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教材选必上古诗词诵读之《春江花月夜》优质课件pptx、诗歌朗诵春江花月夜fl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两首,《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孤篇盖全唐”之名。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诗较长,在朗读之前,需先做好朗诵的准备: 1、理解诗歌内容。弄清楚诗歌可以分作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等 2、把握诗歌情感。诗人附在诗句中的情感是怎样的,每部分内容背后的情感是是否一致,有没有变化等 3、体会诗歌韵律。找出诗歌韵脚、划分节奏、朗读声音轻重等
任务1:围绕“月”划分诗歌结构,概括诗歌内容,并填写下面的内容结构图。
任务2:阅读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开头八句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具体分析。 2、空中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月亮,引发了诗人一连串哲理性的问题,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3、在抒情部分诗人写了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两种情感,请具体分析。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实到虚的写景顺序。 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意境开阔的春江月夜图: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终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是如流水匆匆而逝,这明月就始终永恒地注视着一切,静默不语,它在期待何人呢?想到这里,诗人的视线追随着一片白云,飘于青枫浦上,他又起了一种感慨:生命短暂,应该珍惜,而天下,又有多少思妇游子,在重复着千百年来的两地悲愁呢!于是,很自然地,转入抒写离情的部分。
“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不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落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任务3:找出诗歌的韵脚,画出诗歌每句的节奏,标注出轻重音等。示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根据前面的赏析,自由朗读本诗。 学生分享朗读:课堂上几名同学分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条件允许,可以举办朗诵比赛,设计方案、评分表等
1、萨顶顶《春江花月夜》演唱%E6%98%A5%E6%B1%9F%E8%8A%B1%E6%9C%88%E5%A4%9C/13843006#viewPageCntent2、链接:诗歌朗诵《春江花月夜》
学生自选诗句、自选赏析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找到一处,从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课堂交流:随机点名让学生进行分享。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写,赞美自然的伟大,并因此而颓废、绝望。 B .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侧重描写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C .接下来的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关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关系。 D .余下二十句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 .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C .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里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着“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 .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一高悬一西斜一落下的过程。
3. 情境默写(1)诗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 ,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4)诗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 ,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今评价,学习活动二赏诗美,景物之美,哲理之美,情思之美,鱼龙传情,鸿雁长飞,欣赏朗诵视频,美读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春江花月夜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张若虚,朗读诗词,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内心的失落和绝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图片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今评说,诗文诵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置身诗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