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复习练习题
展开[2023·陕西宝鸡模拟]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表,完成1~2题。
1.根据表格,河南省2007~2020年( )
A.第一产业产值在下降
B.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多
C.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
D.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2.从2007~2020年,影响河南省产生明显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劳动力素质 B.对外开放程度
C.城镇化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4.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A.巩固纺织、服装企业优势
B.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引进国外重化工项目
D.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2023·吉林省吉林市模拟]中国中部地区某市以铁矿开采、钢铁冶炼加工为支柱产业,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该市近年来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图1为该市三次产业结构示意图,图2为工业产值统计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市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是( )
A.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基本不变
B.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
C.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先降后升
D.第一、三产业占比高于第二产业
6.该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应( )
①降低轻工业比重 ②改造传统工业类型 ③取消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该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先污染后治理,致力提高地区生产总值
B.优先发展第一、三产业,减轻环境污染
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D.致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2023·湖北恩施模拟]下表为202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及三大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
8.表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影响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增长幅度 B.城市分布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层级结构,与城市群一体化相比,都市圈更接近于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共有六大都市圈,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
材料二 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个城市产业各有亮点,互补性强,既有以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又有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
材料三 图1为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图,图2为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
eq \(\s\up7(),\s\d5(图1))
eq \(\s\up7(),\s\d5(图2))
(1)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能力综合练
[2023·河南省阶段性联考]蒙古国是世界畜牧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演变。下图为2000~2015年蒙古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2000~2015年蒙古国三次产业( )
A.第一产业持续衰退
B.第二、三产业比重始终呈反相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三产业比重波动变化最大
12.近年来蒙古国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主要是由于( )
A.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低
B.气候变化导致畜牧业不稳定
C.畜牧业从业人数减少
D.第一产业产值不断降低
[2023·山西忻州名校联考]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1955年,即战后恢复时期,1955年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为19∶34∶47;第二阶段是1956年到70年代初,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70年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为6∶43∶51;第三阶段是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即经济低速稳定增长时期,19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第四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以后,即泡沫破灭以后的经济停滞及调整时期。下图示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变化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日本战后恢复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 )
A.从市场经济向统制经济转变
B.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C.从开放经济向闭锁经济转变
D.从重工业为主结构转向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14.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三大产业结构及部门变化的特点为( )
A.第一、三产业明显上升
B.钢铁、化工、石油制品大幅上升
C.第三产业上升速度极快
D.轻纺、食品、金属制品大幅下降
15.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日本( )
A.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
B.以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导
C.有低成本的资源保障
D.信息通信业维持较高增速
珠三角城市群是推进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沿阵地,区域内各城市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迫在眉睫,下图为2010~2020年珠三角一些城市部分产业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发展中( )
A.广州工业结构最合理 B.佛山工业化水平最高
C.东莞工业产值下降快 D.深圳新兴工业发展快
17.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B.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C.环境污染严重 D.劳动力严重短缺
读我国某城市2012~2020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该城市最可能是( )
A.兰州市 B.乌鲁木齐市
C.南京市 D.吉林市
19.该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促使人口大量外迁
C.加剧资源短缺 D.加重了地下水污染
[答题区]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北市是因煤炭工业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单一,矿区、城区以及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产业互动,形成“城·矿·乡”分离。2000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资源产业内部升级,产业体系向多样化结构演变。“城·矿·乡”协调,单中心集聚发展阶段。2009年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后,获得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产业转型速度加快,从煤炭工业城市向现代化综合服务城市转变,郊区发展加快,“城·矿·乡”融合,圈层扩散发展阶段。下图为1985~2017年淮北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演变示意图。
(1)与1985年相比,简述2017年淮北市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淮北市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3)简析2010年以后淮北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条件。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比重在减少,不代表产值在下降,A错;随着工业发展的升级,工业产业比重在下降,同时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下降,素质要求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减少,B错;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产值增加,C对;从数据比例来看,国民经济重心已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例协调,D错。故选C。第2题,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有关。根据地区产业机构演进规律可知,随着经济发展,地区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会先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向第三产业转移,因而使得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差异,故选D。
3~4.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其间有小幅上升现象(1998年有所回升),A错误;读图可知,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1990~1992年间并不占主导地位,B错误;读图可知,第三产业比重波动增长,但在1990~2010年间比重变化不大,比重变化最大的是第二产业,C错误;读图可知,第三产业比重呈波动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正确。故选D。第4题,巩固纺织、服装企业优势不利于将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到内地,不利于为转出地产业升级提供空间,A错误;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这仅仅是针对农业结构,不涉及工业和第三产业,不能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D错误;重化工项目为第二产业,大力引进国外重化工项目,不能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C错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B正确。故选B。
5~7.答案:5.B 6.D 7.C
解析:第5题,由图1可知,第一产业比重基本不变,地区生产总值在增加,说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也在增加,A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先增后减,但是生产总值一直上升,C错误;第一、三产业占比比第二产业小,D错误;由图2可知,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比大,重工业占主导,B正确。故选B。第6题,①降低轻工业比重,轻工业污染小,占比不大,错误;②改造传统工业类型,该城市传统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污染大,资源消耗量大,应改造,正确;资源密集型工业可以减少和改造,不可以取消,③取消资源密集型工业错误;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正确。故选D。第7题,先污染后治理,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不利于生态可持续,A错;优先发展第一、三产业,第一产业是基础产业,但是要促进经济可持续还是需要第二产业,B错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既可以经济可持续,又有利于生态可持续,C正确;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附加值低的产业,不利于经济可持续,D错误。故选C。
8~9.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甲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水平较差,且第一产业比重全国最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从人口增长幅度来看,东北地区因资源枯竭、设备陈旧、企业转制等原因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人口增长为负。因此表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甲,故选A。第9题,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越高,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就会越大,故选C。
10.答案:(1)差异: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一、二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原因: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海以研发设计、营销为主;周边城市接受了上海制造业的溢出和转移,周边城市以制造业为主。
(2)南京: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如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马鞍山: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
解析:(1)由图2可知,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而言,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一、第二产业占比较低。原因:上海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达;第二产业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利用当地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广阔的市场,多以研发设计、营销部门为主,其大部分制造业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因此上海市第二产业相对占比较低,但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利于整个都市圈的协同发展。(2)南京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应该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如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马鞍山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前期资本积累多,应该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应该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
关键能力综合练
11~12.答案:11.D 12.A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蒙古国第一产业比重波动下降,A错误;2009~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均上升,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波动变化,且变化最大,C错误,D正确。故选D。第12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低,会导致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A正确;气候变化导致畜牧业不稳定,会使得第一产业比重波动变化,而不是整体下降,B错误;材料没有关于畜牧业从业人数和第一产业比值的信息,C、D错误。故选A。
13~15.答案:13.D 14.B 15.D
解析:第13题,根据所学知识,日本战后恢复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从战时重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向与国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与轻工业为主的结构,D正确;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A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该时期主要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B错误;从闭锁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C错误。故选D。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主要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故选B。第15题,根据材料可知,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经济稳定增长阶段,日本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高,信息通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D正确,B错误;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发生,A错误;由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日本并没有低成本的资源保障,C错误。故选D。
16~17.答案:16.D 17.B
解析:第16题,广州和东莞四种类型的工业占比变化都成负数,说明工业比重都下降,但无法判断产值下降的快慢,也不能说明工业结构是否合理,A、C错;佛山四种类型的工业占比都为正,代表产业占比增大,但不意味着工业化水平高,B错;深圳技术密集型企业占比增加幅度大,代表新兴工业发展快,D对。故选D。第17题,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及资金密集型企业占比过大,后期经济增速放缓,只有依靠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来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故选B。
18~19.答案:18.C 19.A
解析:第18题,由图可知,该市第一产业占比低,第二、三产业占比高,经济发展程度高,最可能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南京市,故选C。第19题,由图可知,该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吸引人口迁入,故选A。
20.答案:(1)煤炭开采、电力生产及供应、纺织服装、建材业产值占比下降;机械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炼焦及燃料加工产值占比上升;金属冶炼及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造、木材加工及相关产品制造等从无到有,且产值占比不断增多;由以煤炭采掘业和煤电、纺织等初加工产业为主单一结构向以机械设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多样化发展。
(2)计划经济时代(或2000年以前),“城·矿·乡”分离,城区和矿区分离,主城区发展缓慢;2000年以后,“城·矿·乡”协调,矿、城协调发展,主城区发展加快;2010年以来,“城·矿·乡”融合,城区不断向郊区迁移,出现郊区城镇化。
(3)2010年以后,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淮北煤炭开采量减少,资源优势下降;为满足煤炭开采而发展起来的机械设备、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机械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较高;2009年淮北市被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比较优势变化和政策的引导,促进了淮北市经济结构转型。
解析:(1)直接对比1985年柱状图和2017年柱状图可知,煤炭开采、电力生产及供应、纺织服装、建材业占比下降;机械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炼焦及燃料加工所示图例长度增加,占比上升;出现部分新图例,如金属冶炼及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造、木材加工等,由此可知,淮北市工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2)根据城镇化进程规律,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呈现出一个加速发展状态。结合材料可知,在计划经济年代,淮北地区“城·矿·乡”分离,矿区是主要产业区,和城市脱离,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小,城市内部缺少多元化产业,难以吸引大量人口,城市发展相对缓慢;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内部产业集聚发展,吸引人口集聚,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扩大,发展加快;2009年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随着地价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内部部分产业不适合在城内发展,向郊区移动,吸引人口,出现郊区城镇化。(3)由材料可知,2009年被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资源开采量受到严重影响,单一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势下降,需要新型产业带动经济二次发展;被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获得了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由图可知,在前期发展中,该地为支持资源开发,在2010年之前已经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等产业,为产业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产业结构(%)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7年
15.7
55.0
29.3
2020年
9.7
41.6
48.7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幅度(%)
3.4
-1.7
4.5
2.6
4.2
三大
产业
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9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0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堂检测,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docx、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