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23 父亲、树林和鸟
【课前解析】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了解父亲对鸟的喜爱。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很多地方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还有的还采用了修饰语连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丰富感情。本课重点一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二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形象。
关注朗读: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所以借助对话,读懂对话,寻找到课文记叙的线索,才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读好对话,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情感、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3个,字数较多,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蒙、鼻”横画较多而且容易写错,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形再书写,注意横画间要写得紧凑,“蒙”字下半部分横不要少写,“鼻”上边部分是“自”不是“白”。在指导“雾、蒙、吸、翅”时,可结合语文园地“书写提示”中,“把撇和捺写舒展”的要求,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撇画和捺画。会认5个生字,相对较少,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关注词语: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语言的感受。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多个修饰语连用,教学时既可以关注词语的表达形式,学习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幽深的”“雾蒙蒙的”“凝神静气”“树一般兀立的” “苦苦的”等这些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感受这些词语是如何表达情意的,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父亲的形象。
关注语言积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学习语言。本课有不少优美的语言值得学习、积累并内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动的语句,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摘抄积累,为今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难点】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品题(出示课件3、4)
1.播放各种美丽小鸟的图片。教师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经常在哪里看到它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位父亲和树林、小鸟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
3.品读课题:引导学生发现《父亲、树林和鸟》这个题目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请学生猜一猜这三者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再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设计意图:用小鸟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小鸟和树林的欲望,进而引出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5)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时间、地点、人物,并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6)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教师相机提醒:“凝”不可读半边;“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比如,“畅”可借助熟字“场”识记。理解“畅”,可放在“舒畅”一词中理解,引导学生了解“舒”和“畅”意思相近,还可让学生表演“舒畅地呼吸”,进一步体会字义、词义。
3.梳理故事内容。(出示课件7)
(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内容,教师明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一个春天的黎明
地点: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
人物:父亲和“我”
(2)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_____和_____在_______谈论_____。
预设:父亲和“我”在树林里谈论鸟。
(3)教师提问:我们已经梳理了故事内容,你能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出示课件8)
预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教师总结:第1自然段既开门见山点题,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也表明了全文中心,奠定了情感基调。(板书:开门见山 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
1.(出示课件9)请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了解树林和鸟的语句。
2.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1:学生认为第3、4自然段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出示课件10)
出示第3、4自然段原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1)引导学生想象:“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2)学生想象交流。教师播放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树林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1:很大很茂密。
预设2:雾很大,潮湿,看不清。
(3)教师追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父亲是如何观察鸟的?
预设: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4)引导学生围绕“林子里有不少鸟”理解这种情况下,父亲依然能够找到鸟的踪迹,说明了父亲对树林和鸟都非常熟悉。
(5)(出示课件11)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喃喃着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动作,明白这是父亲仔细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板书:看动静 林中有鸟)
(6)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预设2:学生认为第6自然段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出示课件12、13)
出示第6自然段原文: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引导学生对比感受没见到鸟“茫茫然”的我与确认有鸟“凝神静气”的父亲。
(2)引导学生关注“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教师追问:“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给你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
预设:使我感受到父亲已经与树融为一体了,说明了父亲对鸟非常了解。
(3)指名学生演一演“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体会父亲的高大、专注,与树融为一体的情景。(教师相机解释“兀立”的意思。)
(4)请学生有感情第朗读第6自然段这句话。
预设3:学生认为第8-11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爱护鸟。(出示课件14、15)
(1)引导学生围绕“鸟味”感受父亲对鸟的了解;从“生怕”感受父亲对鸟的爱护。
(2)教师引导:当父亲闻到鸟味的时候,“我”却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从“浓浓的苦苦的”这两个连续的修饰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父亲能从浓郁的草木气息中分辨出鸟的气味,可见父亲是真正地了解鸟。(板书:闻到鸟的气味)
预设4:学生认为第12-17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出示课件16、17)
出示第12-16自然段中“我”与父亲的对话。
(1)分角色朗读对话。
(2)提问:父亲为什么能把情景描述得这么细致入微?(了解鸟)
(3)追问:父亲说“鸟要准备唱歌了”,鸟真的唱歌了吗?
引出第17自然段: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教师总结:父亲对鸟真是太熟悉了。
预设5:学生认为第18、19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喜爱鸟。(出示课件18、19)
(1)启发思考:鸟儿唱歌时的心情怎样?这时候的父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第18、19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以及我对父亲此时心情的猜想: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引导学生围绕两个“快活”,体会此时鸟儿和父亲愉快、快乐的心情。
(2)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板书:听到鸟叫最快活)
(3)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最快活。
预设:踢球时、考了好成绩时、春游时。
预设6:学生认为第20、22自然段中父亲说的话说明父亲了解鸟。(出示课件20)
出示第20-22自然段原文: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引导学生围绕父亲知道鸟在什么时候“容易被猎人打中”,以及父亲所了解的鸟的习性“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板书:担忧鸟起飞有危险)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合作,练习对话。
(2)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我”的话。
(3)加入提示语、表情朗读。(如,父亲的提示语:喃喃着、轻轻地、肯定地、快活地。“我”的提示语:好奇地、茫茫然地、惊愕地。)
4.教师小结:父亲熟知鸟的生活习性,父亲对鸟有着超乎寻常的了解,其实那是父亲对鸟的爱,爱得悄无声息,而又如此地深切,就像课文第1自然段所说——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设计意图:通过从文中寻找父亲喜爱鸟的句子,交流阅读的感受,体会语言的丰富和生动,感受父亲的形象。)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出示课件21)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出示课件22-25)重点指导“雾、鼻、戏、翅”,教师范写。
雾:雨字头要写得宽扁,四点方向基本一致。“务”的撇和捺写得舒展。
鼻:“自”与“田”要写得宽扁,“田”比“自”稍宽。“丌”的长横最长,竖撇与短竖落笔在同一水平线,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戏:口字旁偏小,低于“及”起笔的高度,与“及”的长撇互相穿插。“及”第二笔横折折撇的“撇”要稍弯于第一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
翅:“支”的捺要稍平,向右舒展,与“羽”互相穿插。“羽”的顶部与“支”的横大致在同一水平线。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2.抄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6、27)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8)
(1)积累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抄写生字3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2.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1.(出示课件30)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2.学生自主辨析,并和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梳理、指导。
(1)(出示课件31)辨析第一条: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①预设:第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学生找到课文第1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作为理由。
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围绕“一生”“最”,体会父亲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时间之久,程度之深。
(2)(出示课件32)辨析第二条: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①预设:第二个结论是正确的。学生会找出第3-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看到鸟的动静;会找出第10-1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里闻到鸟的气味,还知道鸟要准备歌唱;会找出第20-22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知道什么时候鸟容易被打中。
②(出示课件33)教师小结:父亲带着“我”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看到了鸟的动静,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里闻到鸟的气味,知道鸟要准备歌唱,甚至知道什么时候鸟容易被打中,父亲对鸟的习性真是了解啊!
(3)(出示课件34)辨析第三、四条:父亲很善于观察、父亲热爱自然。
①预设:关于第三个结论。学生会找出第3-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看到鸟的动静;会找出第10-1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里闻到鸟的气味,还知道鸟要准备歌唱,说明父亲善于观察。关于第四个结论,学生会找出父亲熟悉鸟的习性的语句和第18、19自然段,说明父亲热爱自然。
②(出示课件35)教师小结:父亲喜爱树林和鸟,善于观察,了解鸟的习性,所以他是个热爱自然的人!
(3)(出示课件36)辨析第五条: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①预设1:有的学生抓住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熟悉的语句,推测父亲现在不是猎人,但可能曾经是个猎人。
预设2:有的学生通过“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推测父亲没有做过猎人,因为他不会去猎杀自己最喜欢的鸟。
②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而且找的理由也很充分。关于父亲是否做过猎人,凭借课文中的信息,并不能得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设计意图: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积极钻研文本,抓住课后第2题,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形成对父亲、对树林、对鸟儿喜爱的立体认知。)
二、理解课文结尾(出示课件37、38)
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提问:为什么文章的最后作者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呢?
预设:因为父亲非常熟悉鸟的习性,又很善于观察,这是当一个优秀猎人的条件。如果父亲是猎人,那么小鸟就会轻易地被杀死。父亲了解鸟却不杀鸟,说明父亲很爱护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教师总结:因为父亲很善于观察,对鸟的习性也十分了解。如果父亲是猎人,小鸟们的生命就会有危险,所以“我”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由此,更加体现了父亲的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三、朗读对话,体会情感,拓展阅读
1.(出示课件39、40)指导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再体会一下这对父子爱鸟的感情。
(出示课件41)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你觉得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预设:父亲是一个喜欢鸟、了解鸟、爱护鸟的人.
教师总结:是的,父亲是一个喜欢鸟、了解鸟、爱护鸟的人。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爱护鸟类。(板书:爱鸟护鸟)
2.小知识。(出示课件42)
在读课文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课文第13、14、15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
教师相机答疑:一般来说,引号都是成对使用。但是,如果连续几个自然段都是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那么,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前面自然段的末尾都不加后引号。
3.拓展阅读。(出示课件44)
保护鸟类的句子: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保护鸟类,为环境增资添彩!
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5-47)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8)
(1)抄写生字3遍。
(2)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没有直接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是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人与鸟是那么亲密无间,领略人与自然的融洽,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课教学依据语文要素目标,通过勾画自己认为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了解树林和鸟的语句,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在品味体会了生动的语言之后,再积累好词好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中既让学生自主学习,又组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
本节课我的设计是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导入初读——梳理故事情节——感受父亲与鸟——辨析有关父亲的信息。前一个环节都是完成后一个目标的前提,环环相扣,这样易于学生理解,因此课堂效果也较好。
小学23 带刺的朋友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23 带刺的朋友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字词学习,课文解读,延神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资料宝袋,会写字,字词乐园,易错提示,笔顺视频,会认字,词语解释,兀立笔直挺立,凝神静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3 带刺的朋友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23 带刺的朋友授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字开花,指导朗读,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