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X是易溶于水的强酸盐,由3种元素组成;A和B均为纯净物;B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
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固体X加入温热的稀H2SO4中,产生气体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某同学未加H2O2溶液,发现也会缓慢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气体B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原因,一般认为:B不能使品红褪色,而是B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品红褪色。请设计实验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练52 实验综合应用一
1.B 描述的是砒霜的精制,类似于碘的升华与凝华,A项不符合题意;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可以被氧化成醋酸,涉及化学反应但没有涉及分离提纯操作,B项符合题意;包含溶解、蒸发结晶,涉及分离提纯操作,C项不符合题意;描述的是酒的蒸馏,涉及分离提纯操作,D项不符合题意。
2.D 由于连接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且倒置漏斗稍浸入液面下,保证收集到的氢气较纯净,可以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A项不符合题意;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防止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B项不符合题意;水层在下层,导管末端插入水中,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该操作不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将容量瓶倒置摇匀,使溶液混合均匀,该操作正确但与实验安全性无关,D项符合题意。
3.B 试管中导管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A不正确;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待水浸没管口,继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锥形瓶内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后,若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检查装置气密性,B正确;装置中长颈漏斗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C不正确;玻璃管中导管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D不正确。
4.B 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此装置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产生SO2,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因为SO2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故B正确;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且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NO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应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5.B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葡萄糖,但需要加热,所以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实验室制备氯气需要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导管、酒精灯等,所需试剂为浓盐酸、MnO2、NaOH溶液,故B正确;食盐精制过程中,除去杂质过滤后,还需用蒸发皿进行蒸发,所以缺少蒸发皿、酒精灯等,故C错误;测定盐酸的浓度过程中,需要量取待测盐酸的体积,所以还缺少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故D错误。
6.B Cl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但饱和食盐水除去的是氯化氢,不能除去氯气,A错误;无水硫酸铜遇水变为蓝色,可以检验水的存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即可得到C2H5OH,B正确;碳酸钠溶液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C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I2受热升华为碘蒸气,冷却后又变成NH4Cl和I2的混合物,不能除去碘,D错误。
7.C 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相当于Cu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A错误; 火焰呈黄色,说明是含钠元素的物质,不能确定一定是钠盐,故B错误; 因为相同温度下Ksp(AgI)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52,共5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2实验综合应用一,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2实验综合应用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锥形瓶 升温,搅拌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