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52土壤-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2土壤-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专项练
    第二部分 提优综合练
    第三部分 直面高考真题练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专项练
    知识点一 土壤的概念和组成
    1.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
    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
    【答案】D
    【解析】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说法错误,故选D。
    2.下图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图,甲、乙字母的含义及百分比正确的是( )

    A.甲为有机质,30% B.甲为矿物质,10%
    C.乙为矿物质,40% D.乙为有机质,40%
    【答案】C
    【解析】根据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图可以完成,理想土壤的体积占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占20%,据此进行分析,甲为有机质,10%,乙为矿物质,40%,故选C。
    3.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
    【答案】A
    【解析】黑土是在温带湿润气候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形成的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越高颜色越黑),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A正确;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偏酸偏瘦,有机质含量很低,B错;水稻土是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与题意不符,C错;寒漠土是高山特有的冰碛地衣和流石滩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钾以及碱解氮和速效磷均贫乏,D错。故选A。
    【点睛】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

    知识点二 土壤的剖面构造
    4.自然土壤剖面由上到下的土层依次是( )
    ①母质层②有机层③淀积层④腐殖质层 ⑤淋溶层
    A.①③⑤④② B.④②③⑤①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⑤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析】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由上至下有枯枝落叶层(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基岩层,C项正确。故选C。
    浙江某高中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观察某森林土壤剖面,发现土壤略微发红,并完成了该土壤剖面的分层划分(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5.观察土壤剖面后,同学们发表了下列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有机层厚度大质地粗 B.乙同学:腐殖质层颜色偏暗黑
    C.丙同学:淋溶层富含枯枝落叶 D.丁同学:淀积层色泽呈灰黑色
    6.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 )
    A.温暖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
    【答案】5.B 6.A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剖面的识别。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或黑色,B正确。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明显集中在土壤表层,有机层厚度不大,A错误。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不会含有枯枝落叶,C错误。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因不含腐殖质,颜色不会呈灰黑色,D错误。故选B。
    6.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发红是因为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温暖多雨的气候下,土壤淋溶作用强,A项正确。故选A。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如图是某地成热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困,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成土母质层 B.②腐殖质层 C.③淀积层 D.④淋溶层
    8.④层主要为土壤提供( )
    A.水分 B.有机质 C.矿物质 D.热量
    【答案】7.C 8.C
    【解析】7.从图中看,①是腐殖质层;②是淋容层;③是淀积层;④是母质层;故选C。
    8.由上题知,④是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源地。故选C。

    知识点三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10.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
    【答案】9.D 10.B
    【解析】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的形成过程如下:基岩经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破碎的岩石,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化的岩石逐渐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风化的过程中其表面逐渐形成腐殖质层,随着腐殖质层的加厚,土壤结构形态逐渐成熟。由以上分析可知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 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10.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因素, 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点睛】生物除积极参与岩石风化外,还在土壤形成中进行着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只有当母质中出现了微生物和植物时,土壤的形成才真正开始。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能反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 )
    A.成土母质、气候、生物 B.时间、人类活动、气候
    C.地形、人类活动、气候 D.太阳辐射、成土母质、生物
    12.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13.如果图中该地植被为春夏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则图示地区可能为( )
    A.热带干旱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D.寒带湿润区
    【答案】11.A 12.D 13.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通过图示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影响土壤的因素,春夏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1.结合图示可知,图中能够反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成土母质、光照和降水等气候条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物循环,A正确;图示中对人类活动没有提及,B错误;图示中对地形也没有提及,C错误;图示中太阳辐射只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的条件,光照也是气候因子中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A。
    12.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是生物因素,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植物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养分元素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搬运和搅动等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和改变土壤结构;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3.如果图中该地植被为春夏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这说明其实落叶阔叶林,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应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C正确;热带干旱地区因为热带荒漠,A错误;亚热带湿润区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误;寒带湿润区应为苔原,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于土壤母质而形成的。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六种:
    1、母质因素: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它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产生重要的作用。
    2、气候因素:直接影响是对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造成影响,如温度每增加10℃,土壤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1~2倍;间接影响是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植被类型等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3、生物因素: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植物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养分元素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搬运和搅动等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和改变土壤结构;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
    4、地形因素: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影响土壤形成。如坡度和坡向也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因素:母质、地形、气候和生物等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都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如在极端环境中,岩石的风化物可能需要几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土壤发生层,而典型灰壤的发育需要1000~1500年。
    6、人类活动因素:主要影响是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在农业生产活动,通过耕耘最终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成土因素中,图示没能直观显示的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地形 D.时间
    15.图示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参与了( )
    ①固体基岩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和热量的调节过程
    ④矿物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4.D 15.B
    【解析】14.图示信息中反映出来的成土因素成土母质、气候、地形,ABC正确,没有反映出来时间,D错误。本题选择没有直观显示的,所以选D。
    15.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四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为动物提供营养来源
    ③能够蓄水、保水 ④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受土壤影响最大有经济活动是( )
    A.工业 B.农业 C.旅游 D.商业
    18.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是指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
    B.生物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C.质地疏松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
    D.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答案】16.D 17.B 18.D
    【解析】16.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的场所,促进植物生长;为许多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来源,能够蓄水、保水。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17.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受土壤影响最大的经济活动是农业,土壤对工业、旅游、商业的影响不大,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18.因为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A错误。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B错误。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C错误。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D正确。故选D。
    【点睛】1.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2.土壤≠土地,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则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
    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撰写了土壤与自然要素关系的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
    A.生物 B.成土母质 C.气候 D.成土时间
    20.关于土壤形成因素及养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决定土壤有机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B.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矿物质
    C.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等
    D.治理土壤盐碱化可以通过大水漫灌、引淡淋盐、地膜覆盖等方法
    21.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增施熟石灰③大量施用化肥④掺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9.C 20.C 21.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影响因素和土壤的改良措施。凸显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要求能够熟知土壤形成的四大组成,形成因素,成土过程。
    19.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 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C对。南方植被丰富,故A不对。成土母质对有机质含量没有影响,B不对。成土时间对有机质含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D不对。故选 :C。
    20.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AB错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等,C正确;引淡淋盐、地膜覆盖是可以治理土壤盐碱化的,灌溉、排水、放淤、种稻和防渗等措施也可以减轻盐碱化,但大水漫灌是有可能增大土壤盐碱化的,D错误。故选:C。
    21.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改良的措施有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②正确;掺砂改良黏重土质,④正确。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③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水稻土、黑土、红壤
    C.红壤、水稻土、黑土 D.红壤、黑土、水稻土
    23.下列关于a、b、c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
    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
    C.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因为降水条件好
    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
    【答案】22.D 23.A
    【解析】22.a的有机质含量最低,是我国南方贫瘠的红壤;b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是我国北方的黑土;c的水分含量最大,是水稻土。故本题ABC错,故选D。
    23.红壤改良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掺入砂子、石灰中和等措施,A项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其有机质含量高,是因该地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故BC错;水稻土是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形成的,土壤水分含量高,适宜水稻生长,水稻土的透气性最差,D错。故选A。
    【点睛】理想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30%,水分20%~30%。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治理土壤________的基本方法。
    (2)图中的空格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试述形成该土壤问题的过程。
    【答案】(1)盐碱化
    (2)农业生物措施 
    (3)旱季时,蒸发旺盛,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从而形成土壤盐碱化。
    【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显示的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是治理土壤盐碱化的基本方法。
    (2)读表格可知,由“营造防护林带,果、椿、棉间作等”来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和巩固水盐调节结果可知,该措施是农业生物措施。
    (3)由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盐碱化是因土壤水分蒸发,而土壤底部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所致。具体为:旱季时,蒸发旺盛;盐分随地下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残留的盐分便在土壤表层大量集聚,形成土壤盐碱化。


    第二部分——提优综合练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分条件差异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热量条件不同
    2.有关土壤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有机养分的最初来源
    B.热带地区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大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物理和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D.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答案】1.A 2.D
    【解析】1.从图中可以判断出纺锤树是热带草原气候下发育的植被,骆驼刺是干旱地区的植被,以及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独木成林,三种植被的叶片和根系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三个地区水分条件差异大,造成了植被的差异,A正确;土壤会影响植被的覆盖率,不会影响到叶片和根系特征,B错误;海陆位置对其影响不是最主要的,C错误;图中有两处都是热带气候,因此热量条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
    2.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土壤的有机养分来自生物、人类活动、气候、地形的长期作用,A错误;热带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厚度小,B错误;从高纬度到低纬度风化作用逐渐增强,C错误;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D正确。因此正确选项为D。
    【点睛】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该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貌
    4.图示区域( )
    A.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B.土壤的有机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
    C.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D.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深厚
    【答案】3.C 4.A
    【解析】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的性质,但不是最活跃因素,A错;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但不是最活跃因素,B错;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C正确;地貌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不是最活跃因素,D错。故选C。
    4.植被有涵养水源功能,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地表径流量越小,两者呈负相关,A正确。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有机养分主要来自生物,B错;地下径流受坡度、降水强度影响大,受气温影响小,C错;陡坡上水土易流失,土壤厚度一般比较薄,D错。
    【点睛】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的性质。2、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3、气候,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4、地貌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质多少有关,也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质损失有关。下表为我国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某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对应关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深度(cm)
    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0-20
    11.93
    8.23
    20-40
    8.25
    6.44
    5.该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随深度增加( )
    A.先增后减 B.总体递增 C.保持稳定 D.总体减少
    6.影响高草植被与低草植被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量 D.成土母质
    【答案】5.D 6.C
    【解析】5.读表可知,高草植被条件下土壤深度为0-10厘米、10-20厘米、20-40厘米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4.80克/千克、11.93克/千克、8.25克/千克,低草植被条件下土壤深度为0-10厘米、10-20厘米、20-40厘米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0.35克/千克、8.23克/千克、6.44克/千克,由此可知,该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随深度增加总体减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表中信息表明,在同一深度条件下,高草植被条件下有机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材料信息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质多少有关,也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质损失有关。与低草植被相比,高草植被植株高,生物量生产量大,补充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质多,因此高草植被条件下有机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因此生物量是影响两类植被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C符合题意;表中两种植被均位于我国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某地,气候、地形、成土母质等条件相似,这些条件既不影响有机质补充,而且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差异不大,因此不是影响两类植被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如树木、灌丛、草类及其残落物,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残体。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受微生物的制约,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有机质的转化,特别是气候条件对有机质积累影响较大。
    读某地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从地面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 )
    A.有机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 B.有机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
    C.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D.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母质层
    8.图中甲层颜色较浅,是因为( )
    A.有机层有机质分解多 B.淋溶层矿物质淋失多
    C.母岩层风化碎屑物多 D.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多
    9.土壤中的许多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其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答案】7.C 8.B 9.C
    【解析】7.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明显集中在土壤表层,有机层位于地表;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或黑色,位于有机层之下;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位于腐殖质层之下;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位于淋溶层之下;母质层是指土层下部的层次,是未经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的土壤母质。从地面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图中最下方是母质层,其上应为淀积层,甲位于淀积层之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甲应为淋溶层。图中甲层是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正确。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A错误。母岩层位于最下部,对淋溶层颜色较浅影响不大,C错误。有机层枯枝落叶多,D错误。故选B。
    9.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C正确。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气候可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植被类型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地形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但成土母质、气候、地形不是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的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壤垂直分层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一为不同气候(湿润、半干旱、干旱)作用下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二为不同植被(森林、草原、荒漠)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一中土壤剖面与气候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湿润,乙—干旱,丙—半干旱
    B.甲—半干旱,乙—湿润,丙—干旱
    C.甲—半干旱,乙—干旱,丙—湿润
    D.甲—湿润,乙—半干旱,丙—干旱
    11.图二中土壤剖面与植被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森林,②—荒漠,③—草原
    B.①—草原,②—森林,③—荒漠
    C.①—荒漠,②—草原,③—森林
    D.①—森林,②—草原,③—荒漠
    【答案】10.A 11.C
    【解析】10.根据材料信息,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据材料可知,降水越多,淋溶作用越强,淋溶层越厚。读图可知,甲淋溶层最厚,说明甲的环境条件为湿润,BC错误;乙没有淋溶层,故乙的环境条件为干旱,丙的淋溶层居中,故丙的环境条件为半干旱,A正确,D错误。故选A项。
    11.荒漠作用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低,故①为荒漠;草原作用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多,但从总体上看,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于森林较低,故②为草原;森林作用下,土壤淋溶作用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但从总体上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故③为森林;ABD错误,C项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土壤肥沃;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土壤贫瘠。地形平坦的地区,土壤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雨水对土壤的淋滤作用强,使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低。
    土壤由水分、空气、矿物、有机质组成。下表中的土壤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
    有机质
    a
    30%
    20%
    49%
    1%
    b
    25%
    30%
    37%
    8%
    c
    35%
    15%
    47%
    3%
    12.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
    13.关于上述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a土壤分布广泛
    B.美国中部b土壤分布广泛
    C.我国北方地区c土壤分布广泛
    D.a、b、c土壤都是肥沃的土壤
    【答案】12.B 13.B
    【解析】12.我国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可看出,故a为红壤;黑土因有机质含量最高而最肥沃,且土质较疏松,空气含量较大,故b为黑土;c中水分含量与其他两种土壤比较,相对较多,故为水稻土,所以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红壤、黑土、水稻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黄土高原主要为黄土,a为红壤,A错误;美国中部平原黑土分布广泛,b为黑土,B正确;c为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C错误;水稻土和黑土较为肥沃,红壤贫瘠,D错误。故选B。
    【点睛】在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土壤肥沃;红壤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主要特点是贫瘠、呈酸性、土质黏重;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属于水稻种植中长期培育出的土壤。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黄土高原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风蚀作用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15.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答案】14.A 15.B
    【解析】14.黄土与风力沉积作用有关;紫色土与岩石性质和特征有关;红壤与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关,BCD错。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草类植物生长量大,草木的落叶等常年堆积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土壤颜色呈黑色,A正确,故选A。
    15.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B正确,A错。CD选项表述均正确,但和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D。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等组成的。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南面,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沉积物,苹果种植环境绝佳,号称“天然之州”,亦被誉为“苹果之岛”。苹果喜温凉干燥,该岛苹果园多分布在岛屿东南部的谷中坡地。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位置。

    (1)比较甲、乙两地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苹果园多分布在东南谷中坡地的原因。
    【答案】(1)甲地土壤肥力大于乙地;原因:甲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甲地纬度及海拔比乙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植被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
    (2)位于西风背风坡,晴天多,光照充足;谷地地形坡度大,利于排水;谷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源和空气洁净。
    【小题1】比较甲、乙两地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从地形和外力作用分析。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甲地纬度及海拔比乙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西风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植被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土壤肥力高。乙地海拔高,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乙地纬度较高,位于西风背风坡,水热条件差,植被覆盖差,枯枝落叶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少,肥力较差。
    【小题2】分析苹果园多分布在东南谷中坡地的原因,主要从苹果的生长习性和地形分析。苹果喜温凉干燥,东南部山谷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谷地地形坡度大,利于排水;谷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东南部纬度较高,较为凉爽;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源和空气洁净,环境质量较好等。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面积仅为8 774平方千米,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系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了提高蔬菜产量,有的温室农业还使用了无土栽培法(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俗称水栽农业),无土栽培消耗大量的水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导致土壤退化。

    阿尔梅里亚气候统计资料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
    19
    27
    28
    18
    日均最低气温(℃)
    10
    18
    19
    10
    平均降水总量(mm)
    19
    8
    14
    25
    平均降水天数(天)
    4
    1
    2
    5
    (1)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
    (2)“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
    (3)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答案】(1)当地年降水量小,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防止土壤水分很快蒸发,减少用水量;中间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用作物根系生长;下层黏土,保水托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防止盐分上升。
    (3)无土栽培法大量消耗该地区的地下水,进而使土壤盐分增高以至退化;造成大量废物和污染,尤其是化肥和杀虫剂的化学残余物,使土壤进一步退化。
    【解析】本题以西班牙阿尔梅里亚为背景,考查该地的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三明治”土壤的优点、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等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素养。
    (1)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土壤中水分、空气等有关。据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全年降水较少,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地表植被覆盖率较小,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较贫瘠。
    (2)土壤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土壤肥力的高低,分别分析“三明治”土壤的上层、中层和下层的特点及其对有机质、无机质、水分、空气的作用可得出优点。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的协调程度有关。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防止土壤水分很快蒸发,减少用水量;中间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下层黏土,透水性差,具有保水托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防止盐分上升的作用。
    (3)结合无土栽培技术的生产特点分析回答。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会大量消耗该地区的地下水,进而使土壤盐分增高以至退化;无土栽培会排放大量的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化肥和杀虫剂的化学残余物,使土壤进一步退化。

    第三部分——直面高考真题练
    (2021·浙江高考真题)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2.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
    【答案】1.C 2.A
    【解析】1.由图及图例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A错误。甲为沙漠地区,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甲地因降水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C正确。甲地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误。故选C。
    2.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形成,题目简单。
    (2020·海南高考真题) 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 )
    A.冬季风堆积 B.泥石流堆积 C.冰水堆积 D.间歇性流水堆积
    4.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作用 B.冰川作用 C.酸雨作用 D.流水作用
    【答案】3.A 4.D
    【解析】3.由图可知,该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高原地区分布范围最大,根据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高原”可知,该沉积物为冬季风风力堆积形成。小兴安岭的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小,沙尘堆积,东坡为背风坡,沙尘较少,堆积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流水冲刷、下渗导致沙尘沉积物空隙小,结构紧实,降水下渗溶解矿物钙,产生淋溶作用,使堆积物上层含量普遍偏低,D正确。生物根系生长或微生物活动会使土壤疏松,A错误。东北地区地势较低,冰川作用不明显,B错误。东北地区不是我国主要酸雨区, 酸雨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 D。
    【点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是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的深厚黄土层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6.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答案】5.B 6.B
    【解析】5.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
    6.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故选B。
    (2018·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7.B 8.B
    【解析】7.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选B项。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导致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B项。
    (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0.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9.C 10.A
    【解析】9.据图可知,③④为地质和地形。 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时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动的影响因素。故选C。
    10.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D错。故选A。
    11.(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B
    【解析】热带荒漠带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干燥。区域内植被缺乏,沙漠广布,植物以耐旱的灌木、草本植物或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B对。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动植物数量、种类丰富,成土过程进行较快,A、C、D错。
    12.(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一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二为图一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1)从支流流量变化看,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以下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解析】本大题以非洲部分区域略图及该区域某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特征、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巴马科处位于①河上游,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圣路易位于①河下游,年降水量较少,冬季河流有断流现象,说明①河丁城上游支流多常年河,下游多季节性时令河;两地降水均集中在夏季,结合纬度位置可知,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巴马科纬度较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所以雨季较长,河流下游地区纬度较高,雨季较短。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随着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纬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越强,雨季更长,水分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润、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增加了土壤厚度。
    (3)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经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13.(2017·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右图为左图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材料二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答案】(1)河流沉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解析】(1)有机质含量多少取决于有机质来源和积累的多少,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被,积累主要与气温高低、分解快慢有关系。土层深厚与成土母质的物质来源有关系,应该是长期沉积作用才能形成深厚的土层,读图可知甲区域处于莱茵河下游,上游携带的泥沙物质丰富,中下游随着河水流速的降低而沉积下来,河流沉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63防灾减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63防灾减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61气象灾害-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61气象灾害-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精品练习,文件包含51植被-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1植被-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5.2 土壤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