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21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21张,共21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 ——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什么是意象? 壹“意”是指诗人在作品中要表达的中心,要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指具体的形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是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一幅生机勃勃、壮阔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赞美之情。贰借助意象来理解诗歌情感意境 意象 叠加(组合)借景抒情情感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一幅生机勃勃、壮阔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赞美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描绘一幅荒凉萧瑟的秋郊夕照。表现了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放号(hà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本诗创作于 1919年,是郭沫若于27岁时所作。一、初读感知:该诗和旧体诗词有什么显要区别?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知识链接1:新诗与自由诗 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散文诗、自由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格律诗的限制,采用与现代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自由诗 ”是一种字数、行数、节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押大致相近的韵。二、细读品悟: 借助表格分析,全诗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自主思考)知识链接2: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知识链接3:个人经历 知识链接4: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五四运动的鲜明标志就是要毁坏一个旧世界,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 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蕴含着一股摧枯拉朽的动力,它主张破坏旧制度,建设新制度,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狂飙突进更强调感情,认为在理性与感情的结合中,由于感情的巨大作用,可以使人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链接5:五四精神 狂飙突进“力”的内涵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色彩,强调了力的形态,突出了力的韵律,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那种狂飙突进时代精神的特征。云海、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力 描绘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精神。 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鲜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本诗写于特殊年代,昌耀遭受不公正待遇,先后辗转于青海的藏族乡村、西宁的郊区工厂、祁连山等地,生活艰辛,命运坎坷。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峨日朵雪峰之侧【学以致用】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山海、雪峰、太阳、石砾、雄鹰、雪豹、蜘蛛营造凝重、壮美的氛围 面对艰难坎坷,坚强不屈,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学以致用】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云海、北冰洋、太平洋、洪涛 描绘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山海、雪峰、太阳、石砾、雄鹰、雪豹、蜘蛛营造凝重、壮美的氛围 面对艰难坎坷,坚强不屈,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 ——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什么是意象? 壹“意”是指诗人在作品中要表达的中心,要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指具体的形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是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一幅生机勃勃、壮阔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赞美之情。贰借助意象来理解诗歌情感意境 意象 叠加(组合)借景抒情情感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一幅生机勃勃、壮阔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赞美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描绘一幅荒凉萧瑟的秋郊夕照。表现了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放号(hà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本诗创作于 1919年,是郭沫若于27岁时所作。一、初读感知:该诗和旧体诗词有什么显要区别?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知识链接1:新诗与自由诗 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散文诗、自由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格律诗的限制,采用与现代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自由诗 ”是一种字数、行数、节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押大致相近的韵。二、细读品悟: 借助表格分析,全诗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自主思考)知识链接2: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知识链接3:个人经历 知识链接4: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五四运动的鲜明标志就是要毁坏一个旧世界,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 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蕴含着一股摧枯拉朽的动力,它主张破坏旧制度,建设新制度,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狂飙突进更强调感情,认为在理性与感情的结合中,由于感情的巨大作用,可以使人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链接5:五四精神 狂飙突进“力”的内涵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色彩,强调了力的形态,突出了力的韵律,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那种狂飙突进时代精神的特征。云海、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力 描绘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精神。 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鲜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本诗写于特殊年代,昌耀遭受不公正待遇,先后辗转于青海的藏族乡村、西宁的郊区工厂、祁连山等地,生活艰辛,命运坎坷。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峨日朵雪峰之侧【学以致用】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山海、雪峰、太阳、石砾、雄鹰、雪豹、蜘蛛营造凝重、壮美的氛围 面对艰难坎坷,坚强不屈,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学以致用】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云海、北冰洋、太平洋、洪涛 描绘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山海、雪峰、太阳、石砾、雄鹰、雪豹、蜘蛛营造凝重、壮美的氛围 面对艰难坎坷,坚强不屈,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相关资料
更多