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练习13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 (统编版必修上册) (原卷版).doc
    • 解析
      练习13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 (统编版必修上册) (解析版).doc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01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02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01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02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文件包含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班级                     

    第13课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本课重点

    (1)赏析诗歌对比和侧面描写的手法。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本课难点

    2了解古人劳动生活,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识记

    【中等】(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修路,对山水而言,破石动土,刀砍斧凿,撕裂植被是不可避免的。路,就像一条长长的沟壑,切割在山水之间。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但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且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京承高速,就是其中一条梦境般的快速路。不但看不出丝毫的撕裂痕迹,反而使人感到,这山水,这路,原本就是________的一体。这一切,是修路人用智慧、汗水营造出来的。这山山岭岭,这广袤的野地,虽无言则有心,记着他们的________,记着他们的流血与牺牲。这延伸路面,这些令人心惊的高山隧道,令人________。何谓劳动?就是用一颗热血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创造出人间奇迹的行为。

    路旁燃烧的那一排排火炬树,把山野和路面映照得格外鲜艳,使之生机盎然。这,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而那些曾经盛开的波斯菊,刚刚谢去,有些花朵仍坚持在枝头。还有野山菊,热热闹闹开得正盛,(    ),是专门用来表彰种植它们的那些修路者的。尤其,金山岭下的那些野山菊,一丛丛、一片片地微笑在那里,仿佛与巍峨长城有个约定似的。它们遥相呼应,________。这,也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虽然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但却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

    B.然而,在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

    C.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

    D.然而,在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尽管是粗暴的、枯燥的穿山越岭,但也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鬼斧神工 筚路蓝缕 拍案叫绝 心有灵犀

    B.天造地设  风餐露宿  叹为观止  心照不宣

    C.鬼斧神工  筚路蓝缕  叹为观止  心照不宣

    D.天造地设  风餐露宿  拍案叫绝  心有灵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晚秋摆出的一道盛宴      B.这是摆出的一道晚秋盛宴

    C.像是摆出的一道晚秋盛宴      D.像是晚秋摆出的一道盛宴

    答案:1.答案 B解析 原句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路却成了艺术品属于前后脱节,应改为在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此外不但是……而且是属于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中没有递进关系,只有并列关系,因此应把不但是……而且是改为不再是……而是

    2.答案 B解析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这里用鬼斧神工不合适,适用对象有误。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这里没有创业艰苦之意,用风餐露宿更合适。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这里体现了赞叹、赞美的意思,用叹为观止更合适。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心有灵犀:原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泛指彼此的心意相通。根据语境,用心照不宣更合适。

    3.答案 D解析 根据前后语意,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格,因此排除A、B两项;摆出的施事者应该是晚秋,故排除C项。

    【偏易】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东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C.“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D. 苏辙,字子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之兄。苏轼,字子瞻。他们的父亲是苏洵。

    4.选C【解析】A 项“东周”应为“西周”。B项“六艺”应为“六义”。D 项“之兄”应为“之弟”。

    【偏易】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莒》一诗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B.《芣莒》一诗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三夜阴霪后的一竿晴日,突出了麦收时节农人对收麦的期盼与欢欣。

    D.苏辙在《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对麦收劳动场景进行了直接描写,既表现了劳动的辛苦,也表达了家庭团结协作的愉悦。

    5.【解析】D不正确。D直接描写有误,诗人用急炊大饼”“多博村酷来侧面描写麦收劳动场暑。

    【偏难】6.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归谬论证的句子。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并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

     

    6.【答案】:(示例)(1)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了。(2)如果作文有可传的秘诀能够代代相传,那么作家这一行当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解析 这是一道逻辑推理的题目,考查的内容是三段论,假设大前提正确,找到一个特例进行分析推出荒谬的结论,进而否定大前提即可。

     

    【偏难】7.(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开学考)下面是李明寄给某编辑的信件内容,请找出五处不得体的词语并加以修改。(5分)

    编辑老师:

    您好!

    两个月前寄给贵刊的我的大作是否收到?该文虽属斟酌,却是我数日辛苦的结果,曾被老师作为范文向全班推荐,很多同学拜读后,给予了好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对文章进行了斧正,认为能达到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李明

    2018年3月5日

     

    第一处:      修改:                                                                

     

    第二处:      修改:                                                        

     

    第三处:      修改:                                                        

     

    第四处:      修改:                                                        

     

    第五处:      修改:                                                        

     

    7.【答案】

     ①“大作”改为“作品”;②“斟酌”改为“涂鸦”;③“拜读”改为“阅读”;④“斧正”改为“修改”;⑤“垂询”改为“询问”。

    【解析】 ①“大作”为敬辞,②“斟酌”为敬辞,③“拜读”为谦辞,④“斧正”为敬辞,⑤“垂询”为敬辞。

    【中等】8.(江西省南昌市2020-2021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甲、乙两图,请写一段话简要说明消费者在不同消费链路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8. 【答案】在传统消费链路中,从产品研发到销售,消费者都缺少参与,影响力有限;而在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中,消费者参与产品从研发到销售的所有环节,起主导作用。

    【解析】 按照先说传统消费链路再说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进行分析,传统消费链路从研发、制造、加工、仓储等,都缺少消费者参与。而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围绕消费者来进行。另外要注意字数要求。

    【偏易】9.根据情景默写下面的句子。

    (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                               

    9.【参考答案】

    (1)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

    【偏难】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首联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带来的快乐。
    2. 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3. 尾联中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闭门终,表达宦情淡薄。文章也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11.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0.答案:A解析:A项,带来的快乐的说法有误,其感情应是郁郁寡欢、苦闷。

     

    11.答案: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淡自得的快意。本诗尾联,苏辙无言掩屏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解析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知人论世。先看陶渊明,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他有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写出了诗人面对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苏辙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去官职,本诗尾联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诗人因无言归去”“掩屏卧,只能在梦中与古人相交,表达了苏辙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三、链接高考

    【偏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 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1.答案: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12.答案: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解析】试题分析:

    11题干要求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颔联中说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可见颈联说妇子来到田间,这是侧面说明农家耕作的繁忙,这是描写的角度;乌鸢飞下巧追随追随一词赋予鸟儿人的特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这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这是表现的手法。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对某句赏析,要从诗句的意象、手法、情感主题、与上下句联系来解答。其中手法应从如下角度赏析: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手法;诗句所表现的的人物、意象、环境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结构作用(承接上句或照应题目,为下句做铺垫或引出下句。

    12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情感要综合考虑题目、诗句、注释中的创作背景。全诗含义如下: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比如本题,就是针对全诗设题。诗歌的上阕,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首联和领联从正面表现农家的忙碌,表现对农家劳作的赞美;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颈联表现农家温馨和睦的生活,透露出作者的高兴;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尾联表现对王安石变法无用的嘲讽。

    参考翻译:

    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练习1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