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15 诫子书备课ppt课件
展开有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在孩子的身上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三国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1、知识与技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多种文言文朗读法来朗读课文。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
夫(fú) 淡泊(bó) 淫(yín)慢 遂(suì) 庐(lú)年与时驰(chí)
(1)诫子书(诫:告诫、劝勉)(书:书信)(2)夫君子之行(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3)俭以养德(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5)非学无以广才(广才:增长才干)(6)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放纵懈怠)(7)年与时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8)遂成枯落(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双重否定)
文章一开头,作者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须“静”;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必须学习。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殷殷叮咛,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文章先立论,后阐发,再从正反论证,逻辑严谨,前后相承,说理平易近人,短短几十字,充分体现出诸葛亮文学造诣之高。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2.本文是就哪几方面进行论述的?本文是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等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怎样理解文中的“静”字?“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因此,修身养德时需要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静”,自然要屏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明确坚定,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若心不静,陷入“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
5.文中是如何在简短的语言中表达深长的意味的?本文仅仅86字,却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志与学,等等。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他告诫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志向的树立和实现又以“淡泊”“宁静”为前提。因此,诸葛亮在开篇就提出了静与俭相结合的道德修养论,指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君子之行”。
6、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与“静”有何关系?
第一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作者主张以俭养徳,以静求学,以学广才,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静又是修身养徳的基础,是学习的前提。
7、“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驰”与“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返的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要写出“驰”与“去”所形容的状态及表达效果)
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做起,切忌“淫慢”“险躁”,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并珍惜时间。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读了这篇文章,谈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生活中应节俭,砥砺品德,戒骄戒躁。学习时要保持宁静专一的心态,集中精力深入思考。要惜时勤学。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避乱隐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后助刘备联吴抗曹,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称帝后,他被拜为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数次北伐,最后病卒于军中,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陆游称赞他:“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后主刘禅出降,季汉灭亡。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晚年时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社稷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封家书告诫诸葛瞻。
家 训 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中国历代家训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其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其二,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其三,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其四,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其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其六,针砭人生各种心理痼疾。中国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
家 训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中国历代家训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其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其二,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其三,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其四,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其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其六,针砭人生各种心理痼疾。中国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教学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疏解字词,新课讲授,古今异义,三知识积累,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评优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葛亮居住过的地方,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成都武侯祠,作者简介,称颂诸葛亮的诗句,写作背景,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全体朗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行行为操守,通译全文,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品读课文,非志无以成学,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