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强化训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771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强化训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771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强化训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771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优秀同步练习题
展开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强化训练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关于江苏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
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据此完成3~5题。
3.调整前的山西工业产业( )
A.以加工业为主 B.经济效益低下
C.产品丰富多样 D.资源利用高效
4.山西构建的产业链不包括( )
A.煤—电—铝 B.煤—焦—化
C.煤—铁—钢 D.煤—电—化
5.产业结构调整后,山西省( )
A.废气排放减少 B.产品适应性差
C.就业结构多元化 D.交通拥堵增多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
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7.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是 ( )
①物流业 ②房地产业 ③高铁运输业 ④家政服务业 ⑤旅游业 ⑥金融业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③④⑤
8.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
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省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曲线(含预测)。据此完成9~10题。
9.对该省进行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 )
A.GDP增长率 B.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当地气温的季节分布
10.关于该省2010~2050年的碳排放及预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碳排放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
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峰值可能会减小
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
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图为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绝对联动程度越大,说明联动程度越强)。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主要受制于( )
A.生态环境恶劣 B.干旱缺水严重
C.加工业水平低 D.基础设施落后
12.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程度,应该( )
①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③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 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3.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 1978年 | 2005年 |
第一产业比重(%) | 20.0 | 12.8 |
第二产业比重(%) | 64.3 | 49.6 |
第三产业比重(%) | 15.7 | 37.6 |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2)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14.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达1 089.29万人。
材料二 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实力雄厚,近年形成以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为支柱,食品、服装、医药、化工为优势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武汉也是全国高等学府密集地区之一,科研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1)从交通的角度,简述武汉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读2017年武汉户籍统计人口金字塔,简述其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3)简述2013~2017年武汉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工业重镇的区位优势。
(4)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武汉近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A 2.B3.B 4.D 5.C6.D 7.A 8.C9.D 10.C11.C 12.B
13.(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2)优化产业结构;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14.(1)特征:地处我国的中部,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南北向和东西向铁路在此交汇。
意义:水陆交通的枢纽;是连接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
(2)少年儿童比重较低,劳动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处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阶段。
(3)变化: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从“二三一”结构变为“三二一”结构。
区位优势:位于长江沿岸,水源充足;位于我国的中部,与各省的联系密切,市场广大;人口众多,劳动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的枢纽,交通条件好;高等学府众多,科技水平高。
(4)产业结构优化原理: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使产业结构中三大产业之间保持合理比例,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武汉是我国的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客运和货运量都很大,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近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成为主导产业;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基础好,可以发展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部门;武汉人口众多,劳动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第二产业中食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优势;同时,武汉高等学府密集,科研综合实力强,因此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这与该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协调一致的。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复习练习题,共9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对应的国家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