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三 采摘节——混合运算教案
展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23-P25《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借助情境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乘加乘减的模型,增强探索和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师:听说咱班同学的计算能力特别强。老师想考考大家,口算抢答。快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3+2+5先算3+2=5,再算5+5=10.
生2: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口算抢答3+2+5= 10-2-3= 2×3×2=
6÷2÷3= 10+6-5= 2×3÷2=
师:同学们算的的确很快。想一想,它们都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生:从左到右。
师:对,像这些我们以前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关于计算的知识。
师: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明明和爸爸妈妈来到采摘园摘水果。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60只篮子。我们来了18个家,每家分3只篮子。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18家分了几只篮子?
生2:每家分3只篮子,60只篮子够吗?
生3:还剩几只篮子?
二、乘减问题探索
1分步解答,明确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还剩几只篮子?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纸上列式解答。完成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投影展示,上台讲解)
生:我是这样想的,18家每家分3只篮子。先求18家分了几只篮子,就是求18个3,18×3=54(只)再求还剩几只篮子60-54=6(只)(重复引导,明析题意)
师:要求还剩的,为什么要先求已经分了几只篮子?
生:总数去掉分掉的等于剩下的,分掉的不知道要先求。
师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要求剩下的只数,就要知道总数和已分的只数。总数-已分的只数=剩下的只数,总数60知道了,所以先求分掉的只数,18×3=54,再求剩下的只数。(板书)
2综合算式,探究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刚才是列分步算式,那你们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
生:60-18×3=
师:像这样的综合算式大家会计算吗?老师发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师巡视,板书计算方法)
生1:60-18×3,先算18×3=54,再算60-54=6。
生2:60-18×3,先算60-18=42,再算42×3=126。
师:同一个算式,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下面请结合题目和前面的分步算式,小组讨论哪种计算方法正确?为什么?(充分交流,上台讲解)
生1:我们组认为第一种正确,第二种错误。因为以前做题遇到过,有乘法有加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这位同学是根据以前学习经验来判断的,谁能结合题目再来说一说?
生2:60只篮子,18家,不能相减,没有道理,
生3:如果先算减法,结果126超过总数60,不合适。
生4:18×3表示已经分了几只篮子。这个题要先求已分的只数,再求还剩几只篮子。所以先算18×3=54,再算60-54=6.
师结:看来,不管是列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都是先求已分的只数,18×3=54,用乘法来计算。再求还剩的只数60-54=6。用减法来计算。(板书沟通联系)
3、规范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师:像这样的综合算式有新的书写格式。为了看清楚运算过程,一般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数学上,我们把这种计算方法叫脱式计算。(师生一起板书过程)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请你用脱式计算的方式订正算式。
(三)乘减问题探索
师:明明一家采摘完,准备回家。这辆大巴车上共有48人,后面还有2辆中巴车,每辆车上有26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请先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三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2、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方法一:26×2+48 方法二:48+26×2
=52+48 =48+52
=100(人) =100(人)(板)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不同的列式,都是先算什么?
师:请你结合题目说一说,为什么26×2不管在前面在后面都要先算呢?
师结:就像同学们说的,26×2求的是2辆大巴车的人数。总数=大巴车+2辆中巴车。我们要先求中巴车的人数,因此先算26×2=52,用乘法计算。再求三辆车总共的人数,52+48=100,用加法计算。
(四)回顾小结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几道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乘法,有加法或者减法
生:计算时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结:像这种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一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板)
(五)巩固练习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68-12×3 26×3-47 14+16×8 52×2+98
2、数学门诊部
师:刚才计算过程中,有几位同学是这样做的对吗?说明理由(引导指出错误,并改正)
3、今天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下面请尝试解决两个问题。(汇报交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买2千克奶糖和1千克巧克力一共多少钱?
(2)买1千克巧克力比买3千克水果糖多用多少钱?
4、比一比,谁算的快?
15+2+2+2+2+2+2=
师:你怎么计算这么快,你是怎么算的?
生:后面看成6个2相加,先算2×6=12,再算12+15=27.
师:你真聪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它比乘法高级。在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综合算式里,我们规定先算乘法,这样比较方便,计算效率更高。
(六)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结合情境图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探究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回顾一下学习的过四则运算知识,这些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它们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这是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猜一猜,接下来会学习什么?下节课我们用学习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习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板书:
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二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二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巩固练习,强化认知,动手操作,深入探究,实际运用,加深理解,联系艺术,感受数学美,全课小结,总结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五四制)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目标,自主探索,合作提升,当堂训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上册六 采摘节---混合运算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上册六 采摘节---混合运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例题,巩固练习,综合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