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上第3章 第1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139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八上第3章 第1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139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
2 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 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1、知识链接:(设计意图:以连线题作为回顾,目的一是考察学生对省份位置的掌握情况,二是考察学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将每幅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的地区与他的名称及气温降水分配图用线连起来。(8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藏高原 山东省 重庆市
2、导入新课:
让学生寻找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提出自己知道的自然资源,并提出“是不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引起争论,激发兴趣进入课题学习。
自然资源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在自然界中,二是对人们有利用价值
活动 :展示图片,判断哪是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自主学习)学习一: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及阅读文本的能力,进一步去理顺知识点。)
学习要求:知道自然资源的分类,并且会正确举例说明
举例:
归纳:自然资源分类
举例:
(活动)动手完成课本63页练习。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交流探究)先用课件展示“水资源的破坏”,然后让小组交流探究“自然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完成64页活动2。
得出结论: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利用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以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学习二: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先通过阅读材料,感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然后利用相关图片进一步来证实我国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交流探究)针对自然资源严重形势,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眼前的资源?结合活动1,讨论交流后,再用课件让学生感知我国对资源应用采取的对策。
然后再进一步追问:你还有哪些保护资源的好方法呀?
(我能行)分类游戏,再次让学生分清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综合建模】
1、 知识梳理:
2、当堂达标:
1)
对号入座。自然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请把符合条件的字母用直线连接起来。
A.水 E.铁矿
B.土地 F.风能
C.煤矿 G.石油
D.森林 H.草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非可再生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使之实现永续利用
C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D 石油和煤炭都是能源资源,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越用越少,因此在未来社会中,我们要考虑用新能源替代它们。
3)下图能够反映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4)下列有关国家资源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
B.美国大量出口矿产资源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量进口矿产资源
D.巴西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5)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工业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工业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以外流河为主,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